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解mei
一个“舶来品”,在中国从零开始
如果时光倒转10年,在当时的中国,听说过“音乐剧”一词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这个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艺术形式,从美、英开始发迹,经过近百年的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西方戏剧家族中的一个非常火爆的新生命了。仅就百老汇歌舞剧来说,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这些剧常常是一段段相对独立的歌舞和笑料的组合。这以后,贯穿全剧的故事情节越来越受到重视。迄今为止,在百老汇上演过的剧目已达300多个,有的一演就是十几年,有的只演了几个星期就关门大吉了。像经典音乐剧《猫》,从1982年正式上演,至今已演出了5800多场,仅在全世界的巡回演出团体就达7个之多。像中国观众熟悉的电影《音乐之声》就是根据60年代百老汇歌舞剧改编的。美国华文记者陈燕妮说起音乐剧的魅力时,感慨万千:“才到美国时,在他人车中的收音机里听到一首歌《ALLI ASK OF YOU》(我对你全部所想要求的)。这首歌当时给我的那种回肠荡气的感受,一直像一根细韧有力的锥子横梗心头。多少年来,每听到这首歌,内心的感觉无一不是心潮难平,无一不是觉得有大块大块的气流在胸腔间激荡游走。后来才知道这是百老汇舞台剧《歌剧院幽灵》的主题曲。”这个艺术形式发展到今天,它的含义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把流行歌曲套到一个故事上面。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能够亲眼看到现场表演的音乐剧——这个十足的“舶来品”,恐怕只有看我们自己国家艺术界培育出来的“嫁接产品”了。
80年代初期,沈阳话剧团将一出大型歌舞故事剧《搭错车》搬进了万人体育馆。载歌载舞的活泼形式加上通俗上口的音乐旋律,一下子抓住了万千观众。演出效果的热烈足以使若干年后再搞艺术的人们羡慕不已却又望尘莫及:这样一个在现在看来并不是炉火纯青的通俗歌舞剧,在短短两三年间,上演场次达千场以上,观众超过千百万人次。当时正值中国的歌剧、话剧处于低谷,关心艺术发展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问题:
——中国观众喜欢看什么戏?中国戏剧之路应该怎样走下去?
现在想起来,沈阳话剧团当初并非有意识要创作出一部中国音乐剧,它所创造的这个奇迹无疑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这种酷似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居然能够让中国的老百姓如此痴迷——这个成功的范例确实使各个艺术院团都看到了曙光。于是,全国各地的剧团纷纷上马:《芳草心》《火把节》《小巷歌声》《公寓13》《风流年华》《台湾舞女》《特区回旋曲》《时髦青年和怪味鸡》《雁儿在林稍》以及《山野里的一场游戏》等等等等,挂着这样那样的剧种标签、具有和音乐剧相似特点的一批新剧目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芳草心》的主题歌《小草》至今能引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
除此之外,《台湾舞女》是福建晋江地区的仅有七八十人的小剧团在1985年推出的一台方言歌剧。这部戏集地方戏曲与轻歌剧的形式为一体,以土特产加洋包装,竟赢得了百余场的观众。小地方、小剧团、小剧目竟然都可以有如此高的“上座率”,这自然又给人们一个新的思考: 小资料
音乐剧是一种具有完整的戏剧结构,并包括各种音乐形式(歌曲、乐队、舞蹈)的通俗音乐舞台剧。
——[美]戏剧家安德鲁·兰姆
音乐剧是戏剧表演的作品,具有激发情感而又给人娱乐的特点,简单而又与众不同的情节,并伴有音乐、舞蹈和对白。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有300多种集“唱、念、做、打”为全能的地方戏曲,与外来音乐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能不能以此作为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基础?
