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析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时间:2024-04-24

何姝龙

儿童是含苞待放的花朵,对于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始终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重视。皮亚杰作为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方法和结论,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一、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规则意识的形成

皮亚杰把儿童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当作研究儿童道德观念形成问题的出发点。他通过对大量事例的分析和研究,将儿童游戏规则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在运动阶段,把一些弹子给两岁以前的婴儿玩,他们并未意识到任何规则的存在,活动缺乏社会性;自我中心阶段,三至七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弹子游戏中开始意识到规则的存在,并认为必须无条件地被遵守,但同时他们在游戏中又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化特征;合作阶段,一般为七至八岁的儿童,社会意义上的合作开始出现,比赛的乐趣是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编造规则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其年龄大致为十一、二岁,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遵守规则的义务感和自觉性。无论何时,比赛规则一经彼此同意就被看成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二) 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

在儿童道德发展研究中,皮亚杰把他的主要力量放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性质研究上,主要从儿童对过失和说谎这两种行为的判断去研究这类问题。他首先研究儿童对过失行为责任的评价判断情况,使用的是对偶故事法。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完全是无意或是好意干的,但却造成较大财物损坏,另一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有意干的,但在财物损坏上却是微不足道的。通过同儿童交谈,皮亚杰发现,年龄小于七、八岁的儿童的判断是以行为的具体的或数量方面的结果为根据的。大约在七、八岁,儿童才开始把动机和意向看得与行为的结果同样重要。另一方面,儿童对说谎概念的理解。皮亚杰发现,六、七之前的儿童常常把说谎看作某种淘气的行为。在六、七岁和十岁前后之间,假的陈述都被看作谎话,而不管陈述者的动机如何。只是在十或十一岁以后,在被问及为什么不该说谎时,说谎的观念才会与惩罚分离开来。

(三) 公正、惩罚观念的发展

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关于惩罚的公正和平等的公正等问题的看法来考察儿童公正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皮亚杰首先考察了儿童对惩罚的评价,皮亚杰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惩罚:一是抵罪惩罚,这是种由权威实施、带有强制性并同所违反的规则在内容性质上无关联的惩罚;二是回报惩罚,随着儿童年龄儿童逐渐意识到所犯过错的内容性质同遭受到的惩罚应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分析,皮亚杰最后得出结论:儿童公正感经历了一个从服从到平等再到公正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绝对服从成人阶段、“纯粹平等主义”的阶段和公道的阶段,进入公道阶段的儿童寻求的是有差别的平等,而不是笼统的平等。

二、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简评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阶段特征和主客观制约因素的阐释,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原因和变化规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儿童道德发展理论。首先,皮亚杰认为,在幼儿中,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对道德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因而要重视集体活动和自治管理方法在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其次,皮亚杰针对儿童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阶段性道德教育的方式。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对于处在不同道德发展阶段上的儿童,道德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应有所不同。第三,皮亚杰指出,儿童的道德观念不会自发地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协作交往,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

同时,我们也要指出皮亚杰儿童道德理论在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第一,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间接故事法,这样得出的结论尽管可以用一些实验来验证,但研究的过程是很难重复和检验的。第二,皮亚杰由于过分强调道德发展中的认知问题而相对忽视了道德中的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行为诸因素。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知、情、意、行都很重要,特别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巩固、加深和提高道德认识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兼顾情、意、行,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三、结语

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教育儿童,首先必须理解儿童。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先要明白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一个发展阶段,然后确定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促使他们向较高的阶段过渡。这种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对于德育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德育工作都很有启发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