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赵伯润
摘要教师职业是一个古老而常新、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更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具备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才能多向度地审视和调节各种人际关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师德现况师德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20-03
教师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高尚的师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先塑造自身的灵魂才能铸造学生的灵魂。正所谓“学博为师,德高为范”,说明师德在教育学生、推进教育事业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只有师德高尚,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胜任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就必须切实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本文笔者密切结合小学、中学、大学所经历的教师职业道德状况,作如下探讨。
一、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一)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较为突出
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事业心、进取意识薄弱,缺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也有的学校领导和的教师则认为,教育观念落后,那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几十年“一贯制”,照本宣科,浅尝辄止,不求上进的作风,是缺乏教师道德修养的表现。笔者在高二年级,有这样一位数学老师。每次上课时,就把他以前的教案不断的重复,把早早备好的答案重新搬到黑板上,也不对我们讲解清楚。对于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开始只是没太在意,没想到在后来的教学中一直用这种方法。最后,同学们实在对老师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接受,于是把意见反映到了学校。学校針对这一情况,并做出了相应处理。事实上,事业心、敬业精神、进取意识的强弱以及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先进与落后,确实是当代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只有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才算是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关键。
(二)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
目前中小学校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还反映教师体罚学生的手段,除罚站外还有打耳光、拧耳朵、打手板、用脚踹、罚蹲马步、罚跑步、罚抄课文等,另外还有相当多的教师经常用带侮辱性的语言伤害学生。笔者在工作中,存在部分教师认为体罚“不合理但合情,不合法但管用”的意识,教师常说:“有些学生和他讲道理根本不起效,只有采取体罚措施,这样学生才能百依百顺”。在小学、初中笔者曾被老师打耳光,罚跑步等。笔者,老师都细想一下,只有这种方法吗?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措施吗?这种体罚可能一时有效,并不意味着长期有效。有时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学生与老师内心永远势不两立,难免会出现老师打学生,学生最后反过来打老师的现象。在初三年级时,笔者曾遇到过此类事情。学生不听讲,老师让他在后面蹲马步,学生耳边过风,老师走向前,踹了他一脚。后来,学生心怀仇恨,晚上便把老师宿舍玻璃砸了。学生随即产生厌学心理,受了委屈,把父母带到学校讨回公道,由于该学生是独生子,父母从小惯着他。父母说:“我自己都舍不得打我孩子,你凭什么打他”。此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体罚学生的问题,还必须着眼于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提高教师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能力,引导他们用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教育学生。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体罚学生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否则,仅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教师体罚学生的问题永远也无法得到解决。
(三)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
由于受环境和先天等因素影响,在学习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树立尊重个性的原则。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做到“对症下药”。希腊哲学家帕拉图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要循循善诱,要采用做游戏的方法,不要强迫他们学习,“因为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强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因为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对思想品德稍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一旦发现不良行为立即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笔者在学习中遇到不少教师,对该类学生一般不足以引起重视,甚至对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根本就不管,管也作用不大,只要大多数学生能听懂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对思想品德修养差的学生,任其发展,放任自流。最终,导致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水平走向滑坡。歧视“差生”,也和体罚学生一样,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需要根治的一个痼疾,有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把个别教育起来特别费力的学生赶走,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也把毕业班的“差生”提前“送”出校门,甚至差生就根本不收,如果要收便对家长提出额外的条件。比如,因为你是差生,你就要比其他同学多交几百或几千元学杂费、借读费等。笔者2002年高考失利,2003年想复读一年,当时有的学校就明确提出,500分交多少钱,450交多少钱、分数越低,意味着你就要比别人多交学杂费。甚至有些老师故意将“差生”坐后面的座位,前面的好座位留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是明显对“差生”的教育不公平,对差生另类看待,严重歧视差生的表现。
(四)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在当前初中、高中阶段,尤其是高考前一个月,班主任老师和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劝导学生去某个中专学校读书,更糟糕的是,竟然在课堂中时常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某某学校的优越条件,包括:学校在校人数、有名老师、学费优惠、奖励措施、就业渠道等。据笔者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形成了一种泛滥的风气。笔者在中专学校工作中,“100%保证就业”这是老师在招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好多老师千方百计拿父母关心的就业问题来拴住父母的心,希望父母把孩子送到我校就读。有的学生去了该校之后对同学说,我们学校与班主任、招生老师所说的完全不一样,老师说的全是骗人的,千万别轻易相信你的班主任和招生老师。你看,老师的形象竟然在学生中是如此差,老师的形象在当代学生中将大打折扣。把学生当做“赚钱的工具”是极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职业形象。个别教师不注意生活小节,在学生面前说话随意、不检点,学生对此也有较为强烈的反响。“在课堂上抽烟,不批改作业,把作业交给学生批改”;“经常说一些下流的话,爱把课堂作业留到课外,多次迟到,还经常拖课,甚至半节课过去了,还不见他进教室”等,最令人可笑的是,有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多次把日期前后颠倒。
笔者在高中二年级时,就有一位政治老师因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曾几次批改学生作业把日期写错,前面日期写成后面的日期,后面的日期写成前面的日期。我当时以为我做错作业了,仔细一看,没错。笔者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谁的责任?难道这就是当今人民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笔者认为,教师是为人师表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道德、人格乃至为人处事的要求比对一般人的要求高。这一点对当代教师来讲,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光荣。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该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自身的模范行为维护教师队伍的群体形象。
二、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领导对教师职业道德不够重视
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各种知识日新月异。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是迫在眉睫。所谓“领导”,就是带领引导。学校领导在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上应该起带头模范作用。领导带头,即各级领导要严以律己,带头学习贯彻和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身教重于言教,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者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领导者坚决不做。笔者认为“领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教师”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重要的途径之一。事实上,领导不带头,要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做不到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教师的表率;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默许、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二)经济利益因素影响职业道德
