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杨天奇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两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即林业有害生物通过直接取食林木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以一定方式从林木的上述器官、组织中吸取营养,致使林木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即对林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这样的生物,应该说是非常多的,因为林木作为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是其他很多异养生物存在的基石,数量繁多的异养生物都要通过“危害”林木获取营养而繁衍生息,这是自然世界的一个生态现象,大家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竞争生存。另一个属性是社会属性,这从两方面看,一是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是对人类利益相关的林木造成的危害。森林里的物种是非常多的,其中只有少数是人类获得利益的目的物种,只有这些物种遭受的危害对于人类来说才是“有害”,而其他物种遭受的危害对于人类则无所谓“害”与“不害”。二是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对人类造成了利益损失,比如,病原物、害虫给水果造成了病斑、虫斑,对于果木的生长和繁殖来说影响不大,可以忍受,但对于人类来说,则影响了美观、销售,不能忍受,是有害的。如白蜡虫、紫胶虫刺吸寄主植物,对寄主植物是有害的,但它们的分泌物白蜡和紫胶对于人类是有用的资源,因此这两种昆虫被定为益虫。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
一、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
我国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林业有害生物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有害生物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某一种有害生物,虽经长期治理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仍有大面积的森林遭受危害,大面积林木被害致死。
1.林业有害生物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虫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病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是一項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2.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天敌数量也在减少,自身调控能力下降,但剩余个体有害生物通过繁殖或传播,数代之后又能迅速增长构成危害。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林产品、繁殖材料的运输潜带危险性有害生物,新的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为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危害性随之增大。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存在问题
1.治理难度不断增加,突发性灾害常有发生。过去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抗性增强治理难度大,都具有突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
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有害生物抗性增强,防控难度不断大。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面积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加剧。面对这一严峻态势,近年来,黑龙江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力度不断加大,治理措施不断完善,有效的扼制了灾害发展势头。
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1.协调无公害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无公害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上所述,我们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治理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环保型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内,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
2.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监测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监测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预报出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是以省、市、县林业局、乡镇林场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监测网络,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报、群防。
3.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营林措施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提高森林自控能力,为预防有害生物的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方式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有害生物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下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地变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不断提高森林群落自身抗灾御灾能力。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发生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生物治理措施,就可达到防控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