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整理 /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彭芳蓉 庞博
《艺术报》原总编辑
《伟大的转折》选择了深入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
全剧没有回避失败与牺牲,没有回避党内路线斗争给革命带来的重大损失。作品开始就描写了湘江战役,红军从8万人变成3万人,士气低落、前路茫茫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毛泽东面对土城之战失败实事求是的态度。
作品在这里充满了原生态的气息,让人们看到毛泽东是人不是神,同时也看到了他具有不同常人的使命感、责任感。
正是描写了敌众我寡,正是描写了失败的惨重,正是描写了伟大的真性情,才让人看到逐渐形成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罕见的刚勇、卓越的睿智和深沉的思考,才能让作品贴近当时的历史真实。
在描写信仰的力量的同时,作品也描写了信仰的温度,是这部剧的第二个特征。
与此同时,作品还让艺术的真实充盈着人性的内涵,在描写信仰的温度上,保证真情,表现真切,感受真实,较为细腻地展示了战火纷飞铁血交融的战场战友情、军民情、爱情与亲情。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
《伟大的转折》所叙述的故事,彰显的精神,启迪今天的人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有4点尤为重要。
一是要拥有一颗必信之心。伟大的转折,是在执着的理想信念的感召和坚守中实现的。如果遭遇危机,便抽回前行的脚步,甚至背向而去,何来转折?二是要坚持一种必护之理。必信之心来自必护之理。认识真理、检验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坚持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三是要锻造一支必胜之师。《伟大的转折》塑造了红军情报专家钱壮飞、红军连长毛振华等真实而动人的官兵形象。他们万众一心,彰显出无坚不摧的英勇气概和磅礴力量,成为了一支必胜之师。四是要走好一条必由之路。在遵义会议前后的伟大转折当中,当时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哪里去创建重新出发的大本营,开创新的革命局面。为此,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对战略转移方向进行了多次调整。其结果是“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这个实例给今天的人们的启示是,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地开辟前进道路,才能走向胜利。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
《伟大的转折》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历史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
首先,这部作品有利于增强我们在新时代的“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如果说当年没有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中国革命不可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其次,这部作品追求了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精神高度表现在对毛泽东精神境界的把握上;文化内涵则是浸润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影响,充满了独立自主的意识。
再次,我们不断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这关系着国运兴衰,关系着国家的文化安全,关系着民族精神的独立性,这些,在这部作品中都有体现。
《中国电视》主编
《伟大的转折》的成功首先来源于主创团队在艺术上的胆识。开会向来是影视作品中最难处理的环节,往往使作品枯燥乏味,但是这部作品的主创团队偏偏由这个难点入手,通过遵义会议前后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串联起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更为重要的是主创团队通过一次次会议,写出了共产党人的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同时,用战争的残酷、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带来的巨大压迫感来强化戏剧性,发掘出主人公身上荡气回肠的精神力量。
与以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侧重描写领袖个人形象不同,《伟大的转折》主要采取群像塑造的方法,更多地表现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人民文学》主编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之所以在主旋律电视剧里面有自己的新意,我觉得主要是故事讲得好。
讲好故事首先的抓手是对开会的处理,电视剧对每一次会议都处理得非常细腻,不仅是每句台词处理细腻,人物的表情、效果,人物间的相互影响,甚至描绘了后排人物的某一句话产生的重要作用,比如彭德怀当时说了什么,比如林彪是什么样的表情,在这部剧里可以说表现得活灵活现。
很多战争岁月题材的电视剧、文学作品都是以战争作为抓手,电视剧《伟大的转折》通过抓住四渡赤水调度奔袭等细节,将故事的精彩与深度展现了出来。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还强化了一种结构——对人群的刻画,如耿飙、毛振华、罗炳辉等。对共产党和老百姓的关系也处理得特别好,老百姓为什么愿意跟着红军,从很多小人物身上就可以看到党和人民的关系。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员
我们创作这部电视剧的初心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把它定位为伟大的转折,而且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节点播放?
