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时间:2024-05-21

文-文溪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文-文溪

孔子教我们,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对金钱采取“君子取之有道”的态度。

用现代哲学的话说,

就是不做物质的奴隶,

否则,

人类的境界实在太LOW了……

韩非子讲过一个故事,说一对贫贱的夫妻祈祷上天给自己带来美好生活。妻子祈祷说,让我无灾无难,得到一百捆布帛,丈夫笑妻子傻,说你干吗不多要一点?妻子说,要超过这个数目,你会用钱去买小妾——冷峻但骨子里幽默的韩非子,其实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战国版的“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故事。

人们对金钱总是又爱又恨。虽然有人说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但谁都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显然,人类对金钱的态度是复杂的,这来源于人性深处的复杂欲望。

人们对财富的追逐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但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欲望,是人类仍然未解的难题。所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主张控制欲望,特别是对金钱的欲望。儒家一贯注重实际,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也。”欲望特别是对财富的欲望并非坏事,重要的是如何筑好堤坝,不让欲望过度泛滥。孔子教我们,“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对金钱采取“君子取之有道”的态度。用现代哲学的话说,就是不做物质的奴隶,否则,人类的境界实在太LOW(低)了。

西汉有个叫邓通的人,靠给汉文帝吮疮获得了宠爱。因为有个道士说邓通最终会贫饿而死,汉文帝不信邪,就把铸造钱币的权利给了他,邓通一步登天,做了“汉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靠发行货币而富甲天下。但最后被汉景帝没收全部家产,流落街头,果然贫饿而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圣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功成身退,携美女西施泛游五湖之间,到齐国等地做生意,三次荣登古代富豪榜首,却三次散尽家财,过着悠闲幸福的生活。邓通富甲天下却贫饿而死,范蠡散尽家财却悠闲自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钱是好东西,追逐金钱的下三滥的手段和无休止的欲望,才是真正引诱人类犯罪的坏东西。

金钱是社会的物质基础,没钱寸步难行,在现代社会,我们没有必要装清高。对金钱不屑一顾的人,往往不是巨富就是精神富足的人。魏晋时代的大名士王衍富可敌国,却一生以谈钱为耻,他妻子故意将钱放在房中,挡住他走路,想逼他说出一个“钱”字。王衍因钱堵住走路,就教他妻子把阿堵物拿开,就是不说出一个“钱”字。梭罗在瓦尔登湖过着一种简单清贫的隐居生活,他说,“要享受悠闲的生活,所费是不多的”。我们不是家财万贯的名士,也不是现代隐士,但是在金钱面前,我们最好还是矜持一点。

金钱确实可以带来好的生活,却并不必然带来美的生活。好的生活是物质层面的享受,你可以鲜衣怒马钟鸣鼎食,也可以早上在香港喝茶,晚上在巴黎喂鸽子,过人人艳羡的生活。人生活在世界上,可以很物质,但不能没有审美,因为,你对金钱的态度,藏着你的审美品位。

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说,幸福就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困扰。孟子也认为,快乐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在浮躁的社会中,既能心安理得地赚钱,又安顿好自己的灵魂,才是核心竞争力。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获得了自在悠闲;王维在“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找到了心灵的安宁;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徜徉在自然山水之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金钱的快乐总是会随风飘去,而只有大自然,才会赐给心境豁达的人以美好的生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