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文/流沙
如果知识改变不了“命运”
文/流沙
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但几十年后,我却愕然地发现,他的命运与许多人的命运是一样的,改变的不是命运,而是人生的轨迹而已。
我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几年前,老家的一位老人给我打电话,说宗族做家谱,大致需在七万元费用,因为我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考取学校到城里工作的,让我资助两万元。
我是工薪一族,两万元是一个大数字。再问老人还有哪几位愿意出钱,老人报了三个名字。我就哑然失笑了,这三个人都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个个都有几千万的资产,开豪车,住别墅。与老人一番长聊后,我有些感动了,因为在老人的价值观里,读书人和身家几千万的老板都是成功人士,永远不会愁钱花。
感谢老人的“固执己见”。这应该是传统农耕社会的普世价值观。一个人为什么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因为环境闭塞,劳苦无钱。乡人们认为在城里可以接触到上层人士,城里到处都是黄金……
读小学的时候,邻村有位少年考上了北京名校,寒假回家,他们家里挤满了人。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停在问,有没有见到过国家领导?后来四村八坊里流传开了“县长亲自到火车站接大学生”的传闻——对于当时的我们,这是药效持久的“励志鸡汤”。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村前的公路上只有破卡车经过,而县长是坐绿皮吉普车的,他亲自接送大学生,那是何等的荣光!
多年后我来到北京拜访这位乡友,此前在高铁上用手机搜索,发现他撰写了一长串的论文目录,实属埋头苦干的知识分子。然而长安居大不易,他的两居室比我老家的柴房还小。研究生毕业后,他在国家部委下属的科研单位工作,分了套房,靠工资吃饭,蜗居至今;女儿读了一个三本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夫妻俩谈到这里就唉声叹气——都是普通人。
那天我站在天安门广场,听着汪峰的《北京北京》,童年往事一幕一幕,百感交集。
在我整个的童年记忆里,这位乡人就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但几十年后,我却愕然地发现,他的命运与许多人的命运是一样的,被改变的,只是人生的轨迹而已。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更认同这样说法。读书可以让人“进步”,从阶层上说,可以把一个精神贫乏的乡下人变成有情趣有追求的城里人;从身份上说,可以从一个文盲变成有知识有技能的人,跻身上层社会……从个人的成长轨迹来看,这是一种成长和进步,但与普世观念中的“改变命运”仍然不能等同。
普世观念中的“改变命运”是大富大贵,是县长的吉普车,是并列于几千万资产老板的行列。从前想要改变命运,读书的确是一个重要通道,但时至今日,条条大路通罗马,早早离开校园,甩开膀子去创业,在“社会大学”也可以成功。
“知识”开始变得尴尬。
如果一个国家极度看重财富,如果整个社会喷发的创业创富激情就像广场舞一样铿锵有力,如果读书再不是一件自我的事情,而是越来越往“学以致用”的功利性目的去走,那么,是否任何没有“致用”的知识,都会被嘲笑和摒弃?那些无法兑现商业利益的知识分子,是否会被打入冷宫?
时代终将走远成为历史,历史的内核其实就是两个字: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最突出的东西不是财富,而是文化,文化是那些啃书本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创造出来的,而他们往往不是财富的拥有者。
当一位农村老人把我这个普通的读书人等同于老板时,当乡友守着清贫研究学问成为业内专家时,我想,总有一部分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是对个人人格情操的塑造。
我们不再为了温饱而读书,不再为了名利而获取知识,这是健全社会发展必经的阶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