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探讨

时间:2024-05-21

龙燕萍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育人的关键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其思想日趋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国际化的文化趋势,势必会造成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封闭”、“隔离”式教育在高等教育里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高校学生应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中,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改变封建传统的模式,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开展深入的探讨研究,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快速发展。提升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高度,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展开探讨研究,以期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高度,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和高校扩招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挑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前沿阵地。所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我们要根据实际发展要求,开展深入的探讨研究,认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规律,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素质快速提升。本文将根据高校学生思想和环境新变化,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情况分析

(一)整体思想上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特点

(1)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格局多极化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的思想上由过去的封闭、简单,而变得日益复杂,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特征。多种思想并存,思维活跃,“百家争鸣”。

(2)在高等教育中推广大众化教育,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和多层次性和多元化,这也会导致学生思想变化。大众化教育强调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多样性人才。降低人才培养重心,为社会提供更高层次、更多类型的高级专业型人才。

(3)不同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就业机会,使大学生们在心理、经济、就业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机感,也使他們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征。

(二)思想呈现不确定性的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思想具有不确定性。其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走向成熟又还未完全成熟、稳定的阶段,处于不停地在选择、思考和探究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等方面经历着全面的变革。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中,面对着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矛盾,他们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往往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好胜心又使他们的情绪偏激、快而强烈。使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内化“不确定性”增加,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很容易出现不确定性强的心理或行为因素比如矛盾、偏激。新旧办学理念的交替加上思想政治延后性,促使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思想矛盾性特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加强了世界各国问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欺骗性和隐蔽性依然存在。而大学生缺少对这些文化渗透的防范。模糊认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对社会主义发展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信心不足。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最主要受众群体,但是存在对外来文化较为热衷,却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更有甚者“崇洋媚外”心态严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出现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

(一)“大众化教育”已经出现,并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代表着量的积累,还意味着质的提升与飞跃,更意味着新的办学模式、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催生。高等教育大众化有许多独特特征,这些特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众不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发展和改进新思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文化背景下,应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观念、途径、方法等方面及时改革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审时度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细化研究,把握其自身规律,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对“大众化”必然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时代要求新特点及师生要求,与时俱进,进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对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有序、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众化大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矛盾和竞争意识目趋明显

一方面,竞争激发进取心,促使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塑造了其勇于进取、争优创先、勤奋好学、公平竞争等诸多优秀素质。另一方面,高收益与高风险同在、成就与挫折并存的矛盾更为凸显,一部分心理适应能力弱、心理状态不佳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另外,“人际交往障碍”,“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开始出现,大学生面临着网络现实化与现实网络化的转换困境。面对新情况、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客观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在思想教育方法、内容、形式和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树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中央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强化“人本”意识,强化以人为核心的工作理念。

(2)切实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需要管理体制和制度的支撑,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体制,形成宽松和谐、健康有序、积极进取、有利于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的新环境。必须要改变工作态度,增加对学生的理解尊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承认,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树立人本观,就是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其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人文精神,重视学生价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是学生,主体是老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所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将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教授学生思维方法,让大学生学会批判武器,掌握分辨力,判断力,使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发展成人的助推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发挥创造潜能,提高综合素质,还能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创新能力、亲和力、判断力,形成独立人格,在当今价值多元开放和谐的社会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提高大学生明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主动开拓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

(1)在信息社会里,应该大力开拓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上思想舆论新阵地,通过引导网上舆论,引导注重艺术,运用得宜互联网技术,正面宣传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正能量的主流舆论。”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自律意识,增强互联网道德意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借助互联网,利用互联网交互性强,互联网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根据,积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通过网络吸取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优秀文明成果,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防止西方的文化侵略,文化“殖民主義”的侵蚀,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体系。

(2)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其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深刻建设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通过积极努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掌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主动权,一起创造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密切紧密配合的新格局,通过网上舆论反思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分析总结网上出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在实际学习工作经验加以分析,研究并逐渐地加以解决。所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面对大学生在学习、思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也就是要求我们紧密结合解决学生的紧密联系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高校学生实际利益问题,把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结合,解决学生提出的勤工助学、招生就业、后勤服务、心理咨询、教学改革等相关问题。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趋势,必定会使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学生应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中,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改变封建传统的模式,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开展深入的探讨研究,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快速发展,提升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高度,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根据实际发展要求,开展深入的探讨研究,促进大学生素质快速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