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政治文化视野下对当前小说创作的审视与评判——“政治文化与当前小说创作”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4-05-21

■ 杨向荣 傅海勤

2009年11月28日,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和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办的“政治文化与当前小说创作”研讨会在湘潭大学召开,有六十多位学者、作家和评论家出席。研讨会由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季水河主持,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成琰、湘潭大学党委书记肖国安、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刘绍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研讨会上,共有18人作了主题发言,从多方面对政治文化与当前小说的创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官场小说现象的文化审视

罗成琰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应该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意识、政治伦理、政治运作过程与规则,还应该包括政治活动中人的行为和心理。中国的政治文化非常发达。儒家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政治文化,或者说是政治伦理文化。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政”,落脚点都在政治,强调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等级、秩序、规则,是忧患意识、千秋情怀、兼济天下、经世致用、承担精神。它们既构成了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资源,但又使我们民族的精神与视野被局限在了狭窄的政治领域。再加上“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和盛行千年的科举制度,更是把中国知识分子推上了仕途与官场,使从政与做官成了他们毕生追求的价值理想和人生目标。官场在人们的心目中以前一直是贬义的,认为其中充满着虚伪、欺诈、逢迎、倾轧等,但现在官场似乎越来越中性化。官员和官场成为了全社会的聚焦点与兴奋点。官场文化的发达,必然导致官场小说的繁荣。尤其是现在,官场小说比比皆是,良莠杂陈。官场文化的发达,也导致了许多读者对官场小说的追捧和着迷。不仅青年人把官场小说当成报考公务员和今后跻身官场的“宝典”与“必读书”,就连官场中人也在其中寻找升迁的秘诀与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窍门。平民百姓则可以从官场小说中满足一种“窥探欲”,了解一些自己十分陌生的官场生活与权力的魅力。

龚政文(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认为,当前官场小说的繁盛既是一种文学现象,又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1.官场小说是一种现实映照。中国官本位的社会现实催生了官场小说。广大读者对了解官场现实充满兴趣。2.官场小说是一种职场启迪。官场小说以其真实性、细腻性、形象性成为官场新人的职场宝典。公务员成为官场小说最大的阅读群体。3.官场小说是一种社会批判。官场小说作者从知识分子角度对官场进行了不动声色、淋漓尽致的批判。作品描写负面的多、正面的少;消极的多、积极的少;否定的多、肯定的少;批判的多、歌颂的少。4.官场小说是一种文化忧思。官场小说对官员人格的剖析、官场生态的展示集中在负面、劣根性的方面,体现出浓重的文化忧思。5.官场小说是一场叙事革命。官场小说采用叙述者等于主人公的限制叙事角度,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但不足在于对人物叙述有一定的限制,人物刻画不够丰满生动。

夏义生(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巡视员)从超文本和文本的关系、文本中的政治文化两个方面论及官场小说。夏义生认为政治文化对小说文本创作的影响很大,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可细分为四类:1.官场小说,如《驻京办主任》等,着重描写官场的人与事。2.反腐败小说,突出腐败与反腐败之间的斗争。3.黑幕小说,揭露官场的内幕。4.政治文化生态小说,如王跃文的小说,突出官场中人性的悖论。从文本所表达的政治文化视野来看,王跃文的《大清相国》、《苍黄》等小说叙述了小说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社会、官场的理解。其中王跃文近作《苍黄》揭示出制度文化与人生境遇的问题,引人深思。

李阳春(湖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认为新世纪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为政治服务,包括改革小说等。为政治服务也包括对政治的一种批判,比如官场小说。第二种状态是疏离,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再往前推还包括寻根小说。寻根小说是一种民间文化的寻根,它希望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政治进行超越,是有意对政治进行疏离。但是寻根小说在与政治疏离的表象下隐藏着与政治结合的企图。第三种是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解构。比如新历史小说,用偶然的个人因素来谱写主流的政治历史,跟过去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主流精神相违背。比如《红高粱》,虽然表现出一种民族精神,但这种民族精神是一种非政治观念的。他充分肯定王跃文的创作是对当前现状的一种呼喊,同时也希望王跃文的作品在表现官场勾心斗角现状的同时,能更加充分表现出一种新的政治经验、政治智慧和政治规则,从而对后代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张文初(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结合社会现状对当前的官本位强化现象进行了归纳。在他看来,官本位思想强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国际政治因素。核威胁、传染病等全世界的生态性灾难,要求集权制的政治权力来控制生态灾难。第二是世俗的生存功利性加强,只有权力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生存危机。第三是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第四是当代中国人的幸福观发生了质的变化,历史上对快乐对幸福的追求可以说有两大类型,一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快乐幸福力量的根源的观点。但是当代人的快乐并非来源于这样两种机制,而是来自于欲望与对象的直接同一。第五是权力机制的严重泛化。谈及官本位强化这一现象对创作的影响,他认为这会导致作家对官场生活走向一种认同性的,肯定性的,诗意化的描绘。

