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若新荼,且试薪火——记清华大学茶文化协会

时间:2024-05-21

文-本刊实习记者 刘博文

我若新荼,且试薪火

——记清华大学茶文化协会

文-本刊实习记者 刘博文

社团对青年来说,

不仅是兴趣所在,

更体现了一种价值认同。

青年在社团之中可以学到知识,

但更重要的,

是能够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认识真正的自己。

“茶,瑞草魁香,入口甘怡,爽神凝思,去滞尘杂,不流于媚俗,不隐于堂奥。”在2014年的社团纳新会上,清华大学茶文化协会(清华茶社)社长夏虞南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一年,清华茶社在清华大学校团委的带领下,渐渐在众多社团中崭露头角。自2010年社团成立起,清华茶社一直致力于将茶文化宣传普及给更多的清华师生,为清华大学的理工氛围增添一缕人文情怀。2015年4月,清华茶社荣获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评选的“2014年度全国优秀饮食文化学生社团”荣誉。经过几年的发展,清华茶社在高校社团中拥有了较高知名度,社团活动也愈发有声有色,青年们在社团中收获良多。

创立发展:小众变大众,跬步至千里

清华茶社创立于2010年,但创设茶社的机缘,其实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那时清华学生在“水木bbs”的社区有一个专门的茶版——“Tea Art”。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5字班的沙垚一直活跃于这一板块,他发现清华爱茶的人不算少,但苦于没有组织,大家只能偶尔进行小范围的聚会。2008年,一些已经毕业的清华校友在聚会时提议,希望沙垚能够在学校里建立一个茶文化的社团,这一提议与沙垚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清华茶社正式建立。

在一所理工氛围浓重的学校建立茶文化社团是不容易的。清华茶社创立之后的第一次迎新会上,做好一切准备的沙垚迎来了唯一的一位同学。“我本以为会来很多人,但最后只有一个人来。我们两个人对着喝茶,特别尴尬。她是个法学院0字班的女生,喝了一会儿茶,她应该也觉得尴尬,就说还有事先走了,剩下我一个人。”毕业后在社科院工作的沙垚在采访中回忆。

人少、无名、没经费,清华茶社在这样的“尴尬”之中慢慢寻求发展。在沙垚担任社长的一年里,他在内部建起了清华茶社的社团架构,在外部与中国农业大学茶社、北大茶社、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社团、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等建立起了友好关系,并进行了两次招新。由于没有专门的茶室,沙垚买了台灯、窗帘、器皿、绿植,他将自己的寝室重新布置,还在房间一角放置了古琴。渐渐地,到他这里弹琴读书、喝茶解忧的青年人由最初的几天一拨,变成了每天几拨。清华茶社在清华园里立住了脚。

2013年,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夏虞南接任清华茶社社长。她将茶社内部的架构细化,在外部与中粮集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北京马连道各茶庄和全国多所高校社团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周邀请一位茶学界老师或资深茶人来到社团讲座,定期举办社团的校外实践活动,大量的资源与活动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

“现在,清华茶社每次招新的人数大致在200人左右,”夏虞南说,“虽然大家主修课程开始之后会选择自己更合适的时间过来,但每次讲座来的人都非常多,很受欢迎。校外活动每年大概有两三次,有很多同学报名。”

社团发展至此,就像沙垚在采访中说的那样,“我们清华茶社,现在在马连道的名头也是响当当的了。”

校外实践:问茶马连道,采茶杭州行

2015年4月,清华茶社在中国最大茶城马连道的“永乐坊”举办了黑茶专题茶会。在这次活动上,夏虞南为大家泡了市面上难得一见的顶级老黑茶。同学们与到场的黑茶收藏家由黑茶的品鉴开始,一路聊到了各地黑茶的历史。那一天,社团的同学们学到了不少黑茶的知识,大家了解到古茶类中收藏值最高的是南路边茶,见到了1956年的康砖、1966年的安化黑砖、1976年的广西茯砖。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受益良多,纷纷表示对下次的校外社团活动充满期待。

2016年4月,清华茶社专程赴杭州采龙井。他们组团从北京坐高铁到浙江,与人大茶社和浙大茶社一同相聚在浙大茶学院,听王岳飞老师、姚国坤老师讲茶道。在茶话会末尾,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们还表演了越剧、京剧、豫剧。

“第二天我们起得很早,大家相约一同晨跑。我们路过灵隐寺,跑上飞来峰,又笑又闹,呼吸着山林之间的清新空气,然后下山一同吃早餐,好开心。”时隔大半年,再次提起这次经历,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孙子涵依然忍不住笑意。

之后同学们一起坐车去了位于龙坞茶产区的西湖功夫茶基地,戴上茶农日常采茶的斗笠、工具,自己亲手采茶、晒青、杀青。市场上的茶大部分为机器炒制,同学们专门体验了手工杀青。这个过程是不能戴手套的,稍微不小心就会被烫伤。在活动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茶叶生长不易、制茶不易。子涵后来说,“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喝到的每一泡茶,茶叶不仅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茶农的心血。茶这个字,是人生于草木之间,我们应珍惜草木,珍惜每一滴汗水所化,不可辜负。”

每年的校外实践活动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同时让青年们由茶开始,感悟青春,思考人生。

收获成长:青年的茶与人生

社团对青年来说,不仅是兴趣所在,更体现了一种价值认同。青年在社团之中可以学到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认识真正的自己。

清华茶社的创始人沙垚常邀茶社中的成员好友到荷塘边赏月烹茶。他说:“我们迟早会离开这个园子,会毕业会长大,会慢慢变老,可是当我们在荷塘喝茶,所有的青春记忆都来了。这里有过我喜欢的姑娘,有尊敬的老师,我跟他们都喝过茶。我在这里还遇到过狂风大雨,遇到过很多奇怪的人。慢慢的这些东西融入我的青春记忆,变成青春中的美好回忆。”那些与他一同喝茶的友人,现在依然是他最亲密的朋友,这是社团给他最珍贵的东西。

“社团的一些基础事项比较琐碎,很能培养青年的责任心。在做事以外,其实加入社团对同学们的性格也有改变,原来不爱说话的同学,在茶社与大家一起喝着茶,慢慢也能聊一聊自己的故事。”夏虞南做了几年的茶社社长,亲眼见证了很多青年在茶社中的成长,社团的历练让他们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今年升大三的孙子涵刚刚接任清华茶社的社长,她告诉记者:“我的整个大二都在被deadline追着走。茶社成为了我压力的一个释放口,每次来到茶社,我想的都是怎么用心泡好眼前的这壶茶,如何招待好我的这些爱茶的朋友。这里已经变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寄托,茶社让我专注眼前,在我迷茫时给我指引。”

茶与人其实很像。绿茶像青春年少,经不住高温的考验,只有经过发酵才像普洱,非要沸水不出真味。茶叶经过沸水洗礼,慢慢地舒展开来,呈现它最美的姿态,也让承载它的水,染上了茶的芳香和色彩。希望清华茶社中的青年人也像他们所爱的茶一样,在步入社会后慢慢融入,寻找自己的升华,同时也让世界染上一点他们的芳香与色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