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大国政治较量

时间:2024-05-21

王树增

朝鲜最近的核试验,使东北亚局势又成为世界政治的焦点之一。5月27日,朝鲜宣布退出《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朝鲜半岛从法律的意义上回到交战状态。追其渊源。不得不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它是二战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背后其实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生死搏斗。

美虽不觊觎朝鲜,但希望其成为阻击苏联进攻日本的缓冲带北纬三十八度线,横穿朝鲜半岛中部。这条三十八度线,是这个国家最不幸的象征。1896年,俄国和日本为争夺对这个国家的统治权而交战,从而将朝鲜半岛分割为两半,分割线便是北纬三十八度线。后来日本人赶走了俄国人,把整个朝鲜半岛吞并为自己的殖民地。

1945年雅尔塔会议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日军的覆灭,长期被日本占领的朝鲜半岛将出现政治真空。对于美国人来讲,他们不认为凹凸不平的朝鲜半岛对美国在战略上有多大的意义。但是,美国虽然并不觊觎朝鲜,但它坚持在朝鲜插手的理由却值得注意,因为它既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开始的信号,也是未来美国涉足朝鲜战争的最根本的原因,即“美国在朝鲜没有长远的利益,他所希望的是朝鲜成为阻止苏联进攻日本的缓冲地带”。美国人当时的真正想法是:全朝鲜有那么多日本兵,要是去占领“可能遭到重大伤亡”,还是让苏联人去承担吧,美国等着坐收渔利就可以了。

1945年8月9日零时,苏联几个红军师越过中国东北边境,向朝鲜半岛急速推进。美国人开始有了最隐秘的担忧。因为在这一天,距离朝鲜半岛最近的美军还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冲绳岛上。9日晚上,英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如何不让苏联在远东占到便宜以及如何保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最后,一位叫迪安·里斯克的年轻上校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域划分出一条界线,提供给美苏首脑们去辩论。迪安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下脆利索地在面前的朝鲜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直线,这条线和四十九年前日俄分割这个国家的那条线完全一致:北纬三十八度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爆发的第二天晚上,白宫和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们开会,会议通过了国务卿艾奇逊提出的三点建议。其中第三点——命令美国第七舰队立刻开往台湾海峡,阻止中国大陆的共产党军队进攻台湾,使世界上从来没有交战过的两个大国卷入了一场空前残酷的战争。

斯大林终于同意“在适当时候为解放台湾做必要准备”

对于邻国发生战争,毛泽东并不感到意外。但是,由此带来的一个他曾经意料过的问题此刻还是让他陷入了深思,这就是:台湾。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美国国务院也紧急召开了一个圆桌会议。会议确定了一个事实:共产党军队很快就会占领台湾,时间最迟在1950年的下半年。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尽快从中国脱身,结束与蒋介石政权的关系。艾奇逊还主张,至少暂时不向国民党政权提供军事援助,而且也不应该试图把台湾和中国大陆分离开。艾奇逊还耐心地列举了五点理由,其中第五条理由——没有人认为台湾一旦落入共产党之手,会打破美国的远东防线,正是美国改变对台湾政策的最根本原因。

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出第二十八号密令,它强调了一个至今依旧十分敏感的重要观点,即:台湾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地理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是不能够分割的一个整体的国家。1950年1月5日,杜鲁门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宣布美国无条件地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美国没有掠夺野心。为了向全世界表明美国“弃台”的决心,国务卿艾奇逊干脆公开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防线。台湾和朝鲜均在美国的防卫圈之外。换句话说,凡是在美国防卫圈之外的事情。美国不会去管。

杜鲁门的声明和艾奇逊的演讲时间都是在1950年初。对于远东来讲,这是一个微妙的时刻。当时杜鲁门的声明对北京来说无疑是一个安全的信号。那段时光,毛泽东一次次向人民描绘中国的蓝图,他说:“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但是,在舒畅的心情中还是有一块小小阴影。他多少预感到,朝鲜半岛上,战争的态势也许不可避免。

1950年,解放军渡海解放台湾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六、七、八这三个月内。因为到了九月,台湾海峡就会进人台风季节。蒋介石盼望海上的台风早点来到,越早越好。蒋介石根本没想到,有一个叫朝鲜的国家。将与海峡那边的大陆命运攸关。

