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季天琴
郭敬明最恐惧的是衰老。《博客天下》听到的更像是来自一个演员而不是导演的回答。
结合他流传甚广的热衷保养的名声,这个答案既明显又可信。2009年,他在电视上介绍养颜秘笈:一种富含胶原蛋白的唇蜜,用起来有点痛,但能让他的嘴唇丰满;一个玻尿酸注射器,能持续12小时填充皱纹……网易女人频道根据那期节目做了一篇报道,标题叫《惊!郭敬明洗脸10步,精华涂8层》。
这种虚华形象很容易让人轻视他的力量,忘了那年他已经第6次登上福布斯名人榜。“精华涂8层”的郭敬明其实像台战车一样斗志昂扬,多年前他就野心勃勃地说,作家这个身份太小了,只是他人生规划的起点。
郭敬明今年31岁,是最世文化发展公司的董事长、总裁、CEO。他和他旗下的作家擅长为青少年提供浪漫、精致、感伤、柔美的世界,让读者在他们营造的梦幻里徜徉。2013年中国社科院颁布的“文学蓝皮书”称,连诺奖引发的“莫言热”也未能改变中国书市的畅销格局,排在榜首的依然是郭敬明,中国现有传统文学期刊的全部发行量加在一起,才仅仅能抵上郭敬明旗下杂志的发行量。
《小时代》三部曲被郭敬明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从2006年开始动笔,到今年拍完电影,郭敬明说自己“从23岁的大学生变成了31岁的中年人”。年纪的增长并未妨碍他和年轻人的对话能力。他深知打开他们钱包的密码。故事里的主人公在豪宅、名牌、焰火、绚丽的城市轮廓线里胡愁乱爱,和大时代脱节,在小时代逍遥。这些情节曾让2400万读者沉迷,如今这些年轻的追随者又一次次走进电影院,用破纪录的票房证明郭敬明的眼光和高明。
他的作品都是梦,但他本人却是一个精明务实、目标完成精准的商人。虽然真人比照片上看去还要来得单薄和脆弱,但一俟开口,这个青春造梦师立刻就变成了个中年企业家,练达自如、老成持重、刀枪不入,当然,也难免显得单调无趣。
只要检索一下他近年来的报道,就会看到那些高度重复的回答,以及被刻意放大的细节:每天3到5个小时的睡眠,工作上的完美主义,以及早年作为一个财富和话语权上的弱势者受到的悲情伤害。
这些细节参与塑造了另外一个梦,就是郭敬明的“中国梦”: 一个从四川盆地走出来的少年,通过自己的勤奋、才能和努力,征服了大上海,并用惊人的码洋和票房,让那些曾经质疑过他抄袭和价值观“扭曲”的人不得不重新抬头评估他的能量。
与早年不惮展现的那种女性化的生活态度相比,郭敬明现在更愿以坚硬的形象示人,有事业,有话语权,有商业进取心。他说自己的心理年龄是40岁,跟周围人交往时,是40岁的状态,拥有40岁男人才会拥有的朋友圈、交际圈,以及生活方式。“比如说我的同龄人,他们可能出去谈事就是跟助理、总监、主管们谈,但我一般谈事就直接跟大老板谈。”
他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能做回自己,“如果你两年前见过我,你会发现我现在完全不一样。”说这话时,我们坐在他位于上海静安区的民国别墅里,他面无表情。这天他没化妆,偶尔展现一下笑脸,鱼尾纹已清晰可见。
他看重媒体对他报道里的照片远多过文字。在公众场合,他妆容精致,自觉地满足粉丝和受众对自己的期待。他每天吃燕窝,喝一种名为“生命之水”的抗氧化剂,但他表示已经把皱纹当做人生的必经阶段了,这些只是为了让他的体能跟得上他强大的灵魂。
他的灵魂到底长什么样?他数次表示,媒体上展现出来的都不是他,“我身边熟悉的人,他们会懂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你们看到的那个郭敬明他不是我,是由公众视线和源代码拼凑而成的形象,外界的期待像一把刷子一样不断改写他。”
从2002年开始,郭敬明的身份和舞台一步步在扩展,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畅销书作家,杂志主编,艺人,文化公司董事长到导演。这个丛林法则的信奉者,在大时代里抓到了机遇。早年跟郭敬明合作过的编辑时祥选认为,郭“善假于物”。他每一步找准了平台和合作对象,找厉害的人帮他,然后变得比他们更厉害。
