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李义民
山东省肥城县桃园人民公社尚里村是我出生的家乡,这里我留下了许多童年时的脚印,不管我在他乡工作多久,故乡的每一个变化,对我来说都是如此亲切。最近有机会返乡探亲,看到家乡由贫瘠荒凉的山村变成了名符其实的“世上桃园”,听到乡亲们诉说他们建设家乡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我内心非常激动。
先从石碑谈起
我们尚里村的西头,有一块清朝咸丰年间立的石碑,上面有这样的文字:“尚里自古缺水,众人皆以为忧”。就是因为缺水,真正是苦了这一带小山村的人民。解放前,这里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和干裂的梯田,几天不雨即成旱灾,干死满坡的庄稼;大雨一场,就山洪暴发,冲毁许多房屋和土地。这里的肥桃虽是全国名产,可是解放前仅留下了一千六百多棵老弱残废,几乎到了绝种的境地。就是这样贫瘠的土地,还大部掌握在几家地主富农手里,农民终年忙碌,到头来只落得出外乞讨。所以那时在我们当地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
荒山秃岭草不长,
又缺喝水又缺粮,
早晚糠菜中午汤,
三九天穿不上棉衣裳。
这首歌谣概括了桃园人民当时生活的悲惨景况。我还记得荒旱的1943年,仅八百多户的尚里乡,全家外出乞讨的就有二百七十三户,四十七人活活被饿死。那时,粮被当成了油盐吃,所有树叶吃光后,就吃树皮,连人的头发都脱落了。
解放后,桃园乡的党组织了解了这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缺水的愿望,曾经组织人民全力以赴找水源,可是单干的农民,力量究竟有限,想解决水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这个村出现了很多新气象。首先是依靠了群众的集体力量,打了许多井,初步解决了社员的吃水和少部分菜地的灌溉问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员的收入有很大的增加。我的一个叔兄弟叫狗宝,当年他母亲带着全家外逃谋生时,只留下他一个孤儿在家乡,解放后,生活仍比较困难,到合作化那一年,他的日子翻过来了,他一人干了二百五十个劳动日,分到了许多钱和实物,安了家,做了新棉衣,穿上了制服和球鞋,晚上外出还有一个手电棒。但是当时的合作社,因为人力物力的限制,在水利方面只能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缺水问题不能根本解决,家乡的穷面貌也还没有根本改变。
平地春雷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山村小社越来越感到人力物力的不足,于是几个社就自动的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大型的合作社,这就是桃园公社的前身。在人民公社成立后的第一年,党组织继续领导这里的人民用更大的决心和毅力解决水的问题。于是,一个山、水、林、田、路的全面发展规划制定出来了,这一规划公布后,立刻象春雷一样轰动了全社,特别是青年社员们,看了很受感动,增强了建设家乡的信心。我本家的一个孙女李庆英,她的父母都在济南工作,本人早就打算到济南去,当她看到自己家乡的远景规划后,决心留在农村。她的父母几次来信来人要她去城市做工作,她也不动摇;在家的奶奶一心一意想给庆英找个在城里工作的爱人,但她却爱上了本社的一个青年农民,由于劳动积极,她还当上了青年果树队的副队长。
治山治水的战斗开始,古老的桃园苏醒了。八千多名社员组成突击战斗队上了山,县委书记汪耀庭同志带着一条薄被和一领破席,来到这里和社员们一起劳动,这给社员很大鼓舞。他们越干越带劲,虽然西北风刮得呼呼响,山地冻得梆梆的,但是人们却干得汗流满面,姑娘们唱着:
大雪纷纷飞满天,
冰冻三尺不觉寒,
不是自然改了性,
是党燃起火一团。
他们就凭着这股干劲,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在九十六座山峰上,修了三百七十多万个鱼鳞坑,丛山迭岭,都变得象条条大鱼。在那被山洪冲刷着的沟壕处,修筑了大小水库六十六座,水库象串串葡萄串连着。在山腰间又栽植了九十九万株桃树,二十万株苹果树,桃林象是南方的竹林,横看成行,坚看成线。他们还修建了二十九条公路,把山与山、村与村都连接了起来,就是连空身难行而出名的“滑路口”,现在也变成了胶轮大车通行无阻的公路。
凿山引河灌桃园
桃园的面貌在迅速改变。但是,谁能想到去年偏偏旱得这样厉害,几个月不落一次透地雨,蓄水
