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敏感到底好不好

时间:2024-05-21

高浩容

敏感会带来困扰。当敏感造成内心的某些困扰时,会使得我们心情不好,甚至因为长期的心情不好影响了心理健康。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敏感,使之不至于造成自身的困扰呢?

方法一:尝试写作

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具体化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见问题,进而更便于处理问题。因此,当我们内心不安时,可以试着把看到的情况、内在的感受写下来,然后去检视自己写了什么,这可以延长反应时间,避免在不了解完整情况的时候采取了不恰当的反应。长期搜集写作纪录,还能够帮助我们检视思维模式,了解我们是不是对特定的某些事物或他人的情绪特别敏感,好找出其可能原因,并谋求一个应对的方法。

方法二:多提问、多对话

社会学家Alfred Schutz为了验证真理的存在,阐释了“互为主体性”的观念。当我们在理解一件事,过分主观或过分依赖客观,都没有办法正中我们所要理解的对象。我们必须在主观与客观间不断变换,并且能夠深入我们所要探讨的对象当时身处的时间与情境中,以产生一种共同的以及共享的意义。

举例来说,当你今天感觉大家都不喜欢你,那可能是聚光灯效应。其实大家对你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这份羞耻感的背后需要客观的验证才能成立。所以要检视今天敏感的想法与行动是否合宜,在下判断之前多多提问,尽可能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给予敏感一个理性的回复,通过理性的回复,对情况通盘理解,舒缓不安。

简而言之,今天一个发于敏感的行为,无论你的动机有多么良善,如果“既不了解事情的过程”,事后对事件中“参与者的认识”也没有增加,唯一有变动的就是你个人的正义感甚至虚荣心,别人“不受教”,你还因此愤慨,那么,这个貌似理直气壮的行动基本上是可议的。

方法三:让敏感随着人格成长而成长

使自身“沦为敏感的工具,任凭敏感操控情绪和想法,引发不安与焦虑,丧失生活的快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尤其如果你还拿“天性”敏感当成自己不幸的借口,可能低估了改变命运的能力。

尽管一个人的天生敏感由先天基因的特质决定,但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仍是决定一个人因为敏感而对外在事物是显得好奇还是容易焦虑的决定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