7月8日,《小时代3》首映礼前一天,郭敬明上午8点就在接受采访,通告预计的结束时间是晚上11点。我们被不少媒体同行告知,郭敬明不想谈的话题,就数韩寒了。
“为什么要谈呢?我又不了解他。我谈也谈不出什么。”郭敬明这样回应我们的求证。
韩寒首次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晚于《小时代3》一周上档。在公开的采访中,韩寒曾表示有了郭敬明的成功,才有更多人甘愿为自己的理想买单。但是郭敬明没接这个茬。郭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则在私下表示,“他(韩寒)是想沾我们导演(的光)。”
跑在前面的原本是韩寒。1999年,17岁的上海郊区少年韩寒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两年后,18岁的郭敬明第一次从四川自贡老家来到上海参赛,并在此后连续两年获得了一等奖。
“新概念”在当时更像一场反叛应试教育的激进运动,挂科、偏科、写作、获奖、退学的韩寒成为了先锋热点。他的《三重门》2000年出版,不到一年,销量即达百万。
现在站在潮头的却是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常晶听说要谈郭,第一反应是考虑分寸:“他现在做得那么大,方便谈吗?” 春风是郭敬明的第一个合作伙伴。
常晶回忆,他们当时有意培养一个能和韩寒比肩的作家,韩寒被定位成坏孩子,“我们就把他培养成好孩子”。出版社向郭敬明在内的8位“新概念”一等奖得主提出了稿约,只有郭敬明提出了合作愿望。时任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时祥选称,郭敬明附上了自己作文的获奖简历,还表达了对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喜爱。
2002年10月,《萌芽》杂志头题发表郭敬明的短篇小说《幻城》,引起读者共鸣,郭敬明有意在此基础上创作长篇。时祥选称,当时郭敬明还找过其他出版社,但被拒绝了,最后和春风签了合约。2003年《幻城》上市,不久就赶上“非典”,在某些地方,批发商争抢《幻城》,被人误以为是抢板蓝根。endprint
《幻城》成功后,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紧跟着出版。3本书当年合计销量接近200万册。韩寒已经退学去做了赛车手,郭敬明成为文学新势力的代表,登上了畅销榜榜首。
文化学者朱学勤认为,“历来逃避正统文化有两种途径,黑社会与温柔乡”。作为“80后”青春文学面对正统文学的新生势力,韩寒代表了“黑社会”,而郭敬明则是“温柔乡”。前者是批判和叛逆,后者为年轻人的情感找到唯美的寄托。
忧伤成为郭敬明走红的标签。时祥选说,郭敬明早期的文字自有魔力,“他用文字结成的网总能轻易把读者网在中央,他最擅长的就是编写情感故事作为催泪弹。”
郭敬明当时还是个大学新生,个子很小,在时祥远眼中却很有能量。在《幻城》出版前,郭敬明向出版社提出要请“新概念一等奖”得主张悦然写序,对于书的设计和插图,他的想法都很成熟。
无论是韩寒还是郭敬明,他们早年表现出来的气质,决定了他们以后不同的发展路径。《萌芽》的女编辑胡玮莳看上去40岁左右,至今还被年轻的同事叫做“老大”。这也是韩寒对她的称呼,当时这个小男孩会得意地告诉她自己如何将几个女朋友同时稳住。
郭敬明则是“新概念”得奖者里头一个叫她“玮莳姐”的人。在叫“玮莳姐”的那个电话里,郭敬明希望自己的新作《梦里花落知多少》能在杂志上连载。那时郭还说过要从四川家里给她带腊肉。
“韩寒的生活在一般人眼里像是表演,而郭敬明只要一忧伤女孩子的心都要共鸣碎了”,不过在胡玮莳看来,“前者的生活很真实,而后者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忧郁。”