10年的时间,一个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可以健步如飞,是因为有母亲的悉心照料。而10年的时间,一个陌生的艺术形式,要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只有靠“园丁”们在全无经验的状态下,边试验、边学习、边摸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有意无意地碰撞着音乐剧的大门,但是,谁也说不清中国的音乐剧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些剧目的作者,有些受过美国音乐剧传播的影响,而更多的人,是既没有听到过也没有看到过任何美国音乐剧的演出。一直到进入了90年代,中国人才从选题策划、写剧本、创音乐、编舞蹈乃至导、排、演一系列程序中,真正开始寻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音乐剧形式来操作。
1995年,是值得音乐剧历史记住的一年:中国音乐剧研究会集体“生”下了中国音乐剧、第一个、自己的“孩子”——大型民族音乐剧《秧歌浪漫曲》。
应该说,这部戏立意很好,又能将秧歌的魂、秧歌的命运贯穿于整个剧中,以舞带戏,以戏带舞,说来是一部很有展开空间的音乐剧题材。最重要的是,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的。然而,演出效果却出人意料地不尽如人意。演出不过5场,而且大部分是赠票。大概是因为这部戏从启动到演出,关注的人太多,大家对它的期望值太高,从剧场走出,人们更多的是遗憾,是失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时,有人指出:《秧歌浪漫曲》的编导人员太看重了“中国的”“民族的”,重视了“土味”却忽略了音乐剧应有的现代感。以至音乐舞蹈语汇过于陈旧拘泥,缺乏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律动感、冲击性和激情洋溢的感染力。舞台上的它,更像一部中国民间歌舞剧,而非真正的音乐剧。而东北某歌剧院推出的音乐剧《鹰》,同样带有中国早期音乐剧的缺憾,尽管有歌有舞,整台戏沉重得简直像一部正歌剧。
10年探索:回顾与反思
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繁荣景象并没有维持多久。时光飞转,中国准音乐剧的表面繁华已被“雨打风吹去”。从热闹非凡到平静如潭之后,中国艺术人开始清醒地感到这些“中国音乐剧”并不到位。
从1982年起步,上上下下10年有余,中国艺术人从看看到走走,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盲目乱撞到有目的地制作……创作出了可以与音乐剧有相似之处、或名其曰音乐剧的剧目不下百出。但严格说起来,还没有几台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产生轰动效应的中国音乐剧能摆在观众面前。
这是一个令中国艺术人痛苦的话题。
按说,像《秧歌浪漫曲》和《鹰》这样的呕心沥血之作,从艺术形式上既有唱、有舞、有说话,好像也具备了音乐剧应具备的基本材料,但怎么就是专家看着不像、老百姓看着不喜欢呢?
这也是中国艺术人苦苦思考的问题。
人们在坐下来重新思考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去,去美国、去英国、去日本……去亲身体验真正的音乐剧的魅力。
于是,出现了两种看法和倾向:
——回来的人认为中国音乐剧必须从照搬国外优秀剧目为先行,在认认真真地做一段“描红”、真正学到音乐剧的精髓后,再开始自创剧本;
——没有出国的人则少了些固有模式的框框束缚,在思考中还是更多地从中国自身文化品类中寻找基础。
两种意见也许是殊途同归,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认识到一定要抓住一个结合点:中国音乐剧应该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正如音乐理论家居真宏所说:
“用传统的歌剧观念、戏曲观念、话剧观念、歌舞剧观念以及它们的简单相加是生产不出真正受欢迎的当代中国音乐剧的。我这样说丝毫也不担心中国音乐剧会重蹈百老汇音乐剧后期所犯的错误,让大腿舞和其他形形色色的低级趣味充斥音乐剧舞台,而是有感于我们的音乐剧太深沉、太滞重、太呆板、太缺乏幽默感和愉快轻松的趣味,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艺术特性,实在不招人喜欢。”
商品特性、娱乐本性是音乐剧文化最本质的美学品格;现代感和时代气息是其生命力的美感的重要来源——能够认识到这两点,已经耗费了中国艺术人10年的心血和劳动,要真正在舞台上呈现出这两点,更是一项难上加难的事业。
从培养人开始:
中国音乐剧发展渐入正轨
重新举足的同时,人们从10年经历中开始认识到,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应该逐渐走入正轨,应该有一支编、创、导、表的正规军。
于是,中央戏剧学院1995年设立了表导演音乐剧班;北京舞蹈学院也于同年在社会音乐舞蹈系设立了音乐剧班;理论家居真宏与河南大学武多之教授也在民族歌剧班的基础上,开始了音乐剧人才的培训试点。
三所学校,不同侧重,不同特点:
中戏表导演班共招收35名学员,都是来自全国各话剧团、歌舞团的专职人员,虽然整体年龄偏大一点,但进校的或歌或舞或表演,都至少有一方面强些,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比较好。入校后在接受了半年舞蹈、声乐、台词、表演等基础课强化训练后,集体参加了排演日本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做了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描红”,积累了演出经验。在最近一次汇演中,这批学员不仅展示了他们在歌唱、语言、舞蹈多方面的综合实力,并突出地显示了中戏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表演素质的特点。
