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日本海军对华新战略
日本海军试图利用科技优势和“区域拒止”部署,形成战略优势。
随便翻检今日中日有关新闻,人们看到颇不相干的两则消息。一则是日本新一代海军巨舰“出云级”(22DDH)的第二艘即将下水,这一级战舰特别牵动中国公众的心弦,因为不仅其满载排水量2.7万吨的体量前所未有,标志日本重回蓝水的决心,更令中国军事迷关心的是,全通式甲板的采用使其实际具备了准航母的功能,这不得不使人联想起昔日日本海军的航母机动编队。另一则消息报道了中国万吨级海上执法舰的建成。这意味着,中国将获得在边远海区长期执法和存在的可靠平台。由于众所周知的海洋主权争议的存在,这种常态化和优势的海上执法平台存在,无疑给包括日本在内的有关国家海洋政策带来很大挑战。
在暂时的平静水面下,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中日两国总体建军的差异。日本受政治和财政双重限制,其海上自卫队在三军中不仅规模最小,而且其发展势头严重不足。上述“出云级”的建造已经在周边带来一片猜疑,而后续的发展更处于未知数。中国则拥有完全不同的政治和政策环境。从长远看,中日海军无疑将处于主客易位、中强日弱的形势。这一可能前景构成了日本制定和修正未来海军战略的基本环境认知。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任教美国国防大学的日裔学者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 )提出了日本版“区域拒止”(AD/2D)战略的新战略概念。吉原恒淑曾以与詹姆斯·霍姆斯( James R. Holmes)合作《红星照耀太平洋》一书蜚声国际,这本研究中国海军战略与发展的非虚构类著作荣获2010年《大西洋月刊》最佳国际关系图书奖,全球反响强烈。在未来中日海军强弱易势的假设条件下,池田设想了日本海军如何打败中国的战略和战法。
“区域拒止”这一概念本是美国海军和学界描述中国海军对美作战的战略,其设想是,战时中国海军会利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战机等在东亚大陆对开洋面划定一个足以抵消美军优势的区域,使美军航母编队和作战部队不敢越过此一雷池,中国军队则将进行顺利的海空作战和两栖作战。池田氏设想的日本区域“拒止战略”在观念上与此相同,只是在战法手段和空间设定方面则是按日本的需求和情况。
从长远看,中日海军无疑将形成主客易位、中强日弱的形势。
赵楚
军事战略学者
按池田氏的设想,中日海上力量天平会继续向中国倾斜,在此前提下,日本欲有效平衡和中和中国的海军兵力和战力优势则需要采用新的战略,并针对中国海军的弱点。池田认为,中国海军在东海方面的首要弱点是地理形势方面的。中国海军进出第一岛链的主要通道处于日方监控之下,日本在战时应利用航空和陆基导弹等力量控扼宫古海峡,将中国海军力量控制在第一岛链内的局促海区,使其不能对日本进行大范围的机动作战。
池田认为这种区域“拒止战略”可以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海军力量的技术和战术薄弱环境,其中最首要的是反潜能力的不足。远洋反潜不仅需要长期实操的经验,同时其强大的技术含量与积累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致,中国海军在经验上和技术上,短期无法有根本改观。而从冷战时期起,日本海军即在美日同盟框架主要承担反潜任务,再考虑到日本海军科技的独特优势,所以,池田氏认为,发展先进的潜艇编队,运用潜艇,在航空和陆基力量配合下,对中国海军将构成重大威胁,同时也可以对已突破第一岛链的中方舰队进行打击。
池田也建议配合实行这一战略,联合作战的日本三军将实现新的部署。平时应加强在冲绳的海空监视力量,而过去驻扎于西部沿海和北方的重装甲部队将调往西南地区,以作为轻量化的两栖部队和非常规作战部队的后盾。同时,日本应加紧研制和装备新型常规潜艇,航空部队应研制和装备更先进的具备对海和对陆地打击能力的导弹。
池田氏的新理论在日美引起了强烈反响,但这一由日裔美国学者提出的战略理论也不无微妙之处。辨析其语境,其实它假设性描述的是一种中方海军占优而美国没有参与的中日海战情势。且不说日本是否真的会采纳这种概念,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折射一种很含蓄的未来担忧,即由于美国不方便参与战争,日本将被迫独自承担起对优势中国海军作战的任务,并要战而胜之。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这一假设多么不现实,其背后的眼界之深远确是不可小觑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