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飞航青年的“尖峰时刻”

时间:2024-05-21

文/山清

飞航青年的“尖峰时刻”

文/山清

一说起飞航青年,人们脑海里往往会出现身着工作服,忙碌在实验室、车间和发射场的画面,觉得他们每天接触的都是高精尖的技术,是颇具神秘感的一群人。其实,飞航青年和普通青年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年轻人。他们原本平凡的青春,也因为一个个体现担当的“尖峰时刻”而闪闪发光。

“尖峰时刻”一:扶得起的80后

世界上,从来没有过完美的时代,但我们至少可以创造一个完美的瞬间。

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的杨爽是一名80后女职工,平时文文静静的,并不引人注意。今年1月中旬,她却做了一件很让人佩服的事。那是在北京西四大街等车时,她看见一位老人蹲在地上,手捂右眼,血正顺着手向下流。杨爽立刻穿过围观人群,掏出纸巾给老人擦血,还把老人扶起来,拦了出租车送老人到医院,自掏腰包给老人垫付医药费,陪伴老人直到家属赶到,丝毫没有去想,这可能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在医院,杨爽了解到,自己偶然扶起的这位老人可不一般。他名叫赵礼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参加过八次原子弹、氢弹试验,荣立过两次三等功。他还曾任北京市丰台区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赵老家属要感谢杨爽,她只说了自己在航天三院工作就离开了。巧的是,老人的儿媳恰好也曾在三院工作过,对三院所处的云岗地区很熟悉。伤势刚一好转,赵老立刻穿过半个北京城赶来,为的就是当面向助人为乐的这位航天姑娘致谢。

赵老说,当时自己在返家的途中,等车时被人群挤倒在地上,受了伤,拦了二十多辆出租车都没人停,周围有很多人指指点点,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忙,直到杨爽出现。

杨爽的同事说,看多了摔倒老人“碰瓷”的负面新闻,多多少少的确抱有“扶不起”的心态。但通过杨爽的义举,使得大家去帮助别人的勇气更足了。

在“扶与不扶之惑”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今天,作为当代航天青年的杨爽,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不仅扶起了老人,更扶起了人心。

在工作岗位上的杨爽,也是好样儿的。十余年来,杨爽坚守装配一线,以精湛的操作技艺加工出国内最为顶尖的产品。她所装配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是神舟系列飞船飞行、神舟与天宫交会对接的功勋产品。

“尖峰时刻”二:隔空配出救命血

谁说世上没有奇迹?奇迹会否发生,只看我们如何选择。

今年6月9日,有两条新闻引人关注,一条让人悲伤愤懑,一条则让人欢欣感动。前一条,说的是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后一条,说的是航天三院职工常城,成功为一名苏州白血病女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创造了生之奇迹。

常城是个老家在山东的80后,目前是304所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今年3月,他接到了山东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初次配型成功,随后便进行了高分辨率配型,要知道,高配再成功的概率仅有十万分之一。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配型成功!这一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万分惊喜。

常城身体一向健康,这次捐献骨髓,还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住院。住院期间,他每天打两针动员剂,抽一次血。自高配成功以来,身上已经有三十多个针眼儿。常城的血液经过处理后,成功分离采集出含有造血干细胞的234毫升悬液。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立刻被送到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移植到了白血病患者体内,开始源源不断地制造健康血液。

常城是全国第4964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自上大学至今,他每年无偿献血一次。对于捐献骨髓,常城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然而,常城自认“很平常”的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不平常”,看到了航天三院青年职工身上的“精气神”!

“尖峰时刻”三:八年侍母忘寒暑

生活是很狡猾的,有时甚至是残忍。它总要拿出点什么,来考验一个人是不是生活的强者。

2005年,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职工王蒙一的母亲被确诊罹患渐冻人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四大绝症之一,80%的患者确诊后只有两三年的生存期。当时的王蒙一刚20岁出头,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关键时期。这样一个消息,对正处于人生上升期的他来说不啻晴天霹雳。但他没有在厄运的恐吓面前退缩,而是勇敢地担起了责任。

父亲的收入难以负担治疗费用,王蒙一就设法挣钱给母亲治病,并在经过无数曲折后联系到了中国医师协会,争取到了减免药费的资格。那段时间,他经常凌晨三四点钟去医院挂号,上午陪母亲看完病,下午又赶回学校上课、做课题。日渐病重的母亲开始吞咽困难,王蒙一就自学厨艺,变着花样为母亲做饭。这一做,就是八年。

在母亲最需要照顾的阶段,王蒙一也进入了硕士毕业论文修改和答辩的关键时期。最难能可贵的是,侍奉病母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求学之路,白天学习时间不够,就挑灯夜战,熬夜读书,最终,他不仅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还因为成绩优异,获得直升博士的资格。

博士毕业后,王蒙一进入航天科工集团工作,从事某重点型号的研制。因为能力突出,他很快成为骨干,加班加点就成了家常便饭,但他没有因此疏于照顾母亲,经常匆匆赶回家给母亲做一顿饭,又急忙回到单位加班。在为数不多的休息日里,王蒙一还尽可能多带母亲去公园,自驾千里带她回内蒙古探亲……

在王蒙一和父亲多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下,母亲成为医师协会救治对象中少见的“长寿患者”。令人遗憾的是,2013年底,与病魔抗争了8年的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

王蒙一常说,自己所做的,不及母亲付出的万分之一。他劝告青年朋友,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常回家看看。

由于突出的道德事迹,王蒙一当选首届航天科工年度感动人物。

“尖峰时刻”四:非勇者不能擒狼

成为勇士还是懦夫,往往只是一念间的事。

今年6月12日凌晨,航天科工集团206所的青年职工马昀送朋友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路边传来一阵紧促的呼救声,原来,一个年轻的女孩正被一个30多岁的男人扼住了咽喉。

本以为是小两口在打架,但马昀仔细一看,发现女孩满脸是血,他意识到情况不对,喊了一声“干什么的”,上前试图拉开男子。男子目露凶光,让马昀不要多管闲事,但看到马昀丝毫没有退缩,他松开女孩撒腿就跑。马昀没有多想,起身就追,直追到一家饭店门口,男子停下来,转身与马昀扭打在一起。

男子比马昀壮实,但马昀死不松开,直到路过的群众报案,民警赶到后将该男子扭送至派出所。经过民警的审问,才得知受害女孩22岁,当天晚上到建行的ATM机上转完账后遭遇这名男子,男子一声不吭扼住她的咽喉,欲行不轨。

录完口供后,马昀跟随民警前往医院验伤,进行现场确认,凌晨6点,回家简单梳洗后,马昀就不声不响地上班去了,直到民警找到单位……

“派出所录口供时,才知道是一个强奸惯犯,心里也有些后怕,但当时也没管他有没有凶器,就觉得一个大老爷们儿,听见女孩呼救,就上去了,有凶器也不管了。”事后马昀这样描述。

“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非常难得。如果人人都能见义勇为,犯罪分子就没有生存环境。社会特别需要这样的人。”民警为马昀竖起了大拇指。

精神榜样,润物无声。尖峰时刻,掷地有声。

可以说,每一个飞航青年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再普通的人,也会遇到自己的尖峰时刻。当你身处自己的尖峰时刻,只要听从你最简单的心声,做出选择,你就会发现,做一个人该做的事,不需要什么高深的道理,那份纯粹的善意,其实一直都在我们心里,不曾远去。

责任编辑:尹俊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