在郭敬明的早期作品中,他急于倾诉,充满自怜—“我是个会在阴天里仰望天空的好孩子,我真的是个好孩子。”忧伤的背面是商业。时祥选说,郭敬明的偶像做派是自学成才。《幻城》成功不久,郭敬明有了自己的经纪人,经纪人还曾向出版社提出,要在签售时为郭提供化妆师。
在回望起点时,郭敬明认为,自己的成功原因有三:天赋、努力、运气好。时祥远则认为,郭生逢张扬个性的新时代,出版的繁荣也为他的出人头地搭建了舞台,再早几年或者再晚几年出来,他也许不会取得如今这样的成功。
17岁时,四川自贡富顺二中的郭敬明一心向往着上海。
因为参加“新概念”,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繁华大都市,完全被震住了。从地铁里钻出来,到地面上一看,好家伙,人民广场周围一圈的高楼,比他一辈子见过的高楼加起来都多。
他从审美上看不上家乡,它是一个像农村一样的城市,一个像城市一样的农村,“有穿着高级西装脚下踩双NIKE的所谓的‘先富起来的人们”。
在上海功成名就的郭敬明现在谈起家乡,眼神柔和起来,开始了怀旧:四川有一种乡愁覆盖下的忧伤的美,回到四川的时候,更像一个普通人,你是你爸妈的小孩,高中同学的同学,你还是他们的邻居,你是你曾经的那个身份。
“四川的时光还停留在过去,在上海却要跟时间画等号,要有个身份。去年你是个作家,今年你是个导演。明年你又是什么。”
7月5日,郭敬明回到母校上海大学,又多了个新的身份—客座导师。他在这读了两年后就休学,没拿到毕业证。这个学校留给他的印象是“变态”,因为有钱人太多。
强烈的自尊心和羞耻感曾让他在这所大学备受煎熬。他在散文里和采访中数次提到了那些“穷酸”案例:学校门口的小店里花50块钱买来的鞋,在学校里排队买珍珠奶茶的样子,想在食堂吃一碗炖蛋又想省钱……
现在他站在了傲视众人的那一端,公司的副总裁痕痕、阿亮还是从大学起就跟他玩在一起的好友。
阿亮是郭敬明的同班同学,痕痕是他在文学网站“榕树下”结识的网友,那时她们经常跟他一起打网游。痕痕开始时崇拜着郭,说郭那时“眼神清澈”,一头黄发是洗剪吹风格,像理发店小工。
2003年圣诞节,在新天地麦当劳,郭敬明向痕痕、阿亮等人第一次说起要成立一个工作室的梦想。他们在麦当劳里只点了饮料,慢慢地喝。郭敬明说要做一本图文混排的书,“只要好的设计再加上优秀的文章,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阅读上的享受,肯定能做好”。
2004年6月6日,郭敬明21岁生日,推出了由他主编的青春文学杂志《岛》。春风文艺出版社为工作室在闸北区租了个三室一厅的房子,郭敬明和另外4个小伙伴平时吃住、组稿、设计都在这里。春风只保留了审稿权,并付给郭敬明较高的版税。这也奠定了郭敬明旗下媒体产品的雏形:期刊化、作家签约制、内容和审美独立。
在出版《幻城》前,春风和郭敬明签了4年的合约,买断郭敬明大学4年作品的优先出版权。常晶说当时有顾虑,“怕营销弄好了,人就跑了”。这个做法显然给郭敬明提供了灵感。他也开始买断自己的作者。在《岛》时期,他发掘和提携了落落、七堇年等畅销书作家,独家代理他们的作品,用自己的名声去帮他们成名,尝试把个人名声符号化和价值最大化。作为《岛》的主编,郭敬明还长期霸占这本文学类杂志的封面人物。
2006年,郭敬明与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合作到期,大批出版商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其中还包括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最后郭敬明转签长江文艺出版社金丽红、黎波。“金、黎组合”的作者众多,有王蒙、王朔、刘震云这样的文化名人,也有白岩松、崔永元这样的公众人物。
