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思想探析

时间:2024-04-24

叶长红

摘要魏特林作为德国空想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在当时的工人运动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在回顾一八四七年的情况时就曾经指出,“当时已在工人阶级当中强大到足以形成法国卡贝和德国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本文将从魏特林的著作思想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来对他的革命思想、合作社思想和和谐社会思想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空想共产主义 革命思想 合作社思想 和谐社会思想

中图分类号:D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359-02

魏特林在自己的革命生涯中共有三部重要著作,这三部著作是1838年写成的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文件的《理想的人类和现实的人类》;最能体现魏特林先进思想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的书是《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以及他于1843年发表的《贫困罪人的福音》一书,后来更名为《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他的革命思想的是《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在书中魏特林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革命思想;他的合作社思想主要是体现在他在美国的合作社实践中,他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自己的思想;和谐社会思想是魏特林对未来社会的价值体系的根本设定。

一、魏特林的革命思想

魏特林1808年出生于德国的马格德堡,1822年以后长期以裁缝为业。1835年他来到巴黎并且加入德国流亡者组建的秘密组织流亡者同盟,在此期间他受到英国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他曾这样评价自己:“我只是到了巴黎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①他的代表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很高的评价:“资产阶级及其哲学家哪里有一部著作和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媲美呢?只要把德国政治论著中的那种俗不可耐畏首畏尾的平庸和德国工人的这种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比较一下,只要把无产阶级的巨大的童鞋拿来和德国资产阶级矮小的政治烂鞋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够预言德国的灰姑娘将来必然长成一个大力士。”②在这本书中,魏特林认为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这是对以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推进了巴贝夫主义思想中的必须通过革命推翻私有制社会的思想,并且进一步阐述了自巴贝夫以来的关于革命以后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的思想。此外,在未来社会的本质以及建制和管理原则的很多方面都有他自己的并且结合当时客观状况的一些设想,具有自己在理论上的伟大建树。正是魏特林的这本书,使得当时的马克思有很充分的理由相信“德国无产阶级是欧洲无产阶级的理论家。”③魏特林在论述一些革命问题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素养,积极观察研究当时的工人运动状况,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革命思想。

魏特林的社会历史观是一种以抽象欲望论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他认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只能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人们的欲望得到了自然的满足,形成了“一种处于自然的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和谐感。”④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就出现了,占有私有财产多的富人掌握了国家政权,并且利用国家政权去行使额外权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贫苦人民的欲望,并且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这就使本身是全体人民赋予政府的权利,而个别掌握国家权利的人的不正当行使却造成了政府不能为广大人民服务,这就出现了政府职能的异化,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国家的异化。这种情况导致了社会的不正常发展,但是这是不符合人类社会一直向前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这样的观点,魏特林认为必须以革命手段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去建设他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因此他高呼“革命万岁”,并积极打算用革命手段来推翻现行不公正统治。魏特林对革命问题的全面阐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关于革命手段的理论。魏特林倾向于暴力革命,他的这种“用暴力来对付施行暴力的统治者”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的压迫要用物质的力量来解决”的思想很相似,这也体现了魏特林革命思想的先进性和成熟性,但同时他也认识到革命只是一种手段。第二是关于革命阶段的理论。魏特林主张进行一次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第三是关于革命进程的理论。魏特林认为处于严重水深火热的社会煎熬之中的人民是不会同意改良式的渐进的革命,他们需要的是狂风暴雨般的激进的社会革命。为了加速革命的进行,还应把“现存的混乱状态加速地推倒它的最高峰。”⑤第四是关于如何组织人民的理论。魏特林认为革命运动领导者的不是由人民群众选出的有实践斗争经验、有知识的人,而是“在斗争中第一个首先站起来,第一个带头往前冲,勇敢地坚持下去,并且在坚持斗争中把他的生活放在和其他一切平等的地位上的那个人。”⑥

魏特林的革命思想既发挥了他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体现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又结合了当时的客观历史情况,为当时的工人运动提供了很好的思想指导。他主张暴力革命,并且隐约的认识到革命是要消灭现存不公平社会的基础即私有制,消灭维护他们利益的政治制度,但是魏特林对暴力革命的狂热追求,使他竟然放弃了一贯的为贫苦人民呐喊的姿态,并且期盼人民的贫苦生活能够加剧以便引起更猛烈的社会动荡以此促进革命的爆发。在他的革命思想中,他已隐隐约约地注意到人民利益是所有利益中最根本的利益,尽管他指的利益仅仅是“人民群众狭隘的个人利益。”在革命的依靠力量方面,魏特林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人民掌握武装的重要性,他认为革命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制度代替旧制度,而且他也认识到改革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以及他个人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性,他的革命思想从他错误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并且又缺乏对整个社会运动规律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使他陷入了自己的唯心主义泥沼,不能够看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从而不能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能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魏特林的合作社思想