库刚刚建成,无水可蓄不能起作用。没有水,刚栽下的九十九万株桃树就要枯死,刚发展起来的两万头猪和六千多头大牲畜又要大搬家,到能弄到水的地方去;没有水,刚施足了肥的三万亩土地就不能保丰收。水,成了家乡人民能否继续前进的关键。怎么办?社员们心里都盘算着这个问题。公社党委及时提出了“斩断康王河,凿透白云山,引水灌桃园”的战斗号召。这是一项十分伟大而艰巨的工程,首先要在白云山凿通一个三百多米长的山洞,要在白云山和康王河之间筑起一条长达五华里的渠道,并且还要筑起七百多米长六米宽九米高的拦河坝,建起六十六米高的五级扬水站,这样的工程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是决计办不到的。合作社的时候,就有人打过这个主意,因为工程太大,心有余力不足,只好作罢。现在有了人民公社,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凿山引河灌桃园的计划一定可以实现。公社党委集中了全社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上山,这项工程就这样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工程开始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凿山洞和运石头。战斗进行了半个月时间,凿山洞的一百多名社员就挖下了一千八百多土石方,可是和整个工程相比,只不过挖了个小窝窝。而且越向里挖,石头越硬,按照这个速度一计算,挖通三百一十米长的山洞需要六百天。多么漫长的时间呀!不过,社员们没有因此气馁,他们说:“一年凿不通两年,两年凿不通三年,反正石头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人民公社,用手扒也要扒通它!”看社员们的劲头,泰山也能搬走。抡大锤的,掌钎子的不停地干着,炮眼点开了,石头成块成块地被轰落。就在这时,开山的消息传开,各方面都来协作支援,风钻、压风机、通风机、中空钢……等从各厂矿络续送到工地,社员们的干劲更大了,开山工程迅速的进展着。一天,忽然遇到了钻探工程上最怕的“破碎带”,粘土夹着石块,软硬不吃,风钻在它面前失去了威力,且有往下脱落石头的危险。这时,尚里大队党总支副书记李恒富带领十几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挺身上去,用洋镐与“破碎带”展开了搏斗,一夜就攻进了两米深,不几天,十二米宽的“破碎带”就被攻破了。
随着工程的进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洞深了,里面黑洞洞,社员们只好擎灯照明进行掘进和运输,解放军某部和济南机车工厂立刻送来了两台发电机;机械化采掘使炸下来的石头一堆连着一堆,人工运输已经落在后面,为了把山洞内的石头及时运出来,肥城县农具机械制造厂的工人们奋战一昼夜,赶制出二百根小铁轨解决了这个问题;前后山洞一天天深了,氧气渐渐稀薄,特别是放炮后,烟雾弥漫,需要有通风设备,不然人在里头工作就支持不住,肥城矿务局立即送来了鼓风机,济南市工业器材公司从十三个单位搜集来一百八十米通风胶管,使凿山洞的社员很快又呼吸到新鲜空气;……。这样巨大的工程,需要的物资是可以想象的,只是炸药一项就要四万斤,柴油就要两万多斤,连雷管、铁轨、柴油机等大大小小共有一百多种三十多万件。当谈到这些事的时候,乡亲们总是激动地对我说:要没有党的关怀和工人老大哥的热情支援,要没有人民公社的雄厚的财力物力,我们那能修这样大的工程。
英雄的故乡人民,奋战了九十九个日日夜夜,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凿通了三百一十米长的白云山洞。水,顺从地按照人们的意志,穿过山洞流进桃园公社的土地,桃园缺水的历史,永远结束了。
乘胜前进
1960年我的故乡是一个重灾区,干旱使得满山满坡的好庄稼很快由青变黄。刚完工的凿山引河工程和六十六座水康立即发挥了效益。秋季,他们又开挖了许多渠道,组成一套完整的水利网,使康王河滴水归田。旱,在故乡人民面前降伏了。去年的灾害若是在解放前,早不知又要饿死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可是现在,故乡的人们安然如往的生活着,每个社员除去伙食外,平均每月还能领到十二元工资。现在他们正在为开春后的大生产积极作准备,誓夺1961年粮菜大丰收。故乡的人民用这样的诗歌来歌唱现在的幸福生活:
大山小山长花果,
贫瘠薄田变粮川,
粮果年年大丰收,
家家户户喝清泉,
家乡变成美江山,
幸福日子万万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