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废品”的报复——小议去年娱乐片

时间:2024-05-21

肖翔

谋杀、暗杀、枪杀、情杀、他杀、自杀……一片杀声冲向银幕。1988年8月份电影局统计,全国22家电影厂已完成的影片中,三分之一是写惊险、武打、谋杀的;而从8月到现在笔者所观看的几十部新片中,非此类娱乐片的影片不到5部。在蜂拥而来的“娱乐片”中,除少数几部较优秀外,大部分粗制滥造,让人不能卒睹。于是放映厅里一片责难、非议甚至愤怒之声:“这样一味滥杀下去,最后中国电影只好自杀!”“这种低质量的感官刺激只能败坏观众胃口,最终失掉观众!”“中国电影好容易才迈向世界,以后还能有高质量的艺术片参加国际影展的竞争吗?”……然而,从订购部门不断传来的信息,却依然是此类影片的拷贝数遥遥领先,有的影片很不像样子,与赫赫电影学府的名声实在不相符,但只凭《行窃大师》之名,拷贝也上三位数,而一些拍得很认真、很严肃的影片却惨到拷贝“不成数”:仅1或0。

责任在谁?第一个替罪羊当然是电影公司,是他们决定拷贝数,这就有个扶持引导的问题。可中影公司自有它的一片难言之苦。

“文革”前17年,电影主要是教化工具,观众一般由单位集体组织,团体购票,同时电影院也不用考虑经济压力;1979年重播旧片,看了12年8个样板戏的观众,饥不择食地涌进了当时唯一的娱乐场所——电影院,形成令世界同行羡慕不已的观众数字——293亿人次。1983年以后,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群众的娱乐形式增多,电视、录像的发展以及观众从强制性的集体看片受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选择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了。一般老模式的影片吸引不了观众;具有强烈超前意识的探索片,观众又接受不了;于是观众蜂拥转向娱乐片。《武当》《武林志》《少林寺》应运而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当时电影观众每年以10亿人次往下降的情况下,单《少林寺》当年在国内就卖了480个拷贝,两个“武”也为北影、长影赢得巨额利润。这种趋势在近10多年的电影市场中一直有增无减,而同时,大部分国产片因此却失掉了观众,有的影片首场卖票就不过百张。不少影院被迫改放录像、开舞厅,有的影院经理不得不带领影院职工去帮建筑队拆城墙做小工度日。他们想放映有观众的影片实属合情合理。

怪制片厂?据说全国几十家制片厂中,收益尚可的仅仅两家,我国最大的3家制片厂莫不债台高筑,近年来享誉海外的西影也未逃脱负债困境,厂长们每个月为给职工发工资而发愁。既然娱乐片能赚钱,谁不赶快抓住这根救命稻草!还是吴天明直率,把影片分为要钱和要脸两种,干脆把娱乐片叫作要钱的。

怪观众——最没道理。要让观众从自己口袋里掏钱买票,花时间看电影,当然要使电影有吸引力,拍得人爱看。你嫌观众口味不高,你拿出又有艺术质量又好看的呀!《天云山传奇》《红高粱》《魂断蓝桥》《虎口脱险》……电影院不是挤破门吗?说观众不关心政事,一部《河殇》引来多少人的思考。就是探索影片不也曾在上海的一些影院挤得水泄不通吗?

怪导演拍不出上乘的娱乐片?张华勋正在这儿等着哩!这位第一个在大陆拍武打片《神秘的大佛》《武林志》的导演,当年就大声疾呼:给娱乐片一席之地!

瞧不起,当然拍不好

在张华勋的两部影片放映后,敏锐的李陀就曾在《电影艺术》撰文加以肯定并作了具体的艺术分析,然而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评论界一窝蜂地研究“探索片”,对娱乐片不屑一顾,对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毫不重视,直到电影市场严重萎缩,经济压力使各电影厂难以进行再生产的形势严峻地摆在面前时,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齐转向娱乐片。不少人感慨,连郑洞天(《金三角》)张艺谋(《绑架》)等都转向拍娱乐片去了,中国电影真是前途渺茫。不过据说这些颇有功力的著名导演拍起来也并不轻松。这很正常。娱乐片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并非任何人想拍就能拍好,去年春天,周传基老师在峨影厂讲课时就曾专门讲怎样拍好娱乐片。他举了国外一些优秀娱乐片为例,一边放录像一边分析影片的艺术技术处理,如枪战怎样拍才能达到真实的效果,而一场谋杀如何在几十秒钟内用72个机位的变换使凶器并未真正接触到被杀者却制造出紧张、真切而又非单纯感官刺激的效果。也是在那次会上,邵牧君同志更提出中国今日电影之创新应向娱乐片靠拢,要学会拍娱乐片、学会评娱乐片。当然,邵牧君所指的娱乐片,其范畴要宽泛得多,它包括一切真正能以情打动观众,以情节娱乐观众的有人物、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影片,例如《乱世佳人》《音乐之声》等。

最近看《神探亨特》,颇有启发。当时电视里正同时播放两组外国警探片,相比之下。一个拖沓、冗长,没完没了地说过程,而《亨特》却拍得轻松活泼,干净利落,动作性强,节奏得当。人们在轻松的娱乐中,看到了人物,增加了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得到了惩恶扬善的满足。演了几十集,观众胃口仍很好,这难道不值得研究吗?

与瞧不起娱乐片紧密相联的另一方面就是瞧不起观众。一种表现为不屑考虑一般观众的喜爱、要求;另一种是低估观众的欣赏水平,认为观众只能欣赏低层次的娱乐片。无论哪种看法,都有一种轻视观众的情绪。既然轻视,当然不会潜下心来研究不同时代观众层次、欣赏心理的微妙变化,不同的审美要求,当然拍不出观众喜爱的影片。而失掉了观众,电影就失掉了接受对象。这是违反电影艺术的本质的。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拍给观众看的,庞大的经济成本也制约着它,它不可能成为任何艺术家个人兴趣、嗜好的玩意儿(当然探索片不在此例,但探索片的探索最后也应体现在整个电影艺术的提高上),它必须寻求沟通观众的共鸣点。观众不买帐、艺术家不承认,既不能进入商业流通渠道,又无艺术上的借鉴意义的影片只能算作废品。

尤其该提醒电影创作者们注意的是不要利用观众对某类影片的偏爱心理把功夫只用在研究一个吸引人的片名上。观众也不是好骗的,上当只能一次,长此以往,娱乐片会由摇钱树变成讨饭碗。据说,西影的《东陵大盗》1、2集本来很卖座,可一味拖长的3、4、5集的拷贝数立即直线下降。

导演们,爱惜自己的声誉!

当然,1988年也出现几部拍得相当不错的娱乐片,像米家山的《顽主》、郭宝昌的《他选择谋杀》、林其伟的《暂缓逮捕》都拍得很好,题材新、视点新,人物站得住,艺术上讲究,而且很有时代感。看得出导演们是抱着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在拍娱乐片。也许我们对电影创作的前景不该过于悲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