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京瘫——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选择

时间:2024-05-21

文-浮琪琪



北京瘫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选择

文-浮琪琪

生命未必时时刻刻都需要有意义,如果你从未消极地“瘫躺”过,也许你会因此错过那些意义之外、出人意料的人生惊喜。

互联网世界就是这样随性,一言不合就开始铺天盖地般刷屏。这次刷屏居然是人民可亲可爱、出场自带密集笑点的表演艺术家葛优老大爷!不过,这次葛大爷可不是凭借什么影视新剧,而是凭借当年旧作《我爱我家》里一组销魂姿势而一夜晋升为网红。姿势?No!小伙伴你们可别想歪了!

不过,这姿势可真有点难形容,因为四肢并未完全着陆所以不能叫做“躺”,但又不是身体呈90度直角的正儿八经的坐姿。而是身体以放松的状态整个儿出溜儿下来,与椅子或沙发呈120度角以保障接触面积最大,拱出来的肚子甚至可以当做电脑桌。因为北京孩子这样没坐相的多,所以这销魂姿势被网友奉为“北京躺”或“北京瘫”。

此霸气姿势一出,北京以大张伟、张一山、鹿晗、易烊千玺为首的“京城四瘫”紧跟着横空出世。于是以葛大爷为动作指导,“北京瘫”刷遍各大社交网络,红遍了全国,走出了国门,甚至跨越星球、物种,今夜我们人类和XX侠都是“北京瘫”!

不过一个比较稀奇的姿势而已,“北京躺”为什么能够这么火?瘫得如火如荼的我们究竟在传达什么?

仔细观察下各类“北京瘫”,相比较正襟危坐传达出来的积极精气神,这种身体出溜下滑瘫在位置上的姿势散发出一种“生无可恋”的颓废气息。再搭配各类配文,诸如“别理我,我废柴了”、“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我知道我在浪费生命,但我就是爽的停不下来”、“滚,上毛线班……”“北京瘫”可以说是这种消极、颓废、悲观等负面情绪的符号化呈现。

一个事物的流行势必反映背后人群心理的投射和大众文化的需求,而“北京瘫”所反映的“生无可恋”的心理状态正击中人们最隐秘的共通心理。“北京瘫”满足的正是人们对负面情绪的表达欲和释放欲。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压力,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负担让现代人更容易感到身心俱疲。高压之下的人们理所应当会油然而生悲观、颓废、消极等负面情绪,但长期以来我们并不擅长如何表达和化解类似的负面情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倡导的是儒家入世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气质,即使诸如老庄之类非主流的出世文化也是在宣扬我们要飘逸出世,莫被尘世功名羁绊。但对于那些并不超脱,想要积极入世,打心眼里在乎功名利禄而遇挫不得的人来说,似乎这两条路径都不太能走得通。

欲得而不能,难免会生发愤懑、抑郁和颓丧之气,但中国自古的教育和文化倡导似乎都不太主张我们保持一种负面消极的状态。长久以来,我们都尝试无视和避开这些负面情绪。在我们想要抱怨抒发负面情绪时,总会听到诸如“你要撑下去”、“你不能这么悲观”、“消极是不对的”等所谓的振作人心的加油话。我们在必须努力表现得积极和乐观方面承受的压力太大了,但我们却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生无可恋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状态,负面情绪是生命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啥都不想干”、“只想这么瘫下去”、“漫无边际的发呆”、“就是这么颓废”、“其实并不是很想活”.……相信类似的心理状态在高压的现代人中不会少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盲目逃避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性情的稳定必然是在平衡中达成的,不可能只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负面情绪的缺失必然造成人格的不完整。

负面情绪并不一定都是坏事,适当的负面情绪反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现代医学表明,适当负面情绪的抒发会促进性情稳定和身体健康。罗伯特·伯顿倾注一生心血来研究“生无可恋”等负面情绪,并在《忧郁的解剖》一书中告诉人们“积累智慧的过程中,你也在慢慢变得颓废忧伤。”一些艺术家、文学家则推崇负面情绪有利于人产生创造力,对美变得更具敏感性。

在当下快生活中,我们习惯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做事并且产生价值,似乎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瘫下,因为这是罪大恶极的浪费。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暂停生命飞速旋转的齿轮,空出五分钟来个“北京瘫”,直面“生无可恋”、消极颓废等负面情绪,或者放空自己只是发个呆,或者静静享受思想的流动,或者就是想浪费这五分钟的生命,这又何尝不好呢?

生命未必一定要时时刻刻都有意义,如果你从未消极地“瘫躺”过,也许你也会因此错过一些意义之外、出人意料的人生惊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