魏特林于1846年来到美国开始建立和发展合作社,推行合作社的思想和文化,曾经做出过突出贡献。魏特林在美国,以实践来推行他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和合作社思想,他建立了许多合作社作为试验基地,他认为应当要对付共同的敌人资本主义就必须把工人和小业主组织起来。在实践上,他开展了合作社运动,他的关于合作社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制度应当建立在有技术的工人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一段时间的社会活动之后,魏特林树立了自己的声望。但是到1851年,由于经济状况的恶化以及合作社活动开展的不顺利等种种原因,魏特林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他的很多思想也被人们抛弃了,虽然他的生产者合作社的原则比较具有先进性也具有很大吸引力,但在当时,美国本国工人对生产合作社并不感兴趣,并且美国工会对德国人推行的那种大规模的合作社运动也保留了自己的想法,所以积极性并不高。根据相关材料显示,合作社倒闭的原因除了大部分的美国工人不愿意参加合作社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资本不足,合作社都是由一些工人和小业主组成的,他们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并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二是法律知识不足;三是没有经营经验;四是思想上制约于宗教保守主义。

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和合作社思想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魏特林还积极将其付诸实践,并且合作社在作用上更加体现了合作社是工人运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合作社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这一实践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取得了胜利,虽然后来因各种原因遭受了失败,但是魏特林为此而作出的努力和他的光辉业绩永远不会被忘记。恩格斯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是这样魏特林的合作社思想的:“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那些信奉各种空想学说的分子,即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另一方面是指各种各样的社会庸医……。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阶级运动以外,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至于当时工人阶级中那些确信单纯政治变革全然不够而认为必须根本改造全部社会的分子,他们把自己叫做共产主义者。这种共产主义还是颇为粗糙的、尚欠修琢的、纯粹出于本能的一种共产主义;但它却接触到了最主要之点,并已在工人阶级当中强大到足以形成法国卡贝的和德国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⑦

三、魏特林的和谐社会思想

魏特林和谐社会构想最根本的价值设定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与个体的自由,他认为财产私有制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私有制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和谐和个人的不自由。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的最根本的保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体系。

由于魏特林认为社会不和谐的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以以他的理想构建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他的构想既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也体现了个人的自由。但是,魏特林所说的个人自由的含义在于个人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和谐,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魏特林是这样阐述的:“个人的欲望和能力愈和谐,他个人的自由也愈大,全体的欲望和能力愈和谐,欲望和能力的和谐也就愈有可能并且愈大,从而每一个人的自由也就愈大。”

魏特林的和谐社会思想认为整体社会的和谐与个人自由的统一是魏特林构想的社会制度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和谐和个人自由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和谐为个人自由提供前提条件和基础,个人的自由和发展又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促进社会的和谐,即使我们现在用现代观点来认识考察这个观点,魏特林的这个思想仍然很有现实意义,但是他的和谐社会思想由于受他个人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思想的影响,并且始终夹杂了他的唯心主义的欲望论,使和谐社会的思想的发展加入了更多的唯心主义色彩。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的批判

魏特林于1844年开始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通信联系,1845年与马克思、恩格斯会面。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越来越偏颇和极端,甚至出现了唯心化和极端化的倾向,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试图去帮助他克服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见解,但醉心于名望的魏特林反而认为这是对他的嫉妒,因此不予理睬,此后他越来越倾向于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思想,赞成他们的观点,在投票通过马克思起草的反对真正社会主义的《反克利盖通告》中,魏特林竟然反对通过《反克利盖通告》。另外,魏特林不仅反对制定科学社会主义纲领,反对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和开展群众性的政治斗争,并且还公然反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社会主义”展开的斗争,在背离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综上所述,通过对魏特林的革命思想、合作社思想、和谐社会思想的简要论述,我们从中既看到了魏特林作为空想共产主义的杰出代表对当时所处社会环境的分析,以及运用自己的思考而提出的积极的社会解决方案,对当时的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时不成熟的社会发展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为魏特林提供一种成熟的思想指导,更由于魏特林本人的唯心史观,也使他的思想具有局限性,使他忽视了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分析,没有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是资产阶级经济矛盾运动合乎逻辑的而非人为的后果,共产主义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而得出的合乎人类社会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因此他的思想和实践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他在思想上不能顺应社会发展,不能有效的指导社会实践,在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又脱离了实际,最终遭受了失败,但是魏特林的思想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是空想共产主义发展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注释:

①世界通史(第十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6页.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3页.

④⑤⑥[德]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1页,第267页,第269页.

⑦恩格斯.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1888年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