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夏 雨
圣诞将到,爸爸说:“嘿,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家里吃饭,共度平安夜。”我听了就开始流汗。我不喜欢请人来家里吃饭,也不喜欢参加宴会。我从小就很害羞,宴会把做饭、闲谈和发表公众讲话这些我害怕的、厌恶的或者不擅长的事情都连在一起了。
当我犹犹豫豫地讲出我的忧虑时,爸爸说:“你怕发表公众讲话?我要请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你会喜欢跟他们说话的。”
“我是喜欢跟他们说话,但只是一个一个地单独说,不是同时对他们那么多人说。就算是很小型的宴会,也要和所有人讲话的哦。”我反驳道。其实,不只是我,很多人把对公众说话当成他们一生中最害怕的事情。
为什么害羞是个问题?
我过去曾经想不通,为什么我必须克服害羞呢?和很多害羞的人一样,我的外向性格测试没有及格,测试的题目多是问答题,比如:社会交往使你精力充沛还是让你筋疲力尽?从一个闹哄哄的聚会上回到家,你是兴犹未尽还是为你在聚会上所说的傻话和所做的傻事耿耿于怀?
专家们认为,害羞的人往往多愁善感,善于倾听,喜欢观察别人的行动。害羞的人喜欢独处,这可能是很积极的一面:毫无疑问,如果爱因斯坦是个“聚会动物”,他就不可能长时间地在家里搞他的研究,更不可能为科学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但我能因为这些特例就为我的害羞的性格而高兴吗?就有理由保持害羞的性格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害羞是社交的障碍,而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印地安那东南大学害羞研究学会的卡杜兹博士说:“社交能力不够好的人往往不如社交能力好的人健康,情绪也不如社交能力好的人稳定。”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害羞往往跟情绪沮丧、心血管病和寿命缩短相关。吓人吧?别以为害羞只让你手心出汗、心跳加快。
天性和养成
早就有专家说,就如蓝眼睛和棕色头发会遗传一样,害羞也有遗传的因素。到现在终于找到科学依据了:2008年3月,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精神科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与孩子的害羞和父亲的内向相关的基因。
然而,专家们说,天性是可以掩盖的,害羞是可以克服的。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杰洛姆·凯根和啥佛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卡尔·E·施瓦兹曾对一组年龄从2岁到成人之间的人进行跟踪研究,发现他们当中有一半人最终克服了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的习惯。施瓦兹博士说:“养育方法、环境、社会交往的机会等方面的改变都可以使原本害羞的孩子慢慢地克服害羞心理。”
施瓦兹博士对以前害羞的人们进行脑部扫描,发现他们的脑部构造并没有改变,他们只是学会了社交技能和各种应付机制。当这些人面对陌生的人脸时,脑垂体仍然会分泌导致害怕和想逃走的荷尔蒙。凯根博士说:“如果你天生是个害羞的人,你想变得外向可能很难,但你可以向害羞和外向的中间状态靠拢。”
怎样变得不那么害羞
卡杜兹给所有害羞的人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不要太去注意自己的感觉。他说:“害羞的人太过关注自己了。”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够聪明,却没想到别人也许跟我们一样没有安全感。卡杜兹博士建议害羞的人多关注别人,这样害羞就再也不能控制他们了。
在爸爸的开导下,那个晚上我意识到了晚宴的主角不是我,而是我的客人们。我知道,我不必表现得完美,我只要表现出善良就足够了。那个平安夜,我尽我的能力对客厅做了一番装饰,并做出一桌好菜,席间我尽力让客人感到像在他们家一样。当客人们离去时,他们觉得跟我们一起过平安夜很快乐。能够招待好他们,我自己感到比他们更加快乐。
(摘自《知识窗》2009年第6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