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听再多的“我有一个朋友”,也没什么用

时间:2024-05-21

文-丁先生

听再多的“我有一个朋友”,也没什么用

文-丁先生

人永远是孤独的,

所以我们喜欢听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这个句式,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知乎、公众号、朋友圈,我们每天都能看见许多作者,用“我有一个朋友”开头讲一个故事,以试图解决你的困境。

当你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时,他们会说:我有一个朋友,他选择了某某专业,后来怎样怎样;当你不知道该考研还是工作时,他们会说:我有一个朋友,他考研了或工作了,后来怎样怎样。

人永远是孤独的,所以我们喜欢听故事。感受到别人和自己有着同样的困扰,这让我们感到安心和认同。尤其是故事的美好结局通常会给我们信心:只要我们像故事的主角那样去做,我们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但无论故事如何动人,很遗憾,它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既不能说明这个路径可以复制,也无法说明它的操作可以成功。

比如说“该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个从大公司出来的人,可能会强调大公司完善的体制、规范的流程,而在小公司拼搏的人,也可能会赞叹小公司的晋升机会、友好氛围……这些对不对呢?都对。但是没什么用。就是让他们两个人重新走一遍流程,在同样的公司,完全照搬之前的做法,结果都很可能大相径庭——因为这个过程中有着太多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他们所认为的结果,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是由他们所认为的原因造成的。

你看到的故事,只是恰好他们成功了,恰好被他们的朋友写成了案例,又恰好被你看到。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成千上万地发生。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选择性观察效应”:我们挑选样本进行观察的过程本身就对样本进行了筛选,而这个筛选对结果会有影响。

它的另一个名字是“幸存者效应”,例如近来,各种年轻人创业的案例充斥报端。模式大概都是这样的:一位90/92/95年的CEO,想到一个点子,跟几个朋友组了个团队,见了个投资人,吃了顿饭,顺利拿到第一笔融资……当然,为了增加可信度,这中间会夹杂一些失败挫折,但最后一定是产品落地,梦想照进现实。

实际上呢,被媒体选中的,一定是所有创业者中最突出的例子,要么业已成功,要么正在成功的路上,总而言之,是最有话题性的。而那些无疾而终的大量案例会被媒体选中吗?不会,因为没有任何传播点——尽管后者比起前者,数量上可能多了50倍,甚至100倍。

媒体所呈现给我们看到的,只是这最顶尖的5%,还有其它暗无天日的95%呢!然而,吊诡的是,一直以来,自媒体和媒体们,都热衷于用各种故事来描述问题以调动读者情绪。如果故事不可靠,那数据呢?也同样未必可靠。

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时,有两家公司在做大选预测,其中之一是美国的老牌杂志《The Literary Digest》。他们事先发放了1000万份问卷,并回收了230万份(当时全美选民大约是1亿人,230万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样本了)。

根据问卷结果,他们预测,共和党候选人阿尔夫·兰登将在大选中获得69.67%的选举人票,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赢得总统大选。然而,结果是罗斯福获得了98.49%的选举人票(得票率则是60.8%),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兰登,令共和党一蹶不振。

而预测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从电话簿和汽车登记簿中收集调查对象的地址信息。在那个年代,家里有电话和汽车的人,绝对是相当有钱的人,而这部分往往会比较支持共和党。二是依靠被调查者自愿提交问卷来进行回收。由于当时罗斯福的政策正在施行,反对罗斯福的人有更强烈的意愿和动机提交问卷。

所以《The Literary Digest》筛选出了一大批支持共和党的人,显然,这个结果并不能代表全美国的选民。可见,统计数据同样并非绝对可靠。不同的统计方式,有可能导致样本筛选不均,产生偏向性的结果。

如果我们看到一种声音非常强烈,也许应该先问一问,这部分人是否能代表大多数?他们表达的诉求是否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还是因为他们只是声音特别大而已?不但个例会欺骗我们,数据同样会欺骗我们。

下一次,当再读到“我有一个朋友”时,先不要着急忙慌被撩拨,不妨可以多留一个问号,因为很有可能,你又被幸存者的故事消费了。

责任编辑:浮琪琪

E-mail:fuqiqi911@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