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摘 要:李贽是我国明朝末期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泰州学派”的宗师级人物,李贽一生中重视对历史和传统的重新考虑,集中体现了我国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出现变革的特点。李贽思想中着重体现了社会价值导向的作用,崇尚商贾功绩,反对重农抑商,因而具有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李贽思想对日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体现的日本政治、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明末李贽思想内容、特点,以及对日本影响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明末;李贽思想;日本政治;历史影响;分析
李贽是明朝末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心学家,同时也是明朝官员,对于政治、文化和经济、思想等方面均有研究,李贽思想中有很强的重商抑农思想,主要信仰童心和真心,以心学研究为主,其主要历史成就即为倡导心学和反对八股文。李贽思想集中体现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特征,对后期日本文化和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关于李贽思想的基本研究和概括
政治主张。李贽思想在政治方面的体现主要是关于程朱理学的批判,受“阳明学”思想影响,李贽对当时知识阶层和官场独奉程朱理学的现象极为不认可,认为程朱理学为伪道学。当时明朝封建统治者将孔孟之学和儒家经典奉为金科玉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可亵渎。但是时任明朝官员的李贽对这一政治做法极为不认同,并且认为在政治统治中应该做到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认为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能一味的盲从他人,提倡打破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对政治统治思想的垄断局面。
经济方面。李贽思想中明确认可个人私欲,应用相对理性的态度认为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交换关系,因而商业交易的思想和行为是值得认可和合乎天理的。道家思想中一般宣扬的是经济主张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认为人们的行为都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基于此,李贽公开批评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富国强兵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这一点与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主张相悖,明确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社会思想。李贽思想中強调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重要性,要求在突破封建思想统治的基础上应用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类衡量历史人物的功过。因而李贽思想中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强调人作为独立个体的社会作用,李贽认为人类平等,应当按照万物一体的原则进行社会活动,并在主张社会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倡导婚姻自由和尊重妇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贽思想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思想提出质疑和批判,具有一定的社会先进性。
二、李贽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1.政治方面
李贽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了较大影响。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实行了一场由上而下的现代化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具有极强的现代化和资本主义色彩,改革内容包括君主立宪体的建立和“殖产兴业”经济主张的推行,随着工业浪潮的掀起,明治维新改革主张“文明开化”。这些改革措施与李贽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观不谋而合,吉田松阴作为当时日本明治维新的先驱者曾在书中明确写道“吾曾读王阳明《传习录》,颇觉有味,顷得《李氏焚书》,亦阳明派,言言得心。”由此得出李贽思想深得其心。
2.文化方面
李贽认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一书为“古今至文”,李贽对这本书通读以后 ,应用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文化观点对其进行综合点评,李贽对《水浒传》一书逐字点评以后为后人的“明白晓畅”作出贡献,《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书成书后在民间广为传阅。17世纪70年代《水浒传》一书正式传入日本,在此后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水浒热”现象持续,而《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书也是最早传入日本的水浒点评版,并且由当时的冈岛冠山加上日文表音后刻印出来。冈岛冠山通晓汉语,在《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翻译阅读基础上写出《通俗忠义水浒传》,在日本文坛引起重要反响,随后模拟水浒、改变小说版不断出现,促进中国传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3.思想方面
日本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在不同方面均受到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早期的儒家思想率先传入日本,在当地被称为“儒教”,日本统治者利用儒教和佛教巩固统治,政治思想主张与当时的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思想一致。我国古代儒学后进一步发展为理学,也被称为道学,传到日本在德川幕府时代受到大力推崇。但是明朝后期,李贽公开反对道学思想,反对理学空谈,强调功利主义的重要性,认为道学家是伪君子,反对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是非标准主张。李贽这种反封建、反传统思想传入日本后,对当时日本反对儒学正派统治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主要的斗争思想武器。
4.社会方面
李贽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批判精神,认为社会中的人不分高低贵贱,应该勇于挑战传统和挑战权威,李贽认为在打破宋明理学和儒家孔孟之道垄断式统治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自为是非”,运用万物一体原理追求社会平等。李贽思想中倡导人类平等和婚姻自由,体现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社会特征,这些思想内容也成为日本研究社会形态的重要理论依据。日本汉学家以李贽思想为中心展开论述,并在著成的《中国近代思想的曲折和发展》一书中重点研究日本战前、战后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形态。
三、结语
李贽思想在当时的明朝后期具有明显的启蒙作用,反对儒学独裁和道家伪学,建立起以真心和童心为主要思想内容的核心体系。李贽思想对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传入日本,也对当时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研究产生重要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金惠经.李贽与《三国演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3-21.
[2]陈乐乐.中国式“儿童发现”的完成:李贽“童心说”源流及内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7:12-16.
[3]高千秋.李贽美学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5:141+149.
[4]郭小云.《平山冷燕》中的儒家思想[J].文学教育(下),2015,01:36-37.
[5]王思颖.论明末清初君主专制思想缘何从顶峰中跌落[J].赤子(上中旬),2015,09:32-33.
作者简介:
钱犇,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商务系日语教师。主讲课程:《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等。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