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商界不宜仿官场

时间:2024-05-21

周其仁

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和官场有一些交道,和商界也有一些交道。

我的观察不算严谨,只是一个印象,就是我们的商界,似乎比较喜欢仿官场。

我来之前听说这里还有个“主席团会议”,我就冒出一个问号:为什么叫“主席团”?一个主席还不够,还来了一个团?是不是就有点过过官场瘾的意思?

还有商界开会动不动就叫“峰会”,这还不是从官场移过来的?

官、商究竟有什么不同?简略讲,国家、政府或者我们习惯讲的官,其实就是一个掌握强制权——或者更严格讲叫合法强制权的组织。这么一个唯有国家才掌握的权力,实质就是有权给其他社会成员、机构、组织,不管他们乐意不乐意,强制性地增加成本。通过这么一招,来维持国家主权、社会安宁和市场秩序。

那么,什么是商界,什么是企业?商界、企业立足于市场的自愿,文明世界,再大的公司、再大的老板,手里也不会有强制力,无权强加成本给他人。商界、企业之权,是财产权之权,是权利之权,不是权力之权。

商界和企业靠什么发展?靠基于自愿的契约,靠给顾客和客户创造、增加价值,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吸引别人掏钱来买,由此赚取收入、获得利润、积累资本和财富,也产生影响力。

所以官、商非常不同。最根本的差别,就是合法强制力的配置,现代文明就是不会把这唯一的合法强制力配置给商界和企业,而一定要放在国家。

所以,商界不宜仿官场。首先就是仿不了,不管怎么看上去像,讲到底还是个赝品,合法强制力不会、不应该,也不能配置给商界。其次,商仿官仿成了习惯,会伤害商界、企业家发挥自己真正的长处。

大家看官场特征是什么?第一条就是要严格讲政令统一,讲令行禁止,讲上上下下保持一致。

还有,行政权力系统要把权力边界划分清楚,行政范围要确定,要“画地为牢”,讲地盘,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训练有素的官员,根本不会随口去讲行政范围之外的问题,哪怕有极其高明的想法,也只好放在心里。

再有一条,官场讲命令、讲服从、讲纪律、讲规矩。要把不能出错放在前面,否则国家机器的运转,就会出问题。所以官场文化,一般不大容忍官员个性。

官员出场,连着装都要求一样。为什么?那是“制服”,要承担行使唯一合法强制力之重任,非有这么一套不可。喜欢不喜欢,没有这一套,不成。

商界企业仿官场那一套,就没必要了。至于心向往之,仿仿官场来过瘾,我看还有害处,主要就是可能歪曲企业功能,窒息企业家精神。

刚才讲了企业不靠强制力,无权给别人强加成本。企业要靠在市场创造价值安身立命,是不是创造了价值,要别人说、别人认,要顾客说、客户认,不能自说自话。

企业没强制力这把“刀”,就无权说我做这门生意,别人一律不准碰,独家生意、强买强卖,不好也只能说好。

企业家领导企业,工作地基截然不同于官场,所以得有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否则难以在竞争中立足。按熊彼特的说法,谁承担创新职能,谁就是企业家。这里创新有个前提,就是市场竞争是企业物种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

讲来讲去,还是企业家手中没有强制力,产品要不好,人家不买账,那叫一点办法也没有。或者你的产品还不错,但冒出来更好的,“既生瑜,又生亮”,那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唯不断改善产品、改善服务,控制成本,开发新品,不断取悦顾客、客户。

所以创新重要。何谓创新?那就是向一切可能的方向探索,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潜在需求。这跟行政思维显然大有区别,从这一点看,官商极其不同。

我们在座各位都读过不少优秀企业家的故事,最近有一条新闻,是带动全球电动车潮流的特斯拉老总马斯克所领导的另一间太空探索公司,于2015年12月22日上午9点将自主研制的火箭“猎鹰9号”发射升空,向着“可回收太空火箭”又迈进了一步。

马斯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31岁那年带着从网络公司赚得的1.8亿美元创业,公司定位居然是“从人类角度来看,21世纪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包括“可持续能源”和“太空开发”,探索“实现星际之间永久移民”的商业化途径。

有可能你会问,他算老几啊,又不是联合国秘书长,怎么去想人类问题?不过这正是企业家精神,跟官员思维大不一样,无远弗届、百无禁忌。做企业就不要那么受制于行政的条条框框,不是联合国秘书长也可以考虑人类某种需要的商业化满足。

中国也有这号企业家,马云起家的那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当年谁也不知道他是谁,又不是商务部部长,凭什么敢想天下生意?

生意首先就是“生出一个主意”,有那么一个想法。这是商业行为的基础。没有好的商业主意,或只有同类主意,不能花样百出、出奇制胜,就影响商界活力,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甚至威胁生存。

商界仿官的最大代价,是企业家思维受官场文化侵蚀,对等级的关注压倒对市场、消费者的关注。想不到的,谁也想不到,甚至根本就忘了还可以想一想。

想到的,看明白了的,那就层层跟风,所有“峰会”一个调,同样的口号一起喊,满大街刷一样的标语,不搞成过剩产能不罢休。

大家看看我们的市场,高位下行、转型困境、去库存压力大、产能严重过剩,当然这些成因复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过追根溯源,从商界思维的角度看,是不是跟我们商家喜仿官场,因此多多少少把本不适合商界的思维方式、信息传递模式等等过多移植进来有点关系?

(摘自《华声》 图/黄煜博)本栏编辑:周来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