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摘要】英语教学方法是教育专家讨论的重点。不同的教学方法侧重点也有不同,如今,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通向大千世界的桥梁,故仅提高英语分数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我们应该把重心转移一些到英语的应用、交际上面,故隐性课程和教学的出现就显得重要了。本文探讨如何将隐性教学融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以及对此做的假设。
【关键词】隐性教学;高中英语教学;操作假设
一、隐性课程与教学的概述
自美国著名教育家杰克逊(P.W.Jackson)于1968年提出“隐性课程”这一开创性概念以来,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便取得长足发展。许多教育家对隐性课程有不同的定义。对此,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语法学法学习中的隐性教学。
针对隐性教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定义“通过接触英语,学习者理解语法和句法”,隐性教学类似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归纳法,其内容就是学习者自己根据例子归纳语法规则,进行练习达到学会的目的。其特点是要有自觉性、自主性及归纳思路需要清晰。
结合隐性教学和归纳法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隐性教学不会带给学生正面的使命感,而是被当成增加知识的途径,这样的心态有利于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因为母语的关系,我们学习语文更加容易,这属于无意识的习得。正是因为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使我们应用起来更加自如。故在理论上,从隐性教学的特点出发来看,隐性教学的教学效果很好。
二、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者被英语困扰的原因之一是学习者只是针对要用的东西进行刻板的学习,从而忽略了语言本身需要的语境。原因之二是缺乏语言环境,不能随时随地练习说英语。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太过于把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太过系统的学习了。英语只是一种语言,需要学习者的努力,也需要环境的帮助才能学好。隐性课程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由中心源源不断向周围释放者能量,达到潜移默化中教育的效果。此外,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语言,英语不仅仅是我们对外交流的工具,更是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有时候学习一篇课文或者一种语法并不是只是学习新的单词和规则,而是要对这个国家的民俗有所了解。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对这篇文章进行欣赏而不是学习。新课标把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加入到学习英语的的五维目标中,其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风俗。
三、隐性教学的可操作性假设
如果说显性课程重点关注对受教育者进行由外而内的知识影响和输入的话,隐性课程则更多地关注对受教育者内在品质的丰富、陶冶和影响,而理论和实践都在证明只有内在的影响才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行为的指导性,心灵的感受要胜过感官的感觉。隐性课程以其普适性的特点必将能够对在人成长过程中具有深远和持久意义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个性以及人格完善等方面彰显其价值。
1.氛围建设。教师的带头作用。根据学生的水平,教师调整上课用英语讲课的百分比,把学生带入到英语课堂中去。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知识,更要学习英语交流。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提供一些英语语言知识,同时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特有的文化,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养成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种文化内涵广泛存在于教科书、阅读物、影像资料。课间的时候可以给大家播放英文歌曲或者是有趣的英文视频,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歌曲或者视频、电影来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休闲又有效的学习方式。
2.空间建设。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在隐性课程里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墙壁上的东西就是教材。学校的物质环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教学设备等。在学校随处可见的路标和提示牌,我们可以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来标明。教学楼的陈设等有需要标注的房间等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利用这些零星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既是增加了他们的课外知识,更是非常实用的东西。
教室里的黑板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后面的板报黑板专门留出英语区域,摘抄英语俚语、美文或者是新闻,定时更换,这些内容对于同学们了解地道的英文表达,培养良好的欣赏水平以及对国外大事的评判和见解是有极大帮助的。
本文解释一些隐性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和假设,探讨了隐形教学的优势。语言的本质是交流,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隐形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极大的作用,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合理使用隐性教学,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振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A].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26卷第2期
[2]孙克岩.隐性课程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辅助性调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6月
[3]田金平.英语语法隐形教学实证研究[A].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5月第32卷第3期
作者简介:杨银(1993-03-01),女,汉族,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