路金波认为,郭敬明没有选择自己,是因为自己开价不够高。他向《博客天下》回忆,当时他已经跟韩寒合作,给郭敬明开的价格比韩寒低一点。郭后来半开玩笑地跟他说,看,你当时选择错了吧。
“我当时的确低估了郭敬明的商业价值。”路金波说。
痕痕认为,郭敬明、路金波理念不同,路金波习惯花重金买一个知名作者,但郭敬明愿意开发新人,因为新人不具备谈判能力,给他们平台再做出品牌,赢利空间会更大。endprint
“郭敬明想要的合作伙伴,是什么都得听他的,给他提供平台。长江文艺很配合他。”痕痕说。
2006年长沙书市上,长江文艺的副社长黎波第一次与郭敬明见面。郭敬明看上去年少气盛,迟到了一个多小时,他一开口就告诉黎波,他有现成的杂志制作团队,有数位作者的出版合约,他要成立一家文化公司,不拿版税,要分成。
黎波满足了他的全部要求。这年7月,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郭敬明任董事长。这家公司由天娱传媒、长江文艺合资成立,郭敬明个人股份占75%。这是“最世”的前身。痕痕回忆,柯艾的名字是天娱老总龙丹妮帮着起的,“测过风水”。
公司成立后不久,郭敬明在上海买了第一套房子,在虹口区瑞虹新城。开盘的时候排长队,郭敬明的爸妈和痕痕都跟着一起去了,到大厅等号码。那时郭敬明兴奋紧张,在散文里感慨“特别是上海这样的地方,有一套这样的房子,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
“如果是今天的郭敬明,就不会犯那个错。”路金波说。
2006年,郭敬明的负面新闻达到了顶点。他的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被法院判决抄袭庄羽的小说《圈里圈外》成立。他赔钱,但拒绝道歉。
这个官司前后打了3年。路金波认为,郭敬明那时太年轻了,对形势判断不好。2004年,在北京渔阳饭店,路曾经跟郭敬明谈过一个通宵,力劝他不要打官司,给庄羽写个序。庄羽也是路的朋友。但他后来没听。
2006年,《萌芽》杂志社也指责他嫌稿费太低,拒绝为杂志50周年特刊写稿。虽然郭敬明公布了聊天记录,称只是不想草率写作,作家六六也发文力挺要尊重郭敬明的自由选择,但上海一家媒体还是发布快评,要求“郭敬明立身处世需要知道感恩”。
金丽红、黎波认为是他们帮郭敬明重塑了金身,他们要求郭敬明“先做人,后做事”。
黎波称,“80后”应对社会人际关系普遍较弱,长江文艺利用在“政府和各方面”的资源,对郭敬明进行了新的规划。他们请求王蒙、陈晓明等多位名家给予支持,介绍郭敬明加入作协,安排郭去王蒙、莫言的新书发布会捧场,让他进入主流体系,并“不断促请郭敬明从事公益活动,避免娱乐方面的负面新闻”。
长江文艺还与央视《艺术人生》栏目共同策划了一期节目,安排郭敬明对话黄永玉。在黄面前,郭“仰着一张乖巧的小脸”。
郭敬明对《博客天下》称,外界对他的印象是年少轻狂、锐利、恃才傲物,但他本人是个温和、重修养、有礼貌的人,特别是在面对前辈的时候。
他非常善于维护、修补、拉拢人脉。“都是别人给他的桥梁,但他在用心维系。”痕痕说。
郭敬明与香港的游戏公司合作开发《幻城》线上游戏,游戏公司老板跟倪匡关系很好。郭敬明把作品《爵迹》做了一个孤本,考虑到倪匡年龄大视力恐不佳,他让人把32开的纸张换成16开的大开本,字号和图片放大,带到香港赠与倪匡。这本定制孤本封面烫金、边角镶银,篆刻着“倪匡”二字。
在郭敬明看来,这些人不缺钱,心思更重要。在上海外滩茂悦开年会时,正值金丽红生日,知道金爱打麻将,郭敬明让助手特地到古玩市场买来一副麻将牌。在年会上,红木雕刻的盒子放在手推车上,像生日蛋糕一样推了出来。在黎波过生日时,郭敬明送过Dior皮带,还送过金饰的松竹梅盆栽,象征着长江文艺出版“三巨头”—金丽红、黎波和他自己。
郭敬明从不吝展示他与娱乐圈名人的亲密关系,会体贴地送上各种祝福。他会在微博上对何炅“何老师”喊抱歉,“今年今日我身在台北,估计不能像往年共醉喝垮为你庆生了”;他也会向“亲爱的小幂”杨幂提前说一声生日快乐。痕痕回忆,艺人李晨办生日派对时,杂志即将出片,郭敬明的稿子还没写,大家劝他别去了,他说,“不去怎么行呢?”
