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陈凤荣
一个自学者的学习技巧就在于:怎样使自己每天的学习量尽可能达到最适点。
那么,这个学习最适点究竟在哪里呢?下面的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一天中,学习收效与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
在一天之内,如果任何功课也没作,当然什么东西也没学到(点0);如果在学习上花费了1小时的时间,就能学到一定的东西(点1);如果花费了2小时,就能学到多1倍的东西(点2);如果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就学得更多的东西(点3)。但是,如果在一天的24小时内,要学习23.5小时,那就会累得精疲力竭,以致几乎什么也记不住,学到的东西便微乎其微(点4);如果学习的时间比这少一些,学到的东西反而会多些(点5。)
不论这条曲线究竟是什么确切形状,但它总会有一个最高点,然后就跌落下来。点X便是一个人在一天中学习量的最佳点,或称学习最适点。在适当的学习时间长度与疲劳之间,它是最理想的折衷点。因为学习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视神经在接受信号的刺激后,引起大脑皮质相应区域的兴奋,通过大脑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记忆理解等。如果学习时间超过了最适点时,大脑皮质的该区域由于工作过度,逐渐失去其兴奋的能力,便开始由兴奋过程向抑制过程转化,于是疲劳便降临了。这时如果你发觉反复读同一段文字仍然不能吸收,那就是一个相当准确的信号:你已经达到了一天学习量的最高峰,应该立即停止学习。
最适点的确定是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的,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定。根据调查证明,大多数普通学生都认为他们一天学习的最适点是5个小时。当然有的人可长些,有的人可短些。不论怎样,如果学5小时效果良好,那么收效便是很可嘉的了。
用脑确实是一门科学。人们往往容易把脑子的活动与身体的活动等同起来,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想养足气力第二天多干些体力活,当然可以躺到床上舒舒服服地休息。但对脑子来说,除了必要的睡眠以外,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变换花样”。马克思在研究中感到疲劳的时候,便用解数学题的办法休息脑子。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也懂得这个道理:当他为破案而冥思苦想感到头脑僵化的时候,又开始做他的化学实验了。
自学朋友们,如果你能找准自己学习量的最适点,又善于“变换花样”地使脑子休息,那么头脑不仅不会昏沉沉,而且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根据〔英〕马里森博士的英文原著《怎样学习》改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