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白毛仙姑与李满天

时间:2024-05-21

秀灵+王翠平+王聚英+王鲁东

在晋察冀边区广为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住在西柏坡南面的一个山洞里,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

孙殿英残部退出后,西柏坡一带的社会稳定了,老百姓又可以放心地进山打猎、砍柴了。但是,最让老百姓宽慰的,莫过于又可以到滹沱河南岸的山神庙,给“白毛仙姑”上香了。连日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热闹得像赶洪子店大集。

“白毛仙姑”的故事传到了延安,也深深地吸引了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的李满天,他决心毕业后要去平山搜集、整理白毛女的故事,用文学形式写出来。

1939年8月,李满天在鲁迅艺术学院毕业,被下放到离延安100多公里的一个连队去锻炼。在此期间,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启用了笔名“林漫”。由于受“白毛仙姑”传说的强烈吸引,为了寻找白毛女故事来源,他要求去晋察冀边区工作。1940年冬天,李满天被抽调作为晋察冀辽干部小分队的一员,千里奔太行,深入敌后,赶往晋察冀解放区。

经过20多天的跋山涉水,李满天终于胜利到达了晋察冀邊区。

李满天去“白毛仙姑”洞考察,那洞位于天桂山腰,外洞豁大,洞高两丈有余,三面洞口,洞外悬崖峭壁,中、左洞口有险梯相通。走进内洞,右侧有石床,想必是“白毛仙姑”每日睡卧之处。洞深两丈,越走越小。当年白毛女藏在这深山古洞,洞口的石桌因群众烧香进贡,早就成为烟熏火燎的颜色。洞内岩石犬牙交错,渗水滴滴答答,寒气逼人。也许受了惊扰,扑棱棱飞出一只鸽子,一身雪白,没一根杂毛,像玉石雕刻出来的,在洞口盘旋了几圈,振翅生风,然后冲上蓝天,越来越高,越来越小,直到融进阳光之中。

李满天又来到山脚下的燕尾庄,就是电影中的杨各庄。穿过骑街牌楼,路北高高的青石台阶上就是黄家大院。悬山式布瓦顶,飞檐翘角,望兽檐下有“德贯千顷”匾额。建筑布局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砖雕影壁四角蝙蝠,期望四方来福。三进院落,平面T形,意为天桂山第一家。占地二亩九分,取二九一直发的意思。南屋为账房,是穆仁智逼杨白劳往卖身契上按手印的地方。正房高悬“积善堂”,是黄母的经堂。从左侧角门进入后花园,是黄世仁施暴的去处,风传树叶作响,隐隐传来当年喜儿的呼救和黄世仁的狞笑声。

李满天深受这个题材感动,多方搜索资料,采访了几十个人,当即根据故事写了一篇报告文学《白毛仙姑》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后又写成短篇小说《白毛女人》发表。

毛泽东有一个习惯,就是对所有能看到的报纸都一字不漏地细读一遍。当他从《晋察冀日报》上看到《白毛仙姑》的连载故事后,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被白毛女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急忙打听白毛女的出处。当他获悉是平山县天桂山时,他说:“我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李满天没有想到,他的作品《白毛仙姑》被改编成歌剧《白毛女》上演,白毛女出自平山,却轰动了延安,由此给西柏坡带来历史机遇,使一个太行山中的小山村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摘自“搜狐读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