带着公司一线作家和高管去日本玩的时候,郭敬明会把东方卫视的知名主持人朱桢叫上,费用他承担。《小时代》出版了6万册限量版,郭敬明让内部统计出那些大腕们的生日,从出版社把对应的号码挑出来,比如杨幂的编号就00912。“他真的是肯花时间和精力。”痕痕说。
在路金波看来,和邋里邋遢、漫不经心、总是迟到的韩寒相比,郭敬明是一个“挺得体的人”。
郭敬明是双子座,性格多面。在微博上,他自我调侃得厉害,但在老前辈面前其实表现得很谦虚。在阎崇年的新书发布会上,金丽红力主郭敬明上台发言,郭拒绝了:“自己不太了解,怕说错话。”他又在微博上秀出这场故宫发布会的照片,兴奋地说:“四爷算是真的进宫了!我忍不住回头对我助理说:哎,你多叫我几声四爷。”
31岁的郭敬明现在已经频繁使用“我年轻时”这种语气了。他说那时年少轻狂,“那几年过后,慢慢成长,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你还没资格那么嚣张。”
最世公司的女作家落落认为自己在和一个奇迹结伴而行,不论5年、10年,甚至未来20年,郭敬明似乎永远受到年轻人的爱戴。
作为青春偶像,他早已远离了校园生活,也有粉丝质疑他的体验式写作能走多远。郭敬明的答案是:吃别人的青春饭。
2008年,《最小说》杂志启动了“文学之新”选拔赛。这是郭敬明从天娱的龙丹妮那里得到的灵感。既是文学界的超级女声,也是商业化版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进入全国12强的参赛者都将成为柯艾公司的独家签约作者。
作家张颐武说,郭敬明就像青春文学里的赵本山,一人带动了一个产业。他利用名气提携旗下的签约作家,为他们的新书作序,带领他们进行签售和媒体宣传,还会亲自“提供长篇的创意和选题”,修改封面设计、内文版式和宣传文案。
路金波说,在那个世界里,郭敬明就是教主、是国王,谁来写都无所谓,谁来写都会受欢迎。“最世文化”贩卖的核心产品始终是郭敬明。
最世副总阿亮介绍,公司签约了近百个文字、绘画作者,并为每位作者配备专职编辑。最世旗下的杂志是他们开设专栏、发表连载的平台。公司外部的商业合作、采访也都需经过公司安排。endprint
这是一条金光闪闪的商业链条,但文学价值却值得商榷。在“文学之新”首届选拔赛中,面对《起源》的命题,进入决赛的四位选手中有三位笔下以三角恋、一夜情为主。评委王海鸰当时表示,文学的力量在青春小说的创作中一再消解,继续这样下去,“他们不会有一件作品能超过10年前韩寒的《三重门》”。
对自己的目标受众,那些处在青春期、有点小情绪的少男少女,郭敬明抱着敬业的态度,不遗余力地去满足他们。在《小时代》系列里,俊男靓女、名车豪宅塑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主人公的轻欢浮愁被浓重渲染,还有三角恋、四角恋、同性恋。
郭敬明数次在采访中承认,青春片就是肤浅的。但他还是认为,自己被低估了。当遭到外界质疑时,郭敬明很容易从销量和票房中找到自信。倪匡曾经在给他的赠书上题词“敬明大师”,他的一句话说到郭心里去了:“销量越好的作品就越好看,因为越多的人选择它,其他的说白了都没有用。郭敬明的销量已经证明了一切,所以我觉得他是大师。”
郭敬明并非缺乏自觉。在和自己欣赏的女作家笛安对话时,郭敬明表示,韩寒代表不了“80后”作家,自己也代表不了,“我们给人的感觉其实都已经不那么像作家了,我只希望,人们谈起我的时候会说到—我改变过游戏规则。”
被学院派认可的笛安是作家李锐和蒋韵的女儿,曾在《收获》和《人民文学》上发表过文章。加入最世之后,她的长篇小说《西决》创下了70万的销售纪录,之前她的销量还不到2万。前两年笛安拿下一个主流文学奖项,郭敬明坐在台下激动到流泪。
郭敬明告诉笛安,自己做不到抛弃一切去成为最好的作家,但能认出来好的作家并且推他一把。“能够以出品人的身份帮你走到更高更宽阔的位置,感觉上和自己实现这个梦想,也差不多。”
对于自己欣赏的女作家落落和笛安,郭敬明安排她们分别成为旗下刊物《文艺风象》与《文艺风赏》的主编,前者偏生活方式,后者偏严肃文学。这也是他与公司一线作者建立的情感与利益纽带。“对公司一二线作者,他比较会经营,如果要撕破脸都是我去,他是最后的缓冲。”痕痕说。
商业上追求安全感的郭敬明更倾向公司运作,“这是一个更为坚固可靠的事业”。他偏好那些有独特辨识度的作者,能够征服读者,还有那些能改编成影视剧的商业化作品。