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班27名学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大多数入校前是各地舞蹈专业学生或演员。因此,他们的最大特点是舞蹈基础好。但相对来讲,文化修养和音乐剧所需的其他方面的素质稍嫌薄弱。针对于此,学校从设置课程中特别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和基础能力的训练,设置了人生哲理、大学语文、声乐基础、外国音乐史等课程,并配有大量的声乐、视唱、芭蕾训练。
河南大学艺术系民族歌剧班,在条件十分简陋的郑州郊区安营扎寨,也在为培养音乐剧人才做着艰辛努力。他们的学员均来自河南各地县戏校、剧团,均有一定戏曲演唱功底和声音条件,几乎每个人都能同时掌握美声、民族、戏曲三种唱法,声音的适应力和表现力都有一定实力。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学员们除学习声乐和音乐基础课程外,既没有基本的形体训练课,更没有舞蹈课、表演课、台词课。因此作为实际意义上的音乐剧人才,这批学生尚缺乏系统、全面的训练。
三所学校的各自特点,尽管优劣各有,但毕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在大家重新认识中国音乐剧如何发展、逐渐走出各种误区的同时,已经有了脚踏实地的操作行为和趋向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
今天的困惑:人才、市场、资金
当然,欣喜之余,还不容盲目乐观,中国音乐剧发展道路上尚有诸多困扰。
首先,从三所院校的招生情况看,中国人对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尚缺乏起码的了解与认识,由于难以做到百里挑一,许多具有实力的青年对此专业表现漠然。这无疑直接影响到招入人员的素质。在西方,音乐剧集中的是最好的一些人:导演、服装设计、编舞、作词、作曲……在百老汇,光纽约市就有7万名演员,而最大的剧院也只需要30——40人,一个演员想出演百老汇,必须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而在中国,中戏本科音乐剧班招生25名,报考人员不足200人,比例约为1∶4。舞蹈学院本科音乐剧班的相应比例只是男1∶4和女1∶7。
有人认为,音乐剧人才是“万金油”,什么都会点儿,什么也不会有太高的水平。却不知,正是因为音乐剧人才须集歌、表、舞、道白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才需要我们去专门培养。因为任何一位只具备单项专业能力的演员,即使水平再高,也演不了音乐剧。
其次,各校苦心培养这批人才,目的当然是让他们出来后能真正从事音乐剧的表导演工作,因此各校均有意以这批学员为基础,组织音乐专业团体。但由于资金、编制等诸多因素,三院校培养出的这第一批音乐剧表导演人才却面临毕业后返回各省市而难以集中的局面。
另外,音乐剧音乐创作和舞蹈编导及剧本编写人才的培养还没有被列入切实计划。
如果就此话题进一步展开,影响中国音乐剧发展的还有许多问题:
(1)当前还没有对音乐剧特征的严谨科学的界定;
(2)目前中国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音乐剧普遍发展的条件。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制作投资成本从60年代的70万美元涨到80年代的300万美元,90年代更达到上千万美元制作一部音乐剧。像《西贡小姐》就是一部高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场面宏伟,舞台上跑汽车、半空中跑飞机……在百老汇,一个演员要培养自己成为百老汇舞台上一个普通的角色需要花费150万美元。而在中国,以这次中戏上演的《想变成人的猫》为例,这部戏之所以能够得以上演,是因为日本一剧团奉送了近400万元人民币的舞美、灯光、服饰、道具,中方实际投入只有40万元人民币。当时根据日方条件,该剧在北京演出30场。这30场戏大部分是通过剧组及票房人员亲自走出去,到大中小学校一个校一个校地宣传、推票,并以15元一张票的低价位为学校包场提供方便。据说在跑遍至少200所学校后,才获得票房收入与投入资金基本持平的结果。其实这部戏好看有趣且浅显易懂,但推票竟然也如此艰难。由此看,创造演出市场培养音乐剧观众,不但尚待社会经济基础的进一步好转,还须各传媒的必要宣传和介绍。
(3)在初始阶段,引进原汁原味的外国音乐剧名作进行“描红”,很有意义,而派出人员到国外去学习也很有必要。但这一切行为如果没有有关部门与社会的经济支持,实现起来定有难度。
……
中国音乐剧正在起步,正在从草创向以一定理论为前导做清醒的选择发展。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王刚等人演出的微型音乐剧《天长地久》,大概是少有的通过电视将这样的音乐形式介绍给大家的尝试。这部小作品基本上是美国百老汇初期音乐剧的模式,它无疑使观众了解到音乐剧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艺术品种,让大家都来喜欢它。在美国,台湾的费翔、上海的王洛勇在百老汇崭露头角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音乐人。尽管前面路上荆棘丛生,但今天人们为之努力的精神及音乐剧本身尚待开发的广大市场,已经给予了我们很大鼓舞。好好干吧,中国音乐剧同仁,努力走好每一步,为中国、也为世界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中国音乐剧。
责任编辑:赵为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