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学视阈下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时间:2024-04-24

陈 峰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的人员构成和思想发生较大变化,必须以以人为本作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指南,这就要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来研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学视阈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确立教育者和受教育官兵之间科学的主客体关系;要注重实践培育,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人学 军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E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286-0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国家的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各种思潮加剧冲击,军队的人员结构和思想构成出现了很大变化,特别是90后官兵的逐步加入,对我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升华,也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除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是人,如果对人的本质缺乏科学的认识,就难以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从整体上阐述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涉及人生价值、人生道路等基本原则,是从深刻的哲学角度对人本身进行了深刻思考和科学诠释,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科学理解

(一)人的“现实性”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确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同时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①。这样,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了现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上;二是为历史找到了主体,使历史不再是抽象的运动。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从历史的起点,还是从历史发展的终极意义上,都把个人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价值尺度,最彻底充分地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因此,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起点上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

(二)人的“社会性”本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六条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马克思所说的“一切社会关系”,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错综交错构成了人类社会。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一方面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一方面把人与人相区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精神的关系都统一于实践活动中。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产生了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等重要的概念。

(三)人的“主体性”特质

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③。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独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规定性,是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人作为社会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发起者和负责人,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凸现,是包含着多方面要素的整体系统。人的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确立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句话也揭示着,人与外部事物的关系中蕴涵着以人为主体的价值,这种关系是主体人与客体外界物的一种交互作用。

二、人学视阈下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军继承发扬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了其精神支柱作用。全军部队之所以经受住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考验,经受住军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思想政治教育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在许多棘手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常常遇到一些尴尬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逐渐弱化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角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予和问题本源进行考察和分析。

(一)不够重视人的“现实性”前提,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官兵个人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上存在过分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个体价值开发。指导思想的误导必然导致教育过程的偏移,反映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往往只强调社会要求,而忽视了官兵的内在需要,致使教育脱离了官兵的思想现实;反映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往往只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服务保证功能,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官兵个人成长进步需要的满足。这样就极大的抑制了受教育官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根本指针,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忽视“人”的社会性本质,忽略了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影响了官兵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④目前,我军不少单位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会忽视“人”的社会性。一部分单位为了方便管理教育,机械地限制官兵过多与军营外的社会发生联系,或者还仍然以死板的命令来引导官兵度过军营生活,忽略官兵的沟通交际能力。有的单位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仅仅归结为向官兵宣传党、国家和军队政治思想、行为规范,加之硬性灌输和简单说教,忽视官兵的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些都会影响官兵的全面发展,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三)不重视人的“主体性”特质,过于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官兵个人的主体性

在教育的方法上,往往把组织教育者看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忽视了官兵作为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采用“我说你听”的简单灌输教育方法,把官兵变成没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缺乏创造性的教育承受(下转第297页)(上接第286页)客体,严重打击了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甚至导致官兵产生戒备心理和逆反心理,制约了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

三、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军队政治教育的实践思考

综上可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指导创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具体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夯实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意义的重要指南,也是指导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针。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本质规定;其次,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再次,科学发展观凸显了社会发展目的是人的人本思想。可见,科学发展观从核心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并以赋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理论运用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才能焕发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二)确立教育者和受教育官兵之间科学的主客体关系

一是要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素质,建设一支合理的政工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将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正人者必先正己,应该重点加强教育者的素质培养,包括思想素质、人格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使之真正成为一支政治过硬、表率明显、业务精通的政工干部队伍。二是要充分发挥受教育官兵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只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因,官兵主动创造性的参与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只有把主客体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三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立正确的原则方法。这就要求教育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分析和掌握官兵实际需求,着眼官兵个人的发展进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才能使官兵认识到教育对于自身的意义,才能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注重实践培育,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教育对象,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强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吸引力、能否具有实效性,从根本上体现在官兵的具体实践上,因此必须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官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增强政治素质。一方面,要注重在军事实践中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军事实践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军事训练的核心作用,引导官兵在军事训练演练中培养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作风,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服务保证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在军地实践中的培育教育。通过例如“支援驻地建设”、“军地文化共建”、“党课进农村、进社区”等形式,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同时让官兵通过实践对所学进行运用和检验。只有使官兵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关系之中,置身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之中,才能达到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