最世公司旗下的杂志都没有广告投放,近年来又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路金波曾经称赞过《最小说》对于改变一代人的阅读习惯所起的作用,但他现在重新评估了这本杂志,“我觉得它对中国的出版界和中国文学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已经过时了,所以它现在的影响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郭敬明现在的兴趣已经不在出版业,他找了更有趣更让他着迷的事情。2012年,“和力辰光传媒”总裁李力飞到上海,劝他担任《小时代》的导演,本来打算只跟郭敬明聊40分钟的李力,最后跟他聊了5个小时,“他非常明白他要什么样的权利,我们给他提供的资源让他觉得非常满意,他才会去做这件事。”
“我们首先保证他的话语权,片场必须以导演的意志为中心。”李力告诉《博客天下》,“换一位成熟导演来打造,《小时代》不可能有今天的票房,这就是郭敬明的过人之处。”
郭敬明则野心勃勃地称,版权是他手中最大的资源,如何把版权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和贩售,是核心的价值。“每个作家我们都希望产生最大的品牌效应,这个效应不仅是出书,还要能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舞台剧。”
影视和游戏开发,文具和周边制作,都在他的商业版图里。就在《小时代3》上映前,最世文化已经在网店里贩卖起了价值128元的小时代人物T恤,以及价值48元的限量笔记本。
阿亮认为,郭敬明是那种会从成功中享受到愉悦感的人。去年12月,上市公司华策影视宣布将以不超过1.8亿元的价格受让郭敬明所持有的最世文化26%的股权,享受改编影视剧的投资权。照此收购价格,由郭敬明全权控股的最世文化整体估值约为6.92亿元。
郭敬明表示,跟华策还没正式签约,也在跟圈内各大公司接洽。现在他是投资商眼中的摇钱树,他太知道自己该怎么议价了。那华策那边不是开过发布会了吗?他抿着嘴笑,“他们太心急了。”
就连他身边的人,也充满了被遴选上场的期待。小春是个90后男孩,五官清晰,长相漂亮,对演艺事业感兴趣,但不是科班出身,现在给郭敬明当助理。“导演欣赏努力的人,只要够努力,总会有机会。”他说。
20岁时,郭敬明因为《幻城》少年成名,他不清楚什么是名牌,不清楚上海上流社会精致的生活是如何面目,“当突然间变得光彩夺目的时候,我完全晕眩在刺眼的闪光灯里”。
他说后来在买奢侈品时,都“带着一股恨意”。
他的母亲在银行工作,父亲是国企职工,在自贡是小康家庭,但在繁华大都市上海,郭敬明就得精打细算,要考虑上海的开销和父母的负担。
那时他还是小人物,要分清场合。“你去参加活动,业内的规则就是要穿礼服。当然,你要是个天皇巨星穿个牛仔裤,也不可能被赶下来。当你还没那么强的时候,你就得符合基本的社会规则。”
那时的他透着一股自卑和不甘心,现在他平和了:有一只老虎,被关得太久了,放出去的时候就会疯狂地跑,跑久了也自然不会那么疯狂了,肯定就是散步。endprint
现在他可以穿得更舒适更自由,乔布斯穿个黑毛衣,facebook的扎克伯格穿T恤仔裤,因为他们已经到那一层次了。“你不再需要外在的东西去定义你自己,提到郭敬明,别人无所谓你穿什么,无所谓你坐什么样的车,我现在挤地铁也是可以的。”
他说,当自我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更随心所欲地做自己。
6年前,他对现场还没有控制力,也没这么坚硬镇定。在接受央视《文化访谈录》节目采访时,尽管事前和编导确定不回答任何有关抄袭的问题,郭敬明还是被主持人马东穷追猛打。他不停地拨弄头发,以上厕所为由消失了几分钟。
那时郭敬明22岁,他以一个“孩子”的逻辑和视角为自己辩护:“我不想参与成人世界的争斗,我只想待在自己的世界里。”
陷入舆论绝境的郭敬明在现场获得了粉丝们的支持。除了纷纷站起来表达对郭敬明的喜爱,有一个观众还指责了马东的尖锐:“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只关心他的作品好不好。”
市场经济的庇护和文学偶像的魔力,反而让他在粉丝中人气飙升。富有争议的外形和生活方式,也让他身处被轻蔑与被迷恋、被控告与被捍卫的鲜明对立中。
郭敬明也承认,无论嘲讽还是赞美,都巩固了他作为一个符号的辨识度。
那时郭敬明经常上网看自己的评论,痕痕说,“他应该习惯了”。但他却在私底下舔着伤口。在散文里,他说有时在网上看到一句“无数刀剑拳脚下轰然倒地的自己”,往事就会像蚂蚁一样整齐地从他心脏上面爬过。
这些质疑是他强大的动力,“你不够牛,别人才敢这么对你。”
他缺乏安全感,也因此更努力。痕痕称,郭敬明把努力当做自己的一种信仰,他这么要求自己,也这么要求别人。有一次他跟作者聊天,告诉对方如果长期不写稿,读者就会将他遗忘,“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和残酷。”
3年前,郭敬明登上了《中国企业家》这样的财经杂志:“我从来不会去回应一个新闻。骂人那些人把时间都浪费了,再回过头来怪别人为什么有钱?凭什么我没钱?你没钱活该!”