昌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政治文化。从共性角度来看,古希腊时期已经有了现今人类所有的政治体制,比如说民主制、暴君独裁制、集权制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现今的政治是一种集权政治。从特性的角度来看,中国政治文化的特性在于儒家文化。道家治内,儒家治外。儒家文化是由家庭规则的外推形成的国家文化运作模式,导致家国一体,形成我们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在近30年社会变革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文化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王跃文的《苍黄》主要表达的正是中国在民主化政治改革中的一幕滑稽戏。王跃文先生的这样一种探讨是令人欣慰的。

王洁群(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认为,官场小说的盛行在于其内在的文化密码。人们对权力既爱又恨的心态赋予了官场小说一种吸引力和神秘的光环。在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官场小说还比不上晚清时期的谴责小说。晚清小说中的权力是一种有限的权利,晚清作家对其抱有讥讽、嘲弄和揭露的心态,而现在的官场小说则表现的是一种无奈,一种对官场文化的痴迷和神化。这种局面任由发展下去是有害的,主要表现在:1.将权力现象奇观化是对现实的歪曲,导致读者对社会的认识出现偏差,促成了官场现实中更为疯狂离奇的现象发生。2.制造了一些认同、屈服。一方面表现为对有限权力的敬畏,但更大意义上是对破坏官场潜规则所带来的惩罚的一种恐惧。他认为去除权力的神化和对权力的膜拜,把权力归还到有限的权力,归还到人性和理性的层面,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道路。

黄声波(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从政治文化视野出发,认为官场小说的文化意义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政治文明异化现象和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描述,对权力建构的正当性和权力机构的合法性进行了判断,对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考。2.以王跃文、萧仁福为代表的写实型官场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文人官员的形象,深刻揭示了权力机制下的知识分子信念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冲突,描写了当代权力场中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境遇。官场小说的创作和接受的兴盛反映了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和清官情结的根深蒂固。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还任重道远、官场小说里面的政治文明主要表现在伦理冲突。官方主流意识强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伦理和官场实际奉行的以实际性为主的伦理冲突在小说里面得到了体现。此外还反映了官场伦理对民间伦理的冲突以及官场伦理对知识分子精神的侵蚀和异化。

杨向荣(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认为,以认同意识形态话语的姿态对当代官场生活展开描绘,试图从社会政治的大视角解析时代与人生,这是当前官场小说的主要创作策略。官场小说试图切入到当今政治架构的敏感地带,在主流意识形态允许的范围内表达作者对当今政治机制弊病的认识及评价,从这个维度来说,官场小说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然而,官场小说自身的媚俗化又使其解构了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使中心化的结果成了令人尴尬的“边缘”和“伪中心”,因为对官场与权力的表述并不意味着话语表达上的中心化和意识形态化,这是对其边缘化叙事的一种遮蔽。官场小说叙事的思想穿透力是有限的,在官场小说的宏大政治历史叙事中,世俗的商业目的遮蔽了作者深邃的历史眼光,也遮蔽了时代的精神意义和真正内涵。

刘起林(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认为,当前官场小说热,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文学现象。他把官场小说当做一种创作的生活资源,从广义上来说,首先是主旋律小说,实质上也是写官场生活。贪污小说往往表达的是一种体制逻辑引导下的外在的和显性的状态。第二类是历史小说,写的是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和潜规则的结合。第三类就是阎真的《沧浪之水》,他从个体生命价值追求的角度来写,从哲学角度来思考官场人物的现实利益、人格尊严和个体生命意义。第四类是王跃文的小说,主要揭示的是官场生态,是一种亚文化,写官场的官俗。

二、官场小说现象的创作评判

谭桂林(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认为,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还没有政治小说。当前的政治文学创作大多是有政治无小说或有小说无政治。小说中描述的基本上是阶级的政治、党派的政治,而不是人学意义上的政治。谭桂林将当前的官场小说分为三个境界:1.反观的境界。从官场退出的作者反观、批判、暴露官场的种种。其中有的沦为黑幕小说。2.反思的层次。通过抓住官场文化的细节来表现政治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表达出民主平等的人文观念。3.反讽的境界。这是一种不需要理想参照,整体的本质的自我的否定。谭桂林认为,湖南的官场小说是自成一路:大视野、小格局、精雕细琢。作者站在人道的立场,采用人格分裂和游走的但是又有主导叙述模式。总体来看,官场小说在艺术形式上趋于保守。虽然阅读起来流畅、引人入胜,但对官场规则的阐述津津乐道、失去含蓄,显示出市场第一、迎合读者的理念。艺术上思想上的探索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认为,湖南的官场小说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体现了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近年来,官场小说兴盛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从孔夫子的“兴观群怨”、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到梁启超的“小说救国”等等,表现出中国文人介入政治的传统。2.文学表现现实的需要。当前社会,人们有着浓重的官本位思想,期待了解官场,渴望官场清明。3.作家的千秋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然。

