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许鞍华电影中的“漂泊”意识

时间:2024-05-21

■ 蒋宪芳

“漂泊”主题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状态的写照,是一种“无根性”,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认可,人生价值无法实现的一种状态。这种漂泊的心态渴望回归和温暖,也最能引发人们的共鸣。

综观香港电影除了浓重的商业性和娱乐性,还有个很大的特点是影片中都包含了一种“漂泊”意识。王家卫的影片《旺角卡门》、《春光乍泄》、《堕落天使》等影片中往往是通过人物颓废、不安定的特点来象征香港回归前的“漂泊感”与“无根性”,以及面对回归的迷茫不安之感。在他的影片中人物大部分都没有一份正常而稳定的工作,要么是街头小混混,要么是杀手,要么在街头漫无目的的闲逛。关锦鹏影片中的“漂泊”意识,主要表现的是女性的孤独漂零之感,在他的影片中对女性有一种细腻和温情的关怀与表达,他影片中的女性往往在人生旅途中找不到心灵的归宿与家园,缺乏爱的滋润与关怀,以至于整个人的身心都处在一个飘零无依的状态。如他的影片《阮玲玉》中的阮玲玉在情感的纠葛中,无力自拔,只有以命相搏,自杀身亡。《胭脂扣》中的如花生前流落烟花,死后为寻情郎,灵魂在阳世飘荡寻找,心碎而归。《人在纽约》中的赵红、黄雄屏、李凤娇都是处在一种人在异乡,无处为家的漂泊状态。其他还有严浩的《我爱厨房》、方育平的《美国心》等都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了这种“漂泊”情怀。

香港电影娱乐性很强,在这种为票房而讨好观众的气氛里,许鞍华的电影更显沉稳与厚重,她影片中的“漂泊”意识是与“平民大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日常琐碎生活在她的影片中显得有生有色。是她影片中最主要的支撑与依托。她影片中的漂泊感不是一种贵族式、英雄式的悲壮,也不是像王家卫影片中主要描写边缘人的生活状态,通过他们病态的生活来表达出人物心灵的“漂泊”之感。许鞍华影片中的人物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是我们身边熟悉的普通老百姓。她的“漂泊”之感是从日常生活里提炼出来的对生活的拷问与思考,所以更能激起人心中的熟知感与认同感。

她影片中人物的心灵都是处于漂荡而无处停泊的状态,要么是为生活所迫到处奔走、居无定所,要么是情感的漂泊,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归宿。除了她的一些改编剧及鬼怪片,在她的大部分影片里都呈现出了这种意识。

一、家国漂零:影片中“零落漂泊”的背景

在电影中运用政治元素,添加历史时代背景是许鞍华影片中的一个鲜明特色。她的影片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家庭、爱情故事上。而往往是通过历史背景的设置、政治元素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她影片的内容和质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与社会是不能分割的,社会的变动会对社会的个体产生影响,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与效果。在许鞍华的影片中往往会从一个全局的角度来看个人的命运与选择。影片中对政治文化背景会有鲜明的展现。她的影片中都会设置一个动荡的背景,往往是家国飘零。这种背景或是剧烈的政治运动,或是惨烈的战争,或是冷漠的大都市。这些背景给影片增添了强烈的历史文化厚度,也带给观众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例如影片《投奔怒海》中讲的是动荡的越南人民在残酷的政治压迫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全国到处是饥饿和战争,整个越南人民都在困苦挣扎、担惊受怕中找不到心灵的家园,给观众们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影片《千言万语》中的政治背景是渔民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与政府对抗,进行了一系列游行、绝食、示威等运动,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也深切的感受到了渔民们生存的不易。她的影片中没有“安定、幸福、祥和”的基调,影片中的家国背景永远都处在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里。

二、人物漂泊:影片中人物孤独漂泊心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她影片中的人物也常常是没有幸福安定生活的。要么颠沛流离,要么孤苦无依。她的电影里没有大悲大喜的情节叙事,通过一种平实素朴的风格,来展现人物漂泊不定的情感。在2008年最新影片《天水围的日与夜》中,也一以贯之的展现了这种精神内涵,这部影片在18届金像奖中获得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三项大奖,得到了很高的赞誉。在这部影片里不断展现的就是主人公们每天吃饭、睡觉、工作的镜头,影片中反复出现吃饭的场景,张母与儿子张家安每天在一起吃饭。孤寡老人梁欢一个人买菜、做菜、吃饭、洗碗。影片通过真实的展现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面,来映射人生的悲苦与无奈。整个影片中没有激烈的言词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在静静的流淌中度过了。而在表面平静的生活中,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深沉的痛苦。影片中的张母青年丧偶,一个人将孩子拉扯大,还辛辛苦苦的省吃俭用扶持自己的兄弟姊妹。年华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远走,只是在看到故去丈夫的衣裤时,才会抑制不住的哭泣流泪,但这也只是一瞬间的情绪泄露,擦干眼泪,生活依然还在继续。影片中的另一个老人,她每日里一个人做饭、吃饭、睡觉。女儿的逝去,女婿的冷漠让老人的生活显得越发的孤独而无所依靠。影片中展现的是一种孤独、漂泊无依的情怀。两颗漂泊无依的心灵,在冷漠的大都市里,相互取暖,相互依靠。这种“漂泊”意识在她的影片中还有很多。她关注中年人的生活情感危机,拍出了脍炙人口的《男人四十》、《女人四十》。这是社会上普通大众的一群人,他们像夹心饼干一样被包裹在生活的中间。上有老下有小,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压力。在《男人四十》中林耀国当年是全班最优秀的学生,但是二十年后的相聚,他的那些同学都比他要混得好很多,有的是老板,有的是政府高官。而他却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不免感到生活的压力和对生活的困惑。而她的妻子再次遇到她当年的情人盛老师时,心中依然不能舍去那份牵挂,这份心结一直都未能解开的他,此时更加重了内心的痛苦,于是接受了一直暗恋他的学生胡采蓝的爱情,以求获得心里的平衡。他的心灵一直都没有一个可以寄托的地方,现实的残酷更加重了他心灵的流浪与放逐。影片《千言万语》中,渔民们的生活都处在一个不被政府认可,生存条件得不到保证的状态下,为保全自己的家庭,争取自己的妻子、孩子得到政府的认可,而做不懈的斗争。此时渔民们的生存状态就像他们世代在水中一样漂浮不定,找不到自己心灵靠岸的陆地,于是把自己寄托在激进党派的斗争中,寄托在神父的信仰之上。而在不断的斗争中却最终走向了失败,人们的心灵再次处于“漂泊”状态。

