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 卿 晨
外交送花有讲究
□ 卿 晨
情人节的上午,儿子发微信问,你们楼下有很多鲜花快递吧?答,没有,倒是有很多警车——那天正值美国国务卿克里来访,王毅外长与他进行会谈加工作午餐,生生耗了大半天,儿子回复一个撇嘴的表情。
搞外交的,就是这般无趣。克里的这次访问,虽然被媒体戏称为中美“恩爱秀”,不过,所有参与者,包括两位主角,恐怕都只注意了日历上的空档,完全没联想到这一天有何特殊意义。
外交行中人,恋爱的时候倒是会送女朋友玫瑰,但一辈子送得最多的花,一定不是给自家太太,多半也不是情人节那天送,而是视需要,送给他们的工作对象——绝大多数是女性。身为行中人,一旦花来花往,无论男女,无论收授,都饱含成就感。因为这是熬到了相应级别的明证。
送花也很讨巧。但凡有一定资历级别,对收礼的事情,总是万分谨慎的。各国外交部门,都有礼品上交的严格规定。送花便无此虞。花再贵,也贵不到有受贿嫌疑的份儿上,况花无百日红,总是要谢的,于是无论授或收,都心安理得。因此,花,堪称性价比最高的礼品。
也有少数例外的时候。譬如机场迎接,来访的领导又没带夫人。驻外时,有次接待部长来访,精心准备了花束,推举公认的小美女捧着去了机场。两小时后,小美女以同一装束、同一姿态捧着花回来了。小美女自述:迎到领导,毕恭毕敬献上,领导接过,顺手递给警卫,警卫顺手就递回来了,不到三秒钟,又回到我手上了——小美女欲哭无泪。相形之下,另一次迎接一位女部长,人家一路捧着,从机场一直进到酒店房间。
但凡对女人,不管是女性高官还是高官夫人,一束花堪称无坚不摧。仿佛是女人便没有不爱花的。也许女人们爱的,就是那种瞬间拥有的花团锦簇的幸福感吧。
中国老故事讲“花为媒”,在外交场合亦然。只是此媒非彼媒,一束花堪当斡旋转圜之媒介重任。当年上任不久,即遇对方政府换届,新政府一党长年没有执过政,彼此心里都不大有底,只能按最常规出牌——下帖子请外长全家晚宴。结果对方真偕全体家眷来了,夫人手里抱着一大篮花。我脸上即刻绽出最惊喜的笑,兴冲冲捧过来,一径嗅着到了客厅,摆在正中央的案上。不过五分钟,双方都暗地里松了那口气,于是宾主尽欢。
某次招待会结束,看着主桌上的两大瓶插花,鄙人那改不掉的节俭毛病又犯了。想起某高官因夫人生病缺席,于是把花儿拔出来重新插过,央司机送到那家去。第二天便接到夫人热情洋溢的道谢电话,并说周末他家游艇出海,问我要不要一起去。要知道该夫人是当地著名美女,历来以傲慢冷淡著称。从此得了经验,凡有此种可重复利用的花,便送给不在场的太太们。这么“环保”的方法,竟颇巩固了些友谊。
百密一疏,也有人拍马屁拍在马腿上。当年新任女总理出访第一个地区外国家,去时轰轰烈烈,回来后该国大使却一直有些灰头土脸。总理之贴身顾问某日咬耳朵曰,总理一到,看见到处都是××花(她迅速说出一种热带花卉的名字)。原来,那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热带花卉,广泛用于各种装饰和艺术创作,却是反对党的标志,总理之大忌。
身为大使夫人,正常情况下总是收受花的主角,不免自以为是。某新年前夕到楼下大厅,赫然一个耀眼别致的大花篮。一边扑过去问:谁送的啊?一边心里暗怨大使秘书通报不及时。不料一看花上夹着的小卡片,是送给大使秘书——那个小美女的。抬眼间,周围一片面面相觑。卡片上只一个签名,是对方外交部的礼宾官——一个帅小伙子。后来同事进行了一些“背景吹风”,原来该礼宾官在与我们大使秘书工作往来之中,逐渐倾心。这才是花的来历。
据说大使秘书之夫——我方之帅小伙子,对此人早存不满,故小美女任由那一大篮花放在大厅。后来那一篮花谁也不再去碰,而我们倒成了那家花店的常客。
(摘自《环球》2014年第10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