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4-05-21

李洪杰

河北省安国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河北安国 071200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而建立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效的发展,努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在于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化学“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化学教学中,课前教师应当认真做好教学过程中组织设计工作,在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当有所创新、循序渐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组织设计过程中,应当确保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激发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加深印象。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提问并对其展开讨论,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问内容,来有效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式自主学习模式。比如,二氧化碳制取教学中,思考问题设置时,可从氧气实验室制法着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二氧化碳的生成为切入点;在学生分析出酸、碳酸盐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时,在引导学生思考反应速度如何维持等问题。课前的精心组织设计,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的合理化、更具有目的性,这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客观要求。

二、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要求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化学,勇于去探索化学的奥秘,帮助学生养成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例如,在学习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研究些什么”中有一个“鸡蛋放入白醋”中的实验,从而老师就可以将这个小实验布置给学生回家里单独做,这样无疑就会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状况进行提问,如:气泡是怎么产生的?在醋中,为什么鸡蛋会上浮后又下沉,循环往复?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实验并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而且设计实验正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再如,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教师可以先做几个实验,如:“白纸显字”“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秘,燃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整个课堂摘要: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方面的不断开展,我国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尤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课堂是教学活动进行就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就应把学生纳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参与策划教学进程,并听取学生评价和反思课堂教学的意见,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让学生参与策划教学进程并提出课堂教学意见,既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又高度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参与、评价和反思,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并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总之,新课标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运用电教手段

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下,现代化电教手段,如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被广泛运用于各教学领域,对课堂教学起着有效的辅助作用。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给课堂增添趣味。第一,利用多媒体,巧设情境,自然导入。如教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借助多媒体巧设学习情境:播放“用灭火器灭火”与“用飞机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录像,提问学生灭火器、人工降雨运用了哪些物质?自然导入,板书课题。继续诱导:二氧化碳占大气体积的0.003%,是否会减少?过多会怎样?让学生观看课件:科学家二十年后地球环境的预言,受到震惊,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环境的影响产生强烈学习欲望(本课有较多的学习内容,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对环境的影响等,教师如果只是一一列举,整个课堂会显得呆板沉闷,而播放用二氧化碳灭火、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动画,可快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的探究欲望)。第二,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感知过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化学实验或化学现象不能直接搬到课堂上,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如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借助有关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氯化钠的制取过程、钟乳石与石笋的形成,促进视听结合,刺激多种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引发探究欲望。第三,利用多媒体,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在化学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利用网络技术收集所需信息,通过数据处理技术绘制图表、分析数据等。如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食盐有多中用途,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等渠道认识食盐的用途,围绕“食盐的妙用”课题制作资料卡片,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可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引导他们总结氯化钠在食品、医疗等方面的用途。所以,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的融合,有新颖、美观、合理的板书,有生动趣味的多媒体课件,有诙谐幽默的语言等,从而以强化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