许鞍华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漂泊”意识与她自身的人生经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香港是个充满机遇和诱惑的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很大。给人一种很不安定的感觉。许鞍华出生在大陆,从小接受了很好的古典诗词与中国文化的教育,在心底深处有一份对故土的思念与怀念之情。而她的母亲从日本远嫁大陆,这种故国飘零感更加地鲜明。许鞍华是在男人林立的电影界中大有成就的女性导演,在男性占主导的领域里,自然要背负更多的压力和努力。她一直与母亲相伴生活,没有结婚,在心底深处缺乏一种安全感,她的影片《客途秋恨》中“张曼玉陪母亲首次返日本探外家,才逐渐明白母亲的沧桑经历,也体会到人在异国的飘零孤独”①。在这部影片中许鞍华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深深的渗透到她的电影中。她的许多影片都渗透了这种情怀,很多人物的情感与形象也是她自身的一种体验与经历,所以才可以表达得那样细腻动人。

大多数香港影片中都表现出这样的“漂泊”情怀。从政治背景上看,与香港人的大陆情节有很大的关系。香港是一个没有历史根基的城市,一种寻根的心境让他们始终都在寻找自身的归属。香港还未回归时,正处于英国殖民地的统治之下,因此整个香港民众都处在一种脱离母体、寄人篱下的感觉。而在回归后又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困惑和迷茫。所以这种“漂泊”的心态时时围绕在香港市民的心中。这些感觉表现在影片中,就是这样一份“漂泊”的情感意识。而《男人四十》中国学的大量展现,中国古典精神文化呈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厚重的深沉内涵正是暗含一种文化与情感的回归。

三、主题漂泊:开放式的结尾现出影片“漂泊”主题

许鞍华的影片到最后都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这结局没有交待故事的结果,谁也不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如《男人四十》中,林耀国对靖文说等看完长江回来再来决定他们是否还在一起的事。《阿金》中阿金与亚朗在海边说着未来的事情,伴随着海水的潮涨,一切起起伏伏没有定数。《投奔怒海》中琴娘和她的弟弟乘船而去,渡过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他们又该怎样面对将来的生活,我们也不得而知,“漂泊”意识贯穿了影片的始终。

许鞍华的影片中喜欢运用“水”的隐喻镜头,“隐喻是以人们实实在在的主体(新嫁娘)和它的比喻式的代用词(桃花)之间发现的相似性为基础的。”②这在剧中就体现为主体(“漂泊”意识)和它的比喻式的代用词(水)之间的相似关系。“水”这种物态本身就是一种漂浮不定的物质,它是流动的、不息的,正好隐喻出了影片“漂泊”的主题。例如:《投奔怒海》中“水”的影像。海水波涛汹涌,无休无止,人在这巨大的海洋里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随着波浪的沉浮,人的整个身心都不能得到安定。《男人四十》中伴随着幽幽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朗诵,出现的是一片平静幽蓝的长江画面。在这种平静下更是蕴含了主人公难以言喻的心情,化作长江之水无尽的悠悠情怀。《千言万语》中艇户们世代生在水上,长在水上,飘荡起伏,生活困顿,难以为继。在被逼到生存的尽头时,渔民们想要的也是一块可以让他们生存、栖息、依靠的土壤。影片《阿金》中最后结尾阿金与亚朗的对话也是在海边慢慢划上尾声。《玉观音》中也不断的出现了“水”的场面,安心与毛杰相恋在水上。他们交换毒品时也是在水中的小船里。安心住在水旁的小阁楼里,她与毛杰的相见都有“水”在镜头中。“水”成了许鞍华惯用的暗示符号,在她的影片里“水”是不安定的,“水”的意向总是与“漂泊”、“流浪”紧密联系在一起,“水”的镜头的反复出现也更好地展示出她影片中的“漂泊”意识。

综上所述,许鞍华的影片中都包含了一种“漂泊零落”的意识。从前期的作品《投奔怒海》到《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都表现出了这种意识。从影片背景到人物塑造,再到整个影片主题都营造出了这样一种意识。她影片中的“漂泊”意识是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灵情感。

面对人生的困惑与苦难,许鞍华有一种普度众生的悲悯情怀,把自己的一种对人生的关照深深的孕育其中,她影片中的每一个结尾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希望的开端。

注 释

①石琪:《香港电影新浪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②罗刚:《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