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黄凯华++徐光兴
摘 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玩游戏的主流方式已从PC端转入手机端。玩手机游戏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手机游戏成瘾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手机游戏的现状调查开始,了解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的现状,并分析了手机游戏成瘾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危害,最后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的原因。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现状;原因
一、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现状
据一个公益调查项目的调查显示:在调查的所有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为70%,女性比例占30%;其中未成年人占比55%,成年人45%,二者基本各占一半。在被调查者中,学生占比70%,占比较高,其中初中生最高,占比28%。在这些手机游戏玩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据了大半江山,占比高达58%。这表明社会对手机游戏引发的对未成年人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游戏玩家呈现低龄化状态,45岁以上的玩家占比不足2%。小学生7.92%,初中生30.00%,高中生23.33%,大学生13.75%,其他人员25%。可以看出学生群体是这款游戏的主力军,尤以初中生、高中生为甚。玩家在手机游戏的日均耗时,半数以上的人耗时在3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玩家日均耗时超过2个小时。值得注意的是,有3%的未成年人玩家日均游戏时间超过了8个小时,而成年人这一比例为2%,这个调查充分说明青少年群体是手机游戏的主力军,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的现象不容忽视,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的危害
手机游戏成瘾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危害身体健康
医务专家指出,长时间沉溺手机游戏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人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心血管疾病、肠胃神经功能病、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其次手机游戏成瘾还会影响视力,手机游戏必须要集中精力,眼睛要长时间地对着电脑屏幕,视力肯定会受损。再次会导致辐射危害和身体素质下降。沉迷于手机游戏的人精神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有时在玩的兴头上就连吃饭、睡觉也忘了,导致过度疲劳。再次会导致抵抗力差和其他身体危害,长时间游戏,身体得不到休息和锻炼,身体素质会大幅度下降,很容易生病,重复、机械的运动和长时间的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全身不适,对青少年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二)危害心理健康、影响学习和性格
长时间玩手机游戏盒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长时间玩游戏机,在心理上还会产生焦虑情绪;还会导致青少年难以从事其它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
手机游戏成瘾不仅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时间;还会导致精力不济和注意力分散,手机游戏成瘾后,根本没有精神上课,老师讲课时精神游离,上课效果无法保证,学习没有劲头,游戏的场面刺激而惊险,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即使身在课堂,心早就飞到了游戏中间。
三、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的原因
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手机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必然,笔者将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分析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首先,手机已成为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青少年通过手机能及时地与家长、老师、同学取得联系;家长通过手机能及时地掌握到学生在校情况并进行监管督促;老师通过手机能向学生传递通知、下达学习任务、以及掌握学生的外出情况等。
其次手机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校学习,通过教科书及老师所获取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在学习的过程、同学之间的交流过程中会接触到新的信息,会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欲望。智能手机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手机基本上能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再次,手机成为释放学习压力的一种途径。学校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学习压力大。
最后,手机成为青少年分享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特立独行、个性张扬已经成为新时代下青少年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在国家计划生育的大政策背景下,大部分青少年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渴望与人交流、倾诉,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同。而手机上的各种社交工具如微信、QQ等,能帮助青少年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让他们展示与分享自我,获得来自外部的评判或认同。
(二)主观原因
首先是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就算是成年人玩手机游戏也很容易上瘾,更何况青少年对诱惑力大的事物的抵御能力和迷恋后的自控能力相对较低,一旦沉溺就可能难以自拔。大多数青少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现自己,而在手机互联网或者手机游戏中能把自己表现出来,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更容易导致手机游戏成瘾。
其次,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对青少年的严格监控并没能完全阻止他们接触并沉溺于不同的游戏产品。相反只会加深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有些家长自己也玩手机游戏,又怎能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一方面可以家长应能选择手机游戏内容和控制手机游戏时间,另一方面应促进家长与青少年间的沟通和交流。
再次,社会监管不力。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游戏分级管理部门,对整个游戏产业链的约束作用非常有限。国家应强化监管,建立电子游戏分级制度与手机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政府部门必须通过规范、协商和监督来对手机游戏企业进行监管。
总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玩手机游戏不可避免。手机游戏成瘾的现状不容乐观,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何避免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是政府、企业与公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直面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葛续华,祝卓宏.青少年学生手機成瘾倾向与成人依恋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4(01).
[2]汪婷,许颖.青少年手机依赖和健康危险行为、情绪问题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5).
作者简介:
黄凯华(1980.3—),男,籍贯:湖南长沙,学历:博士在读,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博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技术。
徐光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