现在,他对成功的定义少了些狠劲,而不是单单提钱:“我真的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我做得很好,很成功,名利会随之而来,这是对你业绩的肯定。”
郭敬明说,他现在站在更高的格局上,而不是小角落里看眼前的这些问题,更清楚地知道怎么面对。以前媒体问到他不喜欢的问题,他第一反应就是抗拒,现在会换位思考,理解那就是对方的工作。
但是偶尔还是会失控。2013年6月,在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里,主持人窦文涛问郭敬明时隔多年之后对于当年抄袭事件的看法,刚刚还在节目中谈着应该注重公众场合形象的郭敬明面露尴尬。他及时中断了这个话题,“时间太久了”。
从在其他场合的应对来看,他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个危机。他在数次访谈中都表示,时间可以证明他的才华,一个人不可能靠抄袭红这么多年。
现在郭敬明有了更多、更体面的房子,助手小叶专门帮他管买房、租房和装修。另外三个助手,小春和小泽是他的生活助理,还有一个小曹负责商务接洽。
郭敬明个性谨慎,买房是他主要的投资。光从媒体报道的房产数量上,就能看出他财富噌噌上升的速度。2010年,这个数字是五六套,去年是九套。现在呢?郭敬明咧了咧嘴,一副不想说的样子,“太多了,记不清了。”
数年前,郭敬明买下静安区的三栋老别墅,围成一个院子,这里既是他的公司,也是他的私宅。房子里色调暗沉,挂满油画,还有郭敬明热爱的Baccarat水晶灯,最贵的一盏价值79万。他喜欢它的切割工艺和那一颗作为logo的闪耀红宝石。事实上,那些奢侈品显得有点拥挤密集,甚至会让人低估它们的价值—会议室的地上堆着包装盒,后来我们才知道里面是瓷器。
1号楼的三层是郭敬明的住宅兼工作室。我们被告知,这里是他的禁地。但是郭敬明解释说,公司的那些高管平时还是可以上去的。他作息颠倒,通常清晨睡觉,没有电影通告时下午才起床。从《岛》时最早的5名小伙伴做起,现在最世已经有60名员工,郭敬明连他们的名字已经认不全了。
当了导演的郭敬明没有以前那么让下属紧张。他现在的口头禅是“不纠结”,拍电影就是妥协的过程,精力、时间、预算、人手都很有限,“对于子弹要打在哪里,我自己心里很清楚,要做最符合性价比的事。”
以前他可不是这样。那时他精力还没分散,在公司事必躬亲。在外地出差时开电话会议,公司几个主管围在电话前挨训。哪怕错过他一个电话,他都会怒火冲天。身边的人了解他的脾气,手机铃声有的用火警,有的用婴儿的哭声,或者用非常激烈的曲调。现在,郭敬明觉得下属接不到电话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他说自己很幸运,在30岁的时候跨入了影视行业。“29岁的时候,我还是按照作家、出版人往前规划,但是当了导演后,发现以前所谓的挫折,其实对你都是一种磨练。很多人发现郭敬明脾气变好了,不太发火了。发火不会改变任何东西。”
他不要求公司的员工加班,但美术总监胡小西指着脸上的痘痘说:“你看我脸色”。设计这种东西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尽头,所以经常熬夜。副总阿亮称,最世旗下期刊都以郭敬明的审美作为标准,“就是要在年轻活泼和高大上之间取得平衡”。
胡小西说,导演情绪确实没以前那么强烈了,那时他无论是夸“好看”还是骂“狗屎”,都喜欢在微信上加感叹号,感叹号的多少是下属判断他心情好坏的重要指数。现在他太忙了,感叹号没了。
《小时代》的许多人物身上都有郭敬明本人的自我投射。郭敬明最喜欢的人物是顾里,他也被身边人视为男版顾里。顾里是小说里的女王,美丽又冷酷,挥金如土,精于算计,追逐财富,崇尚丛林法则,又希望从朋友和同伴那里获得亲情和包容。
痕痕说,郭敬明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简单地想成为朋友中的中心人物,但是这也会让身边人感到累。“上班刚挨他骂,下班了他还要叫你一起吃饭。吃饭没叫他,他也会不开心,还要反过来哄他。现在他要忙的东西太多了,有自己的时间规划。”endprint
他给的薪水不算大方,有时又会显出温情。两位曾在最世工作过的员工告诉《博客天下》,最世的薪资并不高,2013年普通员工收入多在4000多元。即便是身为公司副总裁的阿亮和痕痕,上下班也跟员工一起坐地铁,“可能她们出书会有一些软收入。”
“他能跟你开玩笑,但你不能跟他开玩笑。”其中一位认为,郭很有领导力,很有才华,头脑清晰,效率很高,平时跟下属一起吃火锅、吃鸡公煲、唱KTV都是他买单,有次跟员工一起逛店,还给每个员工都买了一身家居服,“可能这就是双子座的多面吧”。
郭敬明有时又表现得忧心忡忡。有天他问阿亮: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们怎么办?最世的高管都远比他弱势,被他推着走。
