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和发达国家实力差距探秘

时间:2024-05-21

□ 周 倩

中国和发达国家实力差距探秘

□ 周 倩

日本为何能长期保持对中国的产业攻势?因为日本始终占据产业链上端。

一个国家的支柱和脊梁是制造业。从制造业的技术层次来看,中日差距估计在30年到50年之间。

中国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

第一次从统计数字上看到中国的工业崛起是在2003年,当年,中国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3%,而重工业增长已大大超过轻工业。那时,中国正在修建三峡大坝,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超级工程也在加紧推进。举国上下为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欢欣鼓舞。

按照日本的划分标准,“重化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崛起的起点,表明这个国家已经有能力从自然界大规模获取资源,强势推进工业化了。法国在一百多年前建造了埃菲尔铁塔,在以石头建筑为主要特色的巴黎,搞这么大一个钢铁建筑物,就是在炫耀当时法国冶金业的成就。

日本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日本钢铁和电器产品能大举攻占美国市场,除了成本优势,其技术实力也不容小觑。现今中国钢厂拥有全球60%以上的产能,但中国钢铁产品并没有攻入美国市场。

中国现在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GDP主要是“钢材水泥堆起来的”,占到60%。消费只占30%。我们邻近的韩国已经超越“重化工业”阶段,正向产业链下游移动。韩国主要在做什么事情呢?

钢材水泥很消耗自然资源,韩国本土没什么资源,但韩国能把钢材造成精密器件——高加工度化,同样资源获得的经济价值可以高很多。韩国汽车、船舶和电子产品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甚至对“日本制造”构成很大竞争压力。制造业在韩国GDP中的比重超过50%,高于“世界工厂”中国。

日本已达到“极端制造”阶段

日本现今的工业水平已不仅是“高加工度化”,更上升到“极端制造”的层次。

比如精密机床,同样重量的机床,瑞士货的价值最高,是中国货的10倍;日本货的价值可比肩德国,是中国货的3.5倍。就是最传统、最普通的工业产品,比如手表、料理刀,一吨金属材料能造多少手表、多少料理刀?从日本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看出,它显然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很低。同时,日本的资源回收技术也很强。

由于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总量控制,日本产业界也曾感到紧张,但很快找到了“破解之法”。三井物产大幅提高了碎玻璃的进口量。日本进口的主要是做精密仪器剩下的碎玻璃,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其实,从废碎玻璃中提取稀土元素在日本已形成产业规模。

日本的精细制造是要用最少的占地、最少的原料,创造最高的价值。而且日本制造业是典型的“清洁结构”。

以单位能源l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GDP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美国为3.4美元,德国为7美元,瑞士为9美元,日本使用同样能源所产生的GDP为全球之冠,高达10.5美元,相当于中国的15倍。

低资源依赖度的精细制造,正是日本产品纵横世界市场的根基。

中国哪怕资本积累再雄厚,人力资源再充沛,如果缺乏这种“精细制造”能力,产业竞争力就会长期弱于日本。

造火箭容易造汽车难

人海战术,通常会通过投入难以想象的巨大人力去解决问题,这在土木建设工程以及灾害救援等方面,肯定会发挥巨大威力。可是,在制造业上,并不是人多就可以干得好。因为人再多,也生产不出液晶显示屏(LCD)和中央处理器(CPU)。

在“日本制造”的主战场——高精尖零部件,根本不用很大的人力投入。而中国的代工厂则要组织一定规模的人力,将日本制作精密的零部件高效组装在一起。

制造一辆汽车,大致需要使用2万至3万个零部件,而像机床、电视机、照相机这些产品,所需零部件不如汽车那么多,但也是由大量零部件组装而成的。

制造工业产品,需要不少关键的基础。比如汽车制造,在中国以合资方式生产汽车的美国、德国、法国甚至韩国厂家,需要的关键零部件多是从外国引进的。制造一种产品,并不是仅仅以“最终组装”为目的。

从研究开发阶段开始,经过设计和试验,到追求制造更好的产品,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为什么说“造火箭容易造汽车难”?难就难在重要零部件长期工作的可靠性。可靠性取决于研发、设计、工艺制造等方面的水平和长期积累的经验。

长期以来,日本和欧美汽车厂商在中国所展开的生产活动,仅仅是一个“最终组装”阶段。所以,哪怕中国发展为第一汽车大国,世界上主要的大汽车厂家中,也少有经营者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