在朝鲜和台湾的问题中、更让斯大林忧心的是朝鲜

1949年12月,毛泽东来到苏联。毛泽东会见斯大林的时候、便把希望出动空海军协助中国解放军进攻台湾的事提了出来,但得到的却是斯大林十分含糊的回答:“这样的援助不是没有可能的,本来是应该考虑这样做的,问题是不能给美国一个干涉的借口。如果是指挥和军事人员。我们随时都可以派给你们,但其他的形式还需要考虑。”也许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对苏联的对立和对美国的蔑视同时产生了,而正是这两点。对未来爆发的朝鲜战争的规模、发展和结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当毛泽东还在莫斯科的时候,杜鲁门1月5日的声明发表了。后来的史学家认为这是一份让斯大林“解放思想”的声明。因为既然美国人公开声明不管那么多“闲事”,苏联还有什么叫需要小心翼翼的?斯大林的态度立刻转交,同意“在适当的时候为解放台湾做必要的准备”、“给予中国三亿美元的贷款”,其中的一半用来购买解放台湾用的海军装备。不过,直到最后,斯大林也没有同意苏军的飞机和军舰参加解放台湾的战斗。

1950年初,李承晚毫不掩饰他“北进统一”整个朝鲜半岛的企图,率领军界高级官员前往东京,当面向麦克阿瑟汇报他的军事准备计划。出于安全考虑,金日成两次向斯大林提出缔结《朝苏友好互助条约》的请求,并要求苏联给予北朝鲜军事援助。斯大林答应给予北朝鲜必要的军事援助。但没有具体答复。

早在1949年5月,金日成的秘密特使在北平西山的双清别墅里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表示。如果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可以出兵参战。但关于目前的朝鲜局势,毛泽东明确表示,不希望看见战争立即爆发。原因一是国际形势不允许;二是中国共产党还不能有效地支持北朝鲜。而“一旦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任务,情况就不同了”。毛泽东所说的“统一中国的任务”,就是指台湾岛的解放。

应该说,在朝鲜和台湾这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中,更让斯大林忧心的是朝鲜。与和苏联的安全没有什么

直接关系的台湾相比,朝鲜的地理位置一直是苏联在远东与日本抗衡的重要战略点。

1950年1月8日,斯大林向苏联驻北朝鲜大使发了一封电报。表示他同意向金日成提供援助。3月3C日,金日成秘密访问莫斯科。斯大林在听取了北朝鲜完整的作战准备计划后,表示很满意。并告诉金日成;应该把计划通报给毛泽东。1950年5月13日,金日成到达北京。毛泽东没想到金日成的作战准备计划已经如此完备。毛泽东向金日成转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同意北朝鲜作战准备计划的意见。但是。毛泽东还是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朝鲜战争一旦爆发,美国政府很可能改变对台湾的政策。如果真是这样,后果就很难设想了。

不出毛泽东所料,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的第一个反应是:武装封锁台湾海峡。杜鲁门为什么从他《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中如此迅速地转变立场?

战后解密的档案资料显示,在战争爆发前十一天,美国国防部长约翰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从远东地区视察回来,带回了一份麦克阿瑟的备忘录。备忘录详细阐述了台湾目前的危机:台湾将在7月15日前被共产党中国占领。如果台湾落入共产党手里并能为苏联所用。那就等于给了我们的对手相当于数十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舰队,也就能给美国在冲绳和菲律宾的基地“将上一军”。可以肯定的是,麦克阿瑟的一句话在杜鲁门心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分量,麦克阿瑟说;台湾是美因在远东地区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于是,由国务卿艾奇逊提出的一项武装干涉台湾的建议被杜鲁门接受了。杜鲁门认为对台湾的封锁能够让朝鲜问题局部化,并且显示美国的力量,迫使共产党退出南朝鲜。

美国的行动引起北京的强烈反应。武装封锁台湾海峡不但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台湾的计划受挫,而且在政治上产生了一个新问题;这就是:“台湾地位末定”。也就是说,台湾是不是中国的领土,要等以后才能再讨论。

蒋介石在听到杜鲁门声称“台湾地位未定”这句话时。心里也不舒服了

一下。在指示“外交部”发表了一个“保证中国主权完整”的声明后,终究还是掩饰不住对朝鲜爆发战争的欣喜若狂。当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时,蒋介石更感到了绝处逢生。因为不但台湾岛暂时安全了,而且,朝鲜战争很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真是这样,他借助美国的力量“反攻大陆”不是没有可能的。他向麦克阿瑟发了封电报,内容是:愿意出兵三万三千人,参加朝鲜战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