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道路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时间:2024-04-24

刘雪莹

摘要搞好农村道路设施建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在此就农村道路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证。

关键词农村道路 公共产品 管理体制 政府行为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276-01

一、目前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路建设整体上无规划,政府在农村的基础设施的修建中没有具体的制度安排

乡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农村道路管理问题常采取回避态度,致使农村道路管理体制不畅。说不管,大家都管得着;真要管,谁都不真正管。农民小农意识比较强,各顾各家的,无人带头,再加上修建道路需要的个人成本比较高。很多村在修建道路时需要村干部积极引导,有些村干部也觉得没有油水,服务农村、农民意识淡薄,而且组织管理起来觉得吃力不讨好,所以干脆不管。

(二)道路建设的主要问题还是财政问题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实行的是“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管理体制,“公助”的力度较小,群众的负担相对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以现行的农村道路建设的补助标准,按平均5米宽的路面计算,省交通厅补助7万元/公里,县政府补助7万元/公里,县(区)政府补助每公里不少于2万元,省、市、县三级补助为16万元/公里。据相关部门普遍反映,农村道路的建设实际造价在每公里28万-35万元左右,补助金额不到造价的一半。有些县级部门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出政绩,搞升迁,只管招商引资,开会讨论,做一些形象工程,表面功夫,根本不考虑基础设施的修建。有些条件稍好的乡镇,还可以通过自筹和社会融资解决一些,而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就存在较大的困难。

(三)资金管理不透明,帐务不公开,打消了农民修路的积极性

农村道路的修建本身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筹资融资比较困难,如果在修建的过程中资金花销去向不透明,会严重伤害农民的积极性。修路本身是为农民致富打开一条致富路,如果在修建中有些人利用职权贪污一些,捞到一些好处,路修不好,就会挫伤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

二、农村道路建设的政府作为

(一)通过村干部积极引导,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新农村的公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注重整合社会力量,始终坚持“政府挂帅、交通操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组织原则,明确地方政府、交通部门、社会群众的责任义务和工作分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主导作用。农村道路建设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都很强,既需要责任单位尽职尽责,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村级道路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道路建设的成败,在于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发动是否深入,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宣传发动是基础、是前提,也是关键。特别是在工程启动初期,宣传发动搞好了,事半功倍、一帆风顺;搞不好,事倍功半、困难重重。各乡镇、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要开好各个层面的动员会,挨家挨户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改变长期不合理的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模式,改变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严重缺陷

在长期的“城乡分割”、“以农补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向城市倾斜、“重城轻乡”的财政分配制度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造成了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的严重差别。为了改变这种向城市倾斜的财政体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政府应改变“城乡分割”的“重城轻农”非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向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大体均等的公共产品,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为此,一要调整现有的国民收入和利益分配格局,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平等的新型现代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彻底改变农村的“行路难”问题。

(三)进一步理顺公路管理体制,确保质量,严格管理

质量是生命,质量是形象。农村道路建设,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必须高度重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把工程招投标关、工程管理关、技术等级关,绝不能因抢时间、抢进度而忽视质量问题。要实行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质量责任制、监理单位责任制、参建单位质量终身制,务必保证群众出资出力修建的每一寸道路质量都过得硬,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历史的检验。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将一查到底,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严格资金监管,确保资金的透明利用

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供给资金使用的监管是各级财政的职责。一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制定和完善各项公共产品建设资金管理制度,规范支农专项资金项目目标管理,使各项资金的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引进科学的支出分配方法,制定符合实际的支出标准,实行公开透明管理机制,实行乡、村两级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定期将收支情况公之于众,对于建设资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监督。三是要积极探索在资金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利用适当形式,把各个渠道、各支出科目的资金联合在一起,统筹规划,重点使用,发挥财政投入的整体功能和规模效益。四是要建立资金效绩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发挥内部审计、会计的职能作用,实行重点抽查、财务自查与财政审计检查相结合,积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努力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继红,赵民贤.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康松,熊尚鹏.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商业研究.2006(9).

[3]何敏燕,黄飞,陈四辉,冼艳芬.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