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香港的香

时间:2024-05-21

叶灵凤

香港这个名字的存在已经很久。因为在石排湾附近有一座小村,土名为香港村(现在还称那地方为小香港或香港围)。这座香港村远在英国人不曾踏上这座小岛之前就久已存在。所以香港岛一名的由来,实因为岛上原本就早已有一座小村名叫香港。

可是,这座小村为什么不叫臭港而叫香港呢?香在什么地方呢?因为这个“香”并非水香,也不是人名,实因为这地方从前是一个运输香料的出口小港,所以称为香港。

这种香料并非岛上自己出产的,而是从东莞各地运来(香港岛和九龙各地从前都是隶属东莞县的,后来又从东莞县析置了一个新安县,香港等地遂改隶新安。新安后来又改称宝安),集中在石排湾,然后再出口运往各地。这种香料,不是流质也不是木质,而是一种香木的液汁凝结成固体的。它们有的像松香琥珀那样一团一块的,有的又像檀香木那样一片一段的枯木根,这种“香”(从前人就简称它为“香”),是当时其他许多香料制品的原料,熏衣,习静,所烧的就是这种香。上等的价钱非常贵,甚至可以同黄金比价。今日我们所见的古董铜器之中,有一种名为博山炉的东西,就是煎这种香的。下面有盘可以盛水,用热汤蒸香,使香气缓缓散发出来,并不直接放在火里去烧,所以称为煎。

东莞出产的香,在当时南方各地出产的香料之中,算是最有名的,称为“莞香”。莞香远销至当年苏杭和京师,香农将他们的出品,从产地集中到石排湾附近的这个小港,从这里用大眼鸡船运至省城,再由省城北运。于是岛上的这个小港就称为香港,附近所住的村庄也就称为香港村。

莞香自明朝直至清朝中叶,都是当地一大名产,驰名全国。产香的树,名为古蜜香树。这种树宜种在沙土的山田里,称为香山。凿取香根的工作多由妇女担任,她们往往将香木最好的部分切一点下来私藏起来,然后以重价卖给外地来的香贩,这就是著名的“东莞女儿香”,是莞香中的精品,价格也最贵。

莞香虽然有名,可是上品产量并不多,而且香树要种十余年后始有香可采,愈老愈好,所以产量不会多,并且整个东莞县也仅有几处地方所产的是上品。今日新界大埔的沙螺湾,沙田的沥源村,都是当年产香名地,可是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因为莞香上品价值兼金,而且不易觅购,宫中需求黄纹生结黄熟(这都是莞香的名目)甚急,竟派出采香专吏到东莞来坐索,并且指名要購异种名香。县官无奈,只得责成里正、地保等下乡搜求,搜求不得,就用严刑来追迫,以至杖杀了许多地保里役。这一来,种香的人家吓坏了,他们为了免除祸根起见,竟将所种的香树斩伐摧毁,然后全家逃亡。莞香的出产便从此衰落渐至灭绝了。

莞香的出产虽成了陈迹,但至今还在香港留下若干余韵可供追溯。当然,第一就是“香港”这个名称本身,因为就是从这个小港口运香出口,所以才称为香港的。其次是尖沙咀,这地方从前称为香埗头,从这里运香至石排湾集中,然后再转运出口。

还有,去过新界的游客当记得沙田城门河附近的香粉寮这地方,这个一度被当作天体运动者乐园的所在,就是利用水碓来舂香木成粉,制造线香、塔香的。还有大帽山脚下的川龙村,那里至今也仍有许多舂香粉的大水磨、水碓。这些都是当年莞香的余韵,也就是今日香港之“香”的由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