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摘要】日本梅泽纪念馆藏河上公注《老子》写本保留了唐钞本的原貌,将其与傅奕的《道德经古本篇》及马王堆汉墓帛书本《老子》等相对照,可知以唐本为底本的梅泽本同唐傅奕古本保留了《老子》原始的咏唱性,而中国通行的影宋本河上公注《老子》和通行的王弼注《老子》则把咏唱句式改为散文句式,从而失去了《老子》原始的咏唱性。
【关键词】梅泽本《老子》;咏唱性
我国现存的《老子》流行注本有两大宗,一为王弼注本,一为河上公注本。
河上公注《老子》(后简称河上注)自晋南朝广为流传,至唐初已出现不同版本。从唐代至今,经历代道家流派学者传抄、翻刻、校点、节录、引述,现存有关河上注的版本和文献资料甚多,其中一种为日本旧钞本和刻本。
关于日本旧钞本和刻本,严绍璗先生的名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册)记录的“日本现存《老子》写本多种”中,首先提到的最古写本为“南北朝时代北朝后光严天皇应安六年(1373)写本一种。此本今存梅泽纪念馆”。这一藏本分为上下二册,长25.5公分、宽18.8公分,封皮采用的是楮纸,书名为墨笔所书,正文共63页,在每册开头有“今出川藏书”的朱文方印。唯一可惜的是下卷缺失了第38章末尾到第39章开头的一页内容。
把梅泽纪念馆藏本河上公注《老子经》(以下简称“梅泽本”)同我国现通用的影宋本河上公注《老子》以及通行本王弼注本、傅奕的《道德经古本篇》及马王堆汉墓帛书甲乙本、《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等相对照,我们发现梅泽本和傅奕古本同为唐本,有其共性。但又有其不同之处,如《老子?道经》第二章:
梅泽本: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侍,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傅奕古本: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处。夫惟不处,是以不去。
同帛书本和北大汉简本对照,可知傅奕古本在前一句上接近于帛书本,后两句却接近于北大汉简本;而梅泽本前一句接近于北大汉简本,后两句却接近于帛书本。两者正好相反:
帛书本: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侍也,成功而弗居也。弗唯弗居,是以弗去。
北大汉简本:万物作而弗辞,为而弗侍,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功成不处。夫惟不处,是以不去。
曾有研究者指出,“帛书《老子》用韵的第二个特色,是使大量的虚词和语气词入韵。这两类词入韵,便于拖腔和过渡,咏唱自然而流畅”。本文就句中“之”、“其”、“于”、“者”、“焉”等虚词的韵律节奏性做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我国现通行的影宋本《老子》河上公注、通行本王弼注《老子》的第二章中有以下一段文字: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梅泽本和傅奕古本同北大汉简本,接近于帛书甲本,如下: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帛书甲本为: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
“……之……也”是典型的由助词“之”和语气词“也”构成的咏唱句式。从先后结构上看,前文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智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以及后文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为而弗侍,成功而弗居”,参照北大汉简本可知从“有无之相生也”到“先后之相随也”6句是一段独立的文字,是作为前文论点及后文结论“是以”的论据而存在的。
梅泽本《老子?道经》第4章写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其中“吾不知其谁之子”一句接近于帛书本,而不同于北大汉简本、傅奕古本、王弼注本和影宋本。这里的“其”同《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其”一样,是语助词,用于构成歌谣韵节句式“……其……也”,傅奕古本等去掉“其”后,就没有了咏唱句式的特点而散文化了。
综上所述,梅泽本与傅奕古本在句中助词及句末助词上,多同于帛书本和北大汉简本,具有鲜明的咏唱性;而影宋本和王弼注本则无这些句中或句末助词,从而失去了《老子》原始的咏唱性。也就是说,以唐本为底本的梅泽写本同唐傅奕古本保留了《老子》原始的咏唱性,而影宋本和王弼注本则把咏唱句式改为散文句式,从而失去了这一《老子》原始的咏唱性。
注释:
[1]参见严绍璗编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册),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1版,第756页。
[2]参见陈广忠《帛书<老子>的用韵问题》,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第80页。
作者简介:王玉环(1988-),女,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民族:汉职称:讲师学历:博士。研究方向: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单位:东北大学语言学院日语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