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讲解员工作不简单

时间:2024-05-21

宋锺智

有人说,讲解员的工作平凡简单,没有干头、钻头、奔头,就凭口才、眼神、动作等等来干。过去,我也这样看,结果,走了弯路。后来,学了毛主席著作,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对照,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总结了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才真正感到这工作不“简单”。

简单和复杂

讲解工作是使无声的文物变为有声的,使消逝了的历史情景再现出来,使观众受到感染和教育。讲解员是观众和文物之间的纽带、桥梁。从这一方面说,已经很不平凡简单了。何况,讲解工作也和其他事物一样,包含着许多矛盾。分析这些矛盾,正确地解决它,又是一个很不简单的过程呢!当你不了解这个工作,或者因为看不起它而不去钻研它时,这个工作似乎是“简单”的。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它又会变得复杂起来。可是,当你经过分析掌握了它的规律性,复杂又会变得简单。而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简单会再变复杂。这就是简单和复杂的辩证关系。

找出工作的特点

所有的纪念馆,都有实物、图片、说明、讲解员讲解。这是纪念馆的共同点。但是,还必须知道每个纪念馆的特点,才能掌握它的特殊的规律性,才能作好工作。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的特点是,烈士的英雄事迹很突出,而文献资料和遗物很少。但是,馆址就在烈士家乡。烈士的亲属还健在,馆内包括烈士故居,就义处,烈士活动过的村公所,敌人“审讯”时的房间,等等。实情实景,历历在目。根据这种情况,如果,象有些纪念馆那样,让观众自己参观,看说明,效果就比较差。必须在引导观众参观时,善于讲解,才能收到感染人、教育人的效果。所以,我们把讲解作为工作的主要环节。

区别对待各种不同的对象

怎样讲解呢?我的体会是,要区别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对象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进行讲解。

我们对所有的参观的人,都要讲烈士的彻底的革命精神(忠于党和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斗争,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不抱任何幻想,藐视困难,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等等),讲烈士所处的时代的阶级斗争,并联系当前的实际。这是我们讲解时的“纲”。可是,有了“纲”,还不能说就讲好了。有一个时候,我按照这个“纲”,对所有的参观者,都用一样的语言,一样的腔调去讲,有的人却反映说,“没有讲到点子上,不上纲”。为什么呢?我具体分析一下参观的人,其中有工人、农民、战士、干部、学生、宗教徒,有年龄很小的红领巾,也有大专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他们的经历和思想状况都不相同,千篇一律地不加区别,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

后来,我们总结出了一个“三看三定”的原则。这就是:看对象,定接受程度;看要求,定接受重点;看时间,定参谒(ye念叶,拜见的意思。)形式,力求作到因单位和因人而异。这样做效果很好。譬如刘胡兰在做军鞋,在土改中,如何和阶级敌人作斗争,对青年学生可以着重地讲,而对于熟悉这种工作的老同志,只扼要说明一下就可以了。对少年儿童,可以通过实物,多讲刘胡兰如何学习,站岗放哨,给伤员送鸡蛋……而对外宾,则必须扼要清楚,不可贪全。否则,不分主次,摆了一大堆事实,反而使听的人弄不清楚。

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到刘胡兰烈士纪念馆参观的人,都是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来的。他们的态度都很严肃认真。但是,有时也会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影响情绪。比如,在烈士就义处讲解时,有时烈日当空,炎热异常;有时突然下起雨雪。面对这种情况,怎么使观众情绪始终如一呢?我是这样开始讲的:“我们踏在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上,现在飘下了雨点,雨,就要淋湿我们的衣衫,……一九四七年一月二日,刘胡兰在这里,寒风刺骨,雪花满天,敌人嘶叫,面对着三口铡刀,她昂首挺胸地站在这里……”这样,就会把外界的不利条件,引向有利的方面,使观众精神振奋,不避雨雪。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我觉得,讲解员在讲解时,也应该这样。

“等”和“请”

纪念馆、展览馆开馆以后,就会有很多单位来联系参观。因此,人们就常常有“等上门来”的想法。我们觉得,刘胡兰烈士纪念馆是一个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机构,不能满足于“等”上门来,还要“请”上门来。这样从被动转为主动,才能充分发挥纪念馆的教育作用。因此,除了主动来联系参观的以外,每年的“烈士就义周年”、“清明”、“五一”、“五四”、“八一”、“十一”,还主动与各个方面的领导单位联系,请他们组织群众前来纪念、祭扫和参谒,扩大影响。同时,配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组织活动。比如,共青团中央提出要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阶级教育时,我们就和有关单位联系,组织中小学的少年儿童,前来参观,并加强讲解的故事性。在形式上,我们也打破一般情况下的登记,引进陈列室,逐件讲解,最后自由离馆的老一套,而采取“纪念大会”、“祭扫仪式”、“报告会”、“控诉大会”、“宣誓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之,我们觉得,搞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都必须打破形而上学的框框,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自己的工作和工作对象的特点,有目的而又灵活地进行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得比较好一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