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超前消费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有些教师为了谋取钱财,在学生毕业前夕就与招生单位协商好,招生单位只要老师做好劝导工作,每招一个学生给老师丰厚的回扣。在这种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老师在招生阶段始终千方百计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故意把某某学校说得如何好,100%保证你毕业时就业。有时老师还故意耍出签订协议、报销往返路费、一次性没学会下次可免费再学等手段。有些教师受心理经济利益的驱动,经不起经济利益的诱惑,将人民教师这个观念抛到九霄云外,造成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这就必然导致教师职业道德丧失。
(三)教师本人对职业道德认识不够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教师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少数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含糊不清,因而把教师职业看做是“谋生的手段”,工资太低,不安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注意为人师表,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从根本上缺乏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议
(一)热爱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是国家赋予教师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而且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思想基础。教师应以培养高质量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己任,把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有坚定事业心和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高度的责任感。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伦理的原则的核心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的宗旨首先就是追求社会最大利益的实现。因此,教师的职业伦理具体内容有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如果不是把本职工作的伦理规范放在社会伦理的背景下,不是首先追求社会的整体价值目标,任何一个具体职业的伦理规范都可能走向偏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大学期间,笔者曾遇到这种现象,专业课老师每次上课态度不认真,经常坐在桌子上、讲课没有逻辑、系统性、时常走出教室接电话、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敷衍了事,不认真给学生解答、填学生资料也是叫我们随便填就可以了等。这是不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精神丧失的最终表现。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对社会、对公众的尽心尽责的心胸和关怀,这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要求。敬业是当代人民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更要一心向教,坚贞不渝,干好本职工作。不断发扬“蜡烛精神”、“螺丝钉精神”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敷衍了事、不愧对自己和他人,力争在教师岗位上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量。
(二)一视同仁,关爱学生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永恒核心
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把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等,都写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热爱关爱学生,要尊重、信任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努力让每一为学生成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绝不能以貌取人、以学习成绩取人,而应该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无私的爱。笔者永远不会忘记在大学期间的辅导员老师就是这么一位典型的代表。他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班里所有的学生,不管你学习成绩是好还是坏、不管你家庭条件是富裕还是贫困、不管你外表是丑陋还是美丽都一视同仁同仁地对待。更重要的是,经常不定期的到宿舍和同学们询问、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状况,对生活困难,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认真、耐心、细心地给他们补课,解答疑难问题等。当年老师被学校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想这正是老师一贯坚持一视同仁关爱学生的硕果吧!
在当代,教师关爱学生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要算2008年地震中的那一幕。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在地震中涌现出一位特殊的老师。他就是谭千秋,谭千秋是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地震发生时,他像童话里的天使,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着身体下面的4位学生。学生得救了,他却不幸遇难。谭千秋的事迹经记者报道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谭千秋老师为关爱学生的安全,维护学生的权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我国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最佳表现,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情操的先进模范代表。谭千秋在危机时刻仍然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和价值,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职业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今每一个在校教师认真学习的榜样。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
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广阔,勤于思索,勇于质疑。如果常常被学生问得一问三不知,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势必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作为教师就应勤于学习,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成为“杂家”。在当前的教育当中,普遍存在学生问老师的问题,有些老师自己回答不上来,最后把問题设法返回给学生;有些老师对于某个问题实在回答不上来,生怕下不了台,又不好意思丢面子,就含含糊糊的给学生做个回答。笔者在所经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在大学里,有一部分老师存在这种问题。记得有一次,在大学二年级时,老师讲完课后,就问:“同学们们有什么问题没有”?当时笔者害羞,胆子不够大,有问题也不敢站起来。碰巧的是随即就叫我起来。我便问,“老师你认为当前我国电视媒体节目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以及当前电视媒体存在哪些问题?”。老师思考了数分钟说:“90年代电视发展方向一般是侧重服务,新闻,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我目前正在研究中,当前电视领域不是很了解,电视发展方向关注较少。需要详细的答案你自己仔细看看书吧,书上有明确的答案”。这就折射出当前我国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太低,对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了解不深。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本领、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具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四)制定师德评估体系是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力保障
当前部分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领到多少工资、评上何种职称等为标准,而把师德修养抛到九霄云外。因此,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探索师德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具体化途径。比如,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定期或阶段性对教师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效果,以问卷、量表形式把师德评估内容作为师资调配、教学评估、评选先进的硬指标,并适当加大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教师的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进修深造、工作调整、年终考核等都有与师德考核直接挂钩,以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更好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的的素质不高,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自身道德修养缺乏就会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我国的人民教师,如果普遍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处处为人师表,这对于城乡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