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读了包彩秀的来信和记者、通讯员的调查,很想再说几句话。
荣鸿博作为一个38岁的成年人,竟参加少年儿童大字比赛,而且还有人伙同支持,如此瞒天过海,欺世盗名,必须予以揭露。
面对一个年仅15岁、尚无社会经验的幼稚少女,荣鸿博使用了很狡猾的欺诈手法。他依恃骗取的荣誉,或哄之以花言巧语,或诱之以虚名实利;在自己的年龄上半掖半露,大布迷魂阵;眼看目的达不到时又威胁恫吓,恶人先告状。真可谓机关算尽,手段用穷。但是,“捣鬼有术,然而也有限”,以骗人开始的人,总逃不脱以害己告终的下场。因为,真正的荣誉和幸福本来就不是用骗的方法能够得到的。
值得深思的是造成包彩秀悲剧的原因。不知从何时起,形成这样一种风气:一个人一旦出了名,马上就会收到一批倾慕者的来信。信中或表示钦佩景仰之情,或想求得一些成功的诀窍,或提出一些其他的个人问题。不能否认,写信人大都是真诚的,向名家学习求教也无可非议。但也有些青年在个人虚荣心的驱使下,追逐名流,忘了自尊自重。这样做的结果,就给荣鸿博这样的人以可乘之机。按理说,包彩秀在与荣的通信来往中,已得知荣骗取荣誉的可耻行径,就应主动予以揭发,并与之割断联系。但慕虚名的心理,使她在是非面前丧失了起码的分辨能力,最后发展到扔下学业,抛离家乡,辗转千里,在付出了很大代价之后,才终于认识到自己追逐的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慕名容易上当,骗人难免落空。这就是这一悲剧告诉我们的道理。 宗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