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杨帆:90后要做“行动派”

时间:2024-05-21

文/本刊实习记者 杨三喜

杨帆:90后要做“行动派”

文/本刊实习记者 杨三喜

不去学校学习,不参加高考,但只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有可能走出一条路来。杨帆就走在这条“小路”上。2015年,他拍摄的纪录片《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在央视首播,成为继《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之后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

1990年10月5日出生的杨帆,留着一脸络腮胡子,很多人说他长得像歌手张震岳,但他说:“不,我长得比他帅。”个性张扬、锋芒毕露,他有着与同龄人不尽相同又异常丰富的经历。也正因此,他比同龄人显得过早成熟,甚至有点沧桑、老成。

他出身于教育世家,却在13岁那年离开了学校。那一年,他骑行从成都进藏,从此开启了不同寻常的人生旅途。16岁那年,他拍摄了自己的纪录片处女作,讲述海南一位父亲带着8岁的女儿每天跑马拉松的故事。18岁,以横渡琼州海峡作为自己的成年礼。2010年,杨帆拍摄了他的第二部纪录片作品《赛季》,记录下姚明接管上海男篮后的第一个赛季,见证了上海男篮从之前联赛排名垫底冲进CBA半决赛的历程。

爱旅行也爱纪录片,杨帆一直想要拍摄一部不一样的旅行纪录片。201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瞬间,他想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他同一天生日,他们肯定和自己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着不同的烦恼和梦想。就这样,他骑着一辆挎斗摩托车从北京出发,穿越欧亚大陆,开始寻找“另一个我”的旅程。这一趟,行程数万里,历时两年,他最终找到了来自8个国家的20多位跟他一样出生于1990年10月5日的年轻人。

在蒙古,他们遇到了第一个拍摄对象芭森扈,21岁的芭森扈已经怀有7个月的身孕,即将成为一个90后妈妈,而此时杨帆还从未想过结婚的问题。

在俄罗斯,马克斯、喀秋莎成为拍摄对象。马克斯13岁便被单身母亲遗弃,他独立闯荡,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但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在杨帆面前,这位刚刚经历失恋的“另一个我”乐观、积极,还在街上动情地跳了一段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而喀秋莎的手臂上纹着座右铭:“最简洁的回答就是去做”,一下子就击中了杨帆那颗不安分的心。

在芬兰,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找到了紫色浪漫女孩汉娜;在冰岛,杨帆跟着沙发客宫厘一起在雪原中裸奔,绝对冷也绝对刺激;在波兰小城什切青,等待杨帆的是售货员亚当,他钟情于艺术,喜欢去人迹罕至的屋顶和废墟拍照。

杨帆在8个国家遇到了23个和他同一天出生的人,最终有17个人出现在纪录片当中。他们有着相同的人生起点,却在不同的国家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性格和思想大相径庭,命运走向也各不相同。2015年2月18日,14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成为继《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之后,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曾问杨帆,有没有遗憾?杨帆干脆地回答,没有遗憾。面对记者追问,他又补充道,在第一季当时的情形下我已经做到最好了。但是现在,我还可以做到更好。

今年夏天,《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第二季又要出发,杨帆要继续他在欧洲中断的行程。除了换了一辆新车外,一切都是未知,都充满想象。他说,将来还会有第三季、第四季,他还要在国内,去美洲、非洲寻找“另一个我”。

最简洁的回答,就是去做

《中国青年》:见到这么多与你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

说戒烟,光嘴巴说、心里想是戒不成的,必须有实际行动、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决心,要有对生命、对家庭认真负责的态度,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诀窍。烟瘾上来了,他就努力忍受,把要吸烟的注意力分散,做几下深呼吸,把事先准备的薄荷糖含进嘴里,还轮换尝试过用嚼槟榔的方法应对。那些日子,还真是苦了老闻头儿,整日没精打采,心里痒痒的,怪怪的,两只手不由自主地在口袋里摸来摸去。

杨帆:我首先的感觉就是都不容易啊,终于找到了。他们的生命也很少遇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互相都是非常惊喜,就像两个远古的猩猩碰见一样。

从剪辑的角度,我最喜欢最后一集的亚当,他是个喜欢在屋顶上拍摄的艺术爱好者。从人物的命运上,我最喜欢刚当妈妈的蒙古女孩芭森扈和俄罗斯的马克斯,因为这两个人物拍摄的过程中经历了时间的跨度,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我感受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中国青年》:你觉得这些90后身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杨帆:我不是有一集叫做《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去做》吗?我觉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我们都是行动派。这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比较重要,不是总是说,却不去行动。

《中国青年》:国外的这些90后与中国的90后有什么不同吗?

杨帆:90后有什么特点?我没有发现什么特点,我觉得大家可能会去想90后的一些缺点和优点,然后会去比较。我不愿意这样去想,我觉得大家可以看到他的不同的生活状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就够了。

我没有减速,我一直在前进

《中国青年》:你的父母是怎样的人,他们对你有哪些影响?

杨帆: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支持我。我记得我13岁的时候跟一个叔叔骑行去了拉萨,一年之后我又一个人背包去了一趟,我妈后来给我写了一封邮件,说你爸爸看你转身的那一刻都泪流满面了。这么小就让我出去,大胆让我去闯,他们还是很开明。而且,我并不是离开学校就停止学习了,我还在学习,而且我还很自律,也没有让他们操很多心。退学后,我就跟着我爸爸拍片子,跟他学做纪录片。

杨帆:我觉得其实很简单,那个成人礼,我只是想过得不一样,我只是觉得18岁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起点,不想吃一个蛋糕就完事。这次横渡其实面临很多困难,最后因为被水母蛰得很厉害,并没有横渡成功。虽然没有成功,但给我留下了很难忘的记忆,就是要克服困难。

《中国青年》:也许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受了很多现实的束缚。而你很幸运地得到了家庭的支持,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觉得你的经历可以复制吗?

杨帆:当初去横渡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在游泳馆训练的时候只能游200米,因为平常很少运动,我当时想,要横渡琼州海峡简直太困难了,18.8公里,在大海里。但是我第二天游了400米,第三天游了600米,在游泳馆里整整训练了3个月,最后达到了能够横渡琼州的那个量。虽然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坚持下来了就有可能。

《中国青年》:很多有天赋的人,并不能像你这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人觉得只有读书、高考,考一个好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杨帆:我觉得父母的因素很重要,父母要多支持孩子的想法。我的经历也是一个启示,那就是即使你不去学校学习,不通过高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还能得到父母支持的话,也是有可能走出一条路来的。我就在一条小山路上。

我也知道很多人都有环球旅行的想法,但是很多人碍于工作,碍于各种原因走不开,我觉得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收获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可以让很多人看到我的一些经历。从纪录片的角度,我也努力表现了每个人的闪光点,大家可以通过这个纪录片去感受很多走不了的路。

《中国青年》:你怎么看待自己这十多年来走过的这一条“小山路”?

杨帆:我觉得我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中肯定也碰到了很多困难。这是一条上坡路,但我一直没有减速,一直在前进。

责任编辑:张斯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