28岁的时候郭敬明立了第一份遗嘱,“要保证就算发生了什么意外,公司还是能尽可能运营下去,给大家一个缓冲。”面对痕痕和阿亮这样30岁的同龄人,他有时候也表现得像个家长。
郭敬明曾说,名利可以帮助一个人强大,也会给人生带来很严酷的挑战,“在现实面前,你才能看见你曾经坚信的真情有多软弱。”
他把自己包裹得很深。早年他会给痕痕打电话哭泣,说别人利用他,表面和他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可在背后却奚落他取笑他。但现在,他会满不在乎地说:“别人利用你,就说明你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人是谁也不会利用的,所以我希望别人利用我,那样证明我有价值。”
《小时代》是郭敬明献给上海的一首金色赞美诗。他在数次采访中都提到,他要记录下这个时代,以及他心目中的上海,无论是好是坏。
他把自己在世俗中取得的名利移植到作品里。《小时代》小说在衣食住行的用品前都不知疲倦地加上了商标:Hermes店里的黑色Birkin包与茶壶、LV男包、Armani沙发、Nina Ricci连衣裙……在荧幕上,郭敬明用各种名牌将主人公包裹,把上海拍成了他心目中的梦幻之国。
郭敬明称这种做法就是要刺激那些卫道士的神经,其次也是为了偷懒,“You are what you wear”,服装能更简洁地定义一个人的气质。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黄平认为,当郭敬明写下“小时代”这个书名后,他就写完了整部小说,还没有谁对于当下的“90一代”有如此精准的命名。在小说里,个人与历史脱钩,上海的多元与异质被恒隆广场抹平。
郭敬明则表示,消费主义和生活方式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类型,不是每个电影都是纪录片,也不是每个电影都是写实的风格。
去年《小时代》上映时,王蒙自己买票去看了电影。他认为,这是郭敬明的“青春万岁”,中国的年轻人之前经历的全是战争、革命、改革的大时代,小时代则是另外一个世界。
王蒙赞同这部影片是对这个大商业时代的迎合。他老觉得这是一个主旋律片子,从另一面展现上海的建设成就,“完全就是让你看看我们上海可不落后。”
从对出版界的颠覆,到对影视圈的震动,郭敬明一直精准地让自己成为新生代的代言人,并从中挖到了钻石。根据中国电影放映协会数据,2012年,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2009年,这个数字是25.7。
对观众的准确定位,也就是对市场的准确定位,李力称赞郭敬明是一位“营销大师”。
就连过往质疑过他抄袭、报道过他非议的媒体,都赞叹他勤恳努力所成就的“中国梦”。去年12月,郭敬明从《南方周末》领取了“中国梦践行者”的奖杯。为了领奖,郭敬明暂停了《小时代3》在罗马的拍摄,从俄罗斯中转赶回北京,一路发烧咳嗽,领完奖后又赶回了罗马。
在领奖现场,郭敬明既幽默了一下主办方,也没忘捎上老对手韩寒:“谢谢《南方周末》给我肯定,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南方系心中的少年英雄是另外一位,而我正好是他的反面,但今天没想到是我……”
郭敬明对《博客天下》表示,他出道很多年,《南方周末》和南方系旗下的媒体对他都是以负面报道为主,“各种方面不认可,各种抨击,我接到这个致敬,也觉得很有意思。”
《南方周末》记者袁蕾对《博客天下》回忆,当她提名郭敬明时,内部争议也很大,但“中国梦”不是评选雷锋,是相对“美国梦”而言。郭敬明平民出身,通过努力打拼在上海立足成名,合理合法地攀升到现在的位置,符合“中国梦”的调性。
5年前,韩寒曾被评为《南方周末》的年度人物,他与时代的共振被称为“以一种危险的方式获得成功,在社会挤压的罅隙中开辟天地,在敌意中赢得尊敬”。
与韩寒相反,郭敬明曾多次表示,自己不愿意谈论宏大命题。他唯一表态就是在微博上称自己是“中国的脑残粉”:我就是曾经在天安门看升国旗哭了的人,我就是每次看奥运听见国歌就眼红哽咽的人,我就是曾经半夜看网上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中国人保护火炬的图片,看得嚎啕大哭的人。
这个民族主义倾向的帖子被转发了26万余次。
7月8日晚上,当我们和郭敬明谈论起这条微博时,问了他一个又简单又粗暴的问题。他被冒犯了,迅速还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来问我这样的问题,你自己也难受。”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