历史是一面镜子,要从镜子当中受到感悟,受到启示,体会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既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艺术品,又是一部思想性很强和政治站位很高的历史教科书,主题鲜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遵义会议不仅是关系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转折,也是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一次历史转折。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是一部既有艺术高度,又有政治站位的作品,对今天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代》主编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是一部史料扎实、立意高远、人物丰满、故事生动的成功剧作,确确实实做到了深入人心,用春风化雨般的形式,用丰满的艺术形象,讲我们的党史,给时代立传,具有非常高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我们通过这部电视剧,看到毛泽东不仅仅是教科书上一个闪光的名字,不仅仅是城楼上的一张画像,也不仅仅是传说中一个神勇之人,他其实是有眼光、有理想、有韬略、有思想、有情义、有血有肉的指挥家,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革命的定海神针。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的实践,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必须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可以说是一部贵州视角的长征题材电视剧。在题材开掘上,与此前长征题材电视剧都有不一样的新创作,是一次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
以往的长征题材电视剧多注重在叙事时间的布局上讲故事,叙事空间本身并不被特别关注。但是在《伟大的转折》中,贵州遵义这个伟大转折发生地却是以一个被强调、被厚描的独特空间形象而存在。
从第2集中央红军入黔,到第36集中央红军离黔驻川北上之间,对在贵州境内一、三、五、九兵团经历的大小战事,均一一呈现。由此可见,本剧深挖了贵州这个在长征过程中,在中国革命史中独特的地域形象。
由红色空间为立足点,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故事,在故事中展示中国革命的道路,揭示道路自信的探索过程,《伟大的转折》在红色资源的挖掘上做出了精彩的贡献,在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胜利做出了精彩的表述,将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推向新高度。
中国电视艺委会副秘书长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是一部展示道路自信的佳作,这部剧把遵义会议前后的历史阶段以揭秘的方式详细地通过电视剧进行了表现,把我党开始走向独立自主、走向道路自信的过程通过戏剧的方式进行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剧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一个创新之作。
此外,值得充分肯定的还有这部剧对贵州本土红军故事的挖掘,这既是对千千万万牺牲红军战士的纪念,也是贵州对中国革命奉献的一种表达。这些故事的体现,更使得这部剧有血有肉,真实感人。剧中林彪对走夜路不理解,毛泽东告诉他,红军就是比别人跑得多,红军就是比别人办法多,这个细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成功不是敲锣打鼓取得的,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现实关照。
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我个人感觉《伟大的转折》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全景展示,气势恢宏。《伟大的转折》用全景展示的方式,从长征开始湘江血战切入,到会理会议收尾,以遵义会议为中心的七大会议为史实串连,以红军在长征路上和国民党军队殊死战斗的主要战役为脉络,全景式地艺术再现了红军在长征路上面对敌强我弱的极端困难和异常复杂战争环境下,始终不渝坚守崇高的革命信仰和理想。
二是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是成功的。该剧中,红军和国民党军队两军高手对阵,编导者采用了人物性格上的个性化艺术处理,不光注意了人物的形似,更注重挖掘人物性格的神似。
三是拍摄工作比较认真是该剧成功的重要基础。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拍摄严肃认真,大量的战争场面,演员表演认真,道具服装到位,拍摄制作精心,大场面彰显恢弘气势,小场景注重细节刻画,演职人员大量行走于山野林间,不辞劳苦参与表演和拍摄,为艺术的再现、历史的真实下了很大功夫,为该剧的成功增添了光彩。
《伟大的转折》总导演
这次拍摄我主要有四点体会:第一个体会是大家都认为这种故事已经被若干次搬上影视屏幕,为什么还要重拍?我们先深入基层去找,然后再来认识这个题材,我们定了一个基调:转折是事件的,伟大是精神的,而我们要拍的是精神。
第二个体会是,我不是第一次拍主旋律题材,但是每一次拍都会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仔细想来可能是我们在对红色题材一次次的重温过程中所产生的自觉行为,只有把我们的创作变成自己愿意做的主动行为,我们才能拍好红色题材。
第三个体会是关于毛泽东在这部作品当中的定位。一是表现出他无私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这是一个伟人所能高瞻远瞩的基础;二是学识和学养让他更加高瞻远瞩;三是他具有光明的乐观主义态度,越是在黑暗的时候,越能看到希望和胜利。
第四个体会是,如何让观众接受红色题材作品?那就是真实地还原历史。只有在真实的历史前提下,我们观众才能敬畏历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