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秋 风
获奖理由★
2010年,你微博了吗?你“织围脖”?与其他形态的网络媒体一样,微博不但是中国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刺激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
从网络媒体形态演進的角度看,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年”。
在中国,网络媒体对社会变化所发挥的作用正在加强,它的成长也一直伴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事实上,处于社会变革的中国,在现代法律与政治架构的构建道路上,在公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网络媒体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渠道。
在前行的路上,人们有过徘徊,有过挣扎,还有着对未来的憧憬,但作为个体的人们处于一种原子化生存状态,他们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因而也就不存在赖以行动的社会载体。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特别是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中国社会日益进步,人们开始畅所欲言,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开放进步的中国应该之态。
在这样的时刻,互联网出现。
最早出现的是超级门户网站——在中国,门户网站就是新闻门户网站。人们于传统媒体之外,发现了新的新闻来源。接下来是BBS的迅速成长,在这里,每个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随后是博客的兴起,为平民写作提供了稳定的平台,不少普通人成为“公民记者”。
然后,微博登场了。
微博就是微博客,每条微博不能超过140字。正是这样的微型篇幅,让很多人具有了写作、表达的自信,也进一步推动了舆论的平民化和大众化。
上海大火之后,微博发出消息,代外地朋友向逝者送花,应者如云。正是通过微博的联动,人们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来到了火灾现场,祭上鲜花,这显示了一个城市市民共同体的自我构建。
“360大战QQ”和唐骏“学历门”,也正是因为微博的介入,让事件不断地接近事实的真相,让一些曾经创造了无数“奇迹”的IT精英光环褪去。广州亚运会向世人展现着她强大的动员、组织、协调能力,而正是微博的参与,为公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舆论监督的空间。
微博不仅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放大镜——它的互动性、强辐射力,赋予了这种民间直播以巨大的舆论力量。借助于电脑和移动上网设施,分处各地、身份完全不同的人们迅速聚集,通过评论、通过转发来“围观”。大规模的围观引来新闻媒体、门户网站、BBS、博客的关注。网络上的虚拟围观,可以发展成为现实的围观。围观塑造舆论,由此,围观也就在现实世界中具有了力量。甚至可以说,围观改变中国。
所谓公民社会,就是具有公共精神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地做一些事情。而互联网在中国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在虚拟世界中为人们提供了交往、互动的平台,让人们得以聚集。
在这里,议题无所不包,当然包括这个社会最为重大、也最为尖锐的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思想议题。也正是在这里,真正意义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在中国形成了。
在一个虚拟空间中,具有强烈表达欲望的人们,构造了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或理性、或非理性,甚至还有着疯狂,但它是多元的,正因为多元性,才能确保充分的表达——“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们走过了多少弯路才意识到捍卫对方话语权利的重要性。互不相识的人们相互培养公民意识,哪怕他们之间相互批评甚至彼此厌恶。
于是,平民意见领袖脱颖而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中国的公民社会就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快速成长,并且大规模外溢到现实世界。
互联网——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这个新兴的媒体形态对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贡献,均在于此。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便利工具,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具有公共精神的人们相互传播相对真实的现象,传达相对真实的意见,平等地交谈、辩论。公民社会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发育,根植于现实世界中。
当然,微博不是网络媒体技术的终点,人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更有助于人们互动的工具随时可能出现。当然,公民社会的发育状态从来不由技术手段决定,而是由人的公共精神之强度,以及具有公共精神的人的规模决定的。这种公共精神则缘于每个人内心的自觉。★
数字: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而在2010年,中国微博市场注册用户数量达7500万,同比2009年增长了837.5%。预测数据表明,中国微博市场的用户规模有望于2011年达到1.45亿,同比今年增长93.3%,接近翻番;而2012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2.4亿,同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6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