在产品组装方面,哪怕是“恐怖的富士康速度”,也不能创造很高的利润额。

苹果iPhone、iPad包含几百个零部件,其中90%在美国以外生产,半导体来自德国和中国台湾,内存来自韩国和日本,显示屏、电路板来自韩国和中国台湾,芯片来自欧洲,稀有金属来自非洲和亚洲,而所有这些零部件最终都由中国富士康进行组装。但是,在利润分配上,中国是最吃亏的。

产品利润的60%被美国公司分走,因为苹果产品的研发、设计创意主要在美国进行;日本是塑胶、金属等材料供应国,拿到产品利润的20%;韩国凭借技术输出,供应部分零部件,拿到的利润份额不到5%;富士康只负责组织工人,最终组装产品,拿到的利润份额不到2%。

可悲的技术依赖

哪怕做代工只能赚一点蝇头微利,仍有很多中国企业偏向做代工。代工,不需要研发,按照别人提供的图纸制造就可以。外资或合资企业更不会在中国搞多少高端研发,那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

“二战”以后,日本企业界也大兴盲目崇信欧美技术之风,花大价钱从欧美各国引进大量的生产设备。然而,日本除了引进技术装备,也大胆地进行“重新研发”。举个例子:

一家日本企业引进一套荷兰制造的机器设备,荷兰人以身高著名,他们设计的操控台明显不适合亚洲人操作。这时,这家日本企业有两个选择:(1)为机器配置一个台阶,让员工站在高处操作;(2)将操作台的底部切割至员工顺手的高度。

诚然,无论哪一种选择,其结果都可以操作这台机器。但问题是,敢不敢对引进的生产设备动刀?众多日企选择了后者。如果不对技术进行改造、二次开发,那么日本所能得到的技术将永远落后于人。

日本及欧美国家在本国保留“制造业精华”的同时,将社会成本高、技术含量低的环节转移到中国,即使如此,还力图强化对中国市场的控制。

跨国公司已渗入中国大多数的高附加值产业及其出口市场,并成为主要获利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发文指出: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多个已开放产业的前五名都是外资企业。

引以为戒的“韩国经验”

工业规模和技术水准的提升,并不表示你就能成为工业强国,你必须能掌控金融、产业“高边疆”,在这方面,“韩国经验”足以引以为戒。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经济遭到重创,但不久就恢复过来,之后几年还能取得不错的增长。但韩国人很快发现,韩国的几大商业银行(70%以上股权)已经被外资控制。

《韩国时报》报道:外国控股的银行“不情愿向韩国企业发放贷款”。现代企业离开银行怎么活?不给你贷款你就死,半死不活最好,于是,外国资本到2002年就以“清仓价”控制了韩国半导体产业的44%,通讯业的21%,并成为现代汽车、现代电子、LG以及三星电子的重要股东,而著名的大宇汽车在人为的债务危机中消失了。

韩国人总爱讲自己国家有多少个“世界第一”,但是,韩国的“世界第一”有几个不是受控于外资?处处受制于人的“韩国制造”,如何支撑韩国人膨胀的国家荣耀感?

“股神”巴菲特曾有意投资韩国的浦项制铁,但很遗憾,三井物产已对其控股。与浦项制铁同级别的上海宝钢、印度塔塔钢铁,对日本技术、人才和物流的依赖已盘根错节,深入骨髓。

作为世界顶尖的钢铁强国,日本每年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表面上看,世界铁矿石价格上涨,日本也是受害者。但实际上日本财团在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等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那里都持有股份,并为此掌控了铁矿石物流。

日本财团在各地的布局,都是通过与当地最大企业合资合作,进行资本、产业、信息、物流等方面的嫁接,最终控制了整个产业链。

中国同样遭到日本财团的高危渗透,以汽车业为例,在汽车整车行业,中国对外资的进入设置了很多限制条件,外资车企要来中国建立工厂,只能与中资车企合资,而且是中方控股。于是,外资企业就从汽车零部件行业下手,汽车发动机是最关键的零部件,而发动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外资(日资为主)控制。

日本本土“失去了20年”,但是“日本株式会社”的全球产业布局从未停歇。其实,日本仍在延续当年“大东亚共荣圈”的战略思路,只不过战时用的是刺刀,如今用的是财团企业的组织能力。

在日本人看来,经济竞争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武力占领“敌国”无法实现,那就转向“经济占领”,发动一场由财团企业主导,以经济渗透、控制产业链为手段,全民参与的“对外经济战”。

(摘自九洲出版社《中国经济靠什么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