阎真、王跃文和肖仁福则从作家创作的角度对官场小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阎真谈到,有女性读者认为他的小说《因为女人》没有反映现代女性整体生活的光明面。对此,他回应到,自己的小说反映的是现代生活对女性的一种挑战和历史的新动向,并非全盘否定,而是以文学的一种特定角度,对生活主流的一种局部的填写、一种侧面的表现。以此作为一种补充,提出生活中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王跃文认为历来官和官场在人们心里都是带有“家长气”、“一言堂”等贬义色彩,但是近年来,人们称官员为“老板”“老大”则又反映出一种顺从和羡慕的心理。这些词语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心理。作家应该对此进行观察与思考。他认为写国家干部和写官人,写机关与写官场都是不同的概念,代表不同的价值判断。从不同的概念出发去写是作家的自由。但是作家一味强调生活的真实则容易滑向对生活的片面理解,因此在创作中不应忘记生活的理想与希望。谈到自己的小说,王跃文认为《苍黄》可以作为自己全部小说基调的注解。正如“苍黄”字面意义之一种——“中间色”那样,自己的小说都是一种“中间色”,是纷繁复杂的、多层面的、色彩斑驳的、声音混杂的、情绪幽微的。诸如官场秘籍、宣扬潜规则、教科书等等说法都是对自己小说的误解。他用六个关键词概括自己小说的特点,即冷峻、荒诞、微妙、尴尬、悲悯、温暖。

肖仁福认为,中国文化无处不政治,政治是中国的中心话题,孔子提出“仁”,孟子提出“仁政”,最后都要落实到“政”字,文学与政治的接轨是必然的。为了自由,自己选择写作这一快乐的事业,但是“乐”的背面是“忧”,自己的作品还是体现了一些忧患意识,即忧天,忧人和忧己。

谭伟平(怀化学院院长)分析了当前官场小说繁盛的原因:1.中国官本位观念由来已久,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2.公务员对官场小说高度关注,视官场小说为走入仕途的捷径。3.普通民众渴望通过官场小说来了解官场。4.官场上的人和事构成了目前我们人际关系中最复杂,最微妙的关系,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一种彻底政治化了的主流文化,官场小说就反映了这一点。同时,谭伟平认为官场小说有如下特点:1.描写面很广。从普通的科员到省部级高官,从村长乡长到省委书记,从卫生局到组织部等等。2.涉及面宽,官场、情场、商场、道场均有涉及。3.对人性的揭示深。4.目前官场小说呈现出数量多,经典少;读者多,研究少;现象描写多,文化思考少的现状。对制度文化的思考应该在官场小说中得到更多的体现。

欧阳文风(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认为,王跃文小说有较强的批判性,涉猎广、笔触深,把官场的遮羞布毫不留情地扯掉了。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王跃文并不仅仅满足于对现实的批判,他还试图拯救,虽然也许只是阿多诺式的“无望的拯救”。王跃文通过对官场整体的否定来实现他的拯救。官场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要对其进行拯救,并非易举。历史表明,阿多诺阐述的艺术批判与拯救功能只停留在意识、精神领域的层面,并不具有实践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王跃文也如阿多诺,无法跳出唯心史观和审美乌托邦的窠臼。

傅异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认为,当前官场小说要摆脱对大众视野的依赖,跳出现实的遮蔽,不能满足于对官场生态的现实摹写,对灰色人物的丰满塑造,应该描绘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提升官场小说的审美境界。她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所谓现实遮蔽的问题。第一个是官场百态与模式固化。这正是当前官场小说无法形成更深的艺术穿透力的瓶颈所在。第二个方面是人性拷问和痛感缺失。虽然官场小说在揭示官场的卑鄙可笑上相当用力,但是它的潜台词是当官就有一切,能否让这种潜台词对读者的影响降到最低,直接关系到官场小说审美品格的高下。第三个方面是现实主义与批判的限度。主要表现在作家对权力的一种认同。

余艳(湖南作家网主编》从自身创作出发,谈论了官场的后院——夫人题材。她在“后院三部曲”创作中把官场当背景,大量的笔墨写夫人们的家事、情感及人性方面的矛盾和纠葛。这是对整个官场小说的另一种补充。而赵树勤(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则认为当前写官场小说的女性很少,基本上处于一种女性缺席的状态,在对官场小说的批评中也很少有女性独立的声音。她期待有更多的女性代表在这一领域涌现。

季水河最后总结认为,“政治文化与当前小说创作”研讨会是一次规模较大,发言密集度高、信息量大、质量较高、涉及范围广的学术会议,将对当前小说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将会进一步推动政治文化小说的创作与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