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离家出走

时间:2024-05-21

张克华

在美国,青少年离家出走已成为一个令全社会头疼的问题。

这些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且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在家里偶有不称心之事,立即收拾衣物,不告而别,来到街头与一群反叛成性的同龄人在一起,穿奇装异服,过群居生活。他们的“集团”中,有一个有般力的领袖人物,各成员之间的关系颇为亲密,整个集体散发出一种“特殊与神秘”的气氛。有人认为,或许这就是吸引他们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

有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则从当前的家庭结构和教育制度分析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美国的中产者家庭,父母一般都要求子女能早日独立,自己决定事业和前途,有的父母甚至要求子女早日搬出家庭到外面独立生活。所有这些,都使子女感到童年时父母对自己的爱已经消失,家庭失去了温暖,从而将注意力转向大街上与自己同病相怜的伙伴。

据统计,这一类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在外面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会感到所谓“集团”生活索然无味,“集团”所信守的教条“虚伪而毫无意义”,所谓领袖也并不完美,因而也就感受到离家出走所带来的内心矛盾。大部分人在此情况下都会“重返家庭”。

另一类离家出走的青少年的命运则要悲惨得多。他们大多出生于畸形的、有缺陷的、不完整的家庭。他们的离家出走多是在迫不得已的境况下发生的。下列事实足以说明这一点。

16岁的罗伯特同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继母有孕辞去工作,罗伯特不得不在课后打工以维持家中开支。即便如此,家中生活也每况愈下。父母把罗伯特作为发泄怒气的替罪羊,经常无故打骂他,最后在除夕之夜将他驱逐出家门。

克莉斯13岁时母亲改嫁。放荡成性的继父时常调戏她。当她将实情告诉母亲时,得到的却是一顿责骂。由于亲生母亲不管不问。克莉斯长期遭受继父的凌辱。她忍无可忍,再次要求母亲制止继父的这种乱伦行为。母亲非但不听,反而将她赶出家门,理由是“我不能为了你而失去自己的丈夫。”

艾伦是位智力一般的孩子,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他拼命学习。由于某些功课成绩欠佳,虚荣心极强的父母便认定他有精神病,强行将他送进精神病院。艾伦设法逃了出来,他打电话苦苦哀求父母,父母却坚决拒绝他回家,并且声称不再认他这个儿子。可怜的艾伦,含着眼泪,离家出走……

以上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是永远无法再回到自己的家了。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命运,谁能预料得到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