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简析满族枕顶绣的传承困境

时间:2024-05-21

谢娟娟 杨涵

【摘要】满族枕头顶刺绣是发源于明清时期流行于东北满族人之间的刺绣品种,被誉为“现代艺术之母”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并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长白山区社会的发展,满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习俗、生活习俗的改变,当年的枕头顶刺绣已无人继承,这些珍贵的艺术遗存越来越少,面临消亡。那么,在这种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应该更加全面的认识到满族枕头顶刺绣的传承所面临的困境,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关键词】满族;枕头顶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

满族作为中华民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在中国历史上创下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就有被誉为“现代艺术之母”的满族枕头顶刺绣。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是指流传于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满族群众的一种刺绣技艺,因绣于枕头两头而得名。满族枕顶绣题材多样、色彩艳丽、造型独特、内容丰富,是研究满族当年的婚嫁习俗、色彩习俗、信仰习俗等文化习俗的重要史料,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一、满族枕头顶刺绣的定位问题

满族枕头顶刺绣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在2008年的时候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被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展开保护,但实际上它是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待讨论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发展的冲突

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社会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尤其是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加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区发展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最直接的就是地区发展挤压了满族枕顶绣生存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即活态文化场所,即指枕顶绣所依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随着长期以来东北的经济建设发展,枕顶绣发源的长白山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传统乡村不断萎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进入新的行业,使得原来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不再使用旧时的方枕了,代之以西式枕头;当地的妇女不再以刺绣为生,人们也不再延续旧时的婚俗了……之类种种使不仅使得东北当地的满族文化逐渐式微,逐渐地被现代化浪潮所淹没,而且也使得满族的枕顶绣从根本上丧失了它的使用价值,使得它由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转变成了鲜为人知的手工艺品,并最终退出了当地人的生活舞台。

三、社会力量发挥不足

满族枕顶绣的民间保护力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收藏家,二是民间的社会团体。具体来讲,一方面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就长春市的文物市场来说,有好几位收藏家对满族枕顶绣都有一些收藏,但是数量都不多,有些收藏者由于缺少专业的知识对所收藏的实物也没有做到科学的保护。

而在另一方面,东北当地的民间团体对于满族枕顶绣的保护也做得不够好。“民间文化组织的存在,本身也是构成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传衍的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地文化的热爱并熟悉,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可能成为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传承者”民间团体可以利用他们的组织、语言、技术优势,起到发动、引导群众的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动力。

四、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市场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要与市场挂钩才能有持续的动力。那么,要像保护和传承满族枕头顶刺绣这项手艺,最积极的方法就是要想办法将它重新地融入市场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文化产业。

总而言之,某一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往往是与当地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相辅相成的。因此,要保护和传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文化层面的保护,还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紧紧相连,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待这个问题。目前,抢救满族枕顶绣任务已经迫在眉睫,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力量要积极合作,用创新的全面的思维来反思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所面临的困境。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对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能够做得更好,让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

[3][J]王悼著《满族刺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辽宁社会科学院2009年

[4][J]周江《浅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时代报告》2012年

[5][J]金露《游走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文化遗产》《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27卷第2期

[6][J]谭宏《民间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中国民族宗教网2014年6月13日

[7][J]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第32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