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回到街头的艺人

时间:2024-05-21

周凤婷

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

傍晚的上海商城步行街,歌手张艺坐在路边弹唱爵士调的歌曲,路人或驻足,或在街边长凳坐下,听罢几曲,掏出一二十元钱,投入摆在摊位前的琴盒里。50米开外,手工艺人李雄刚正在为客人用易拉罐材料制作十二生肖,技法娴熟。

不远处,商场保安巡逻张望,但并不驱赶。

上海商城位处上海南京西路,是一座高端的综合性商业贸易大楼,安保严格。张艺和李雄刚是这个区域仅有的两处“小摊”,因而十分显眼。他们得以与保安共处的“护身符”是一张“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张艺的编号是BO01,李雄刚是A006。每周除了周二、周五,晚上5点到7点,只要不下雨,上海商城前都有这样的“合法”路演。全上海目前仅在静安区允许街头表演。

李雄刚是做易拉罐工艺品的老艺人。他做这行已经17年,也有了身份和名气,要回归街头,李雄刚的妻子有过顾虑,街头卖艺总是和“乞讨”“要饭”联系在一起,上街摆摊有点白降身份的意味。但李雄刚喜欢人来人往的街头,每次出摊,他都会带上几幅展示性作品,再多带三把凳子,供客人坐下欣赏。路人好奇,同行想切磋技艺,买家想定做,他都乐意陪他们坐一会儿,听听对作品的意见,为创作打开思路。

每次陆昕一一袭黑衣站在街头,把四个水晶头玩弄于手掌之中时,总能吸引路人围观。2005年从瑞士本科毕业回国后,陆昕一一直从事魔术表演,直到2008年迷恋上水品头。陆昕一是第一批候补成员,他的上岗证三月一换,演出必须遵循“定点、定时、定人、定事”原则,如有违规行为或随意改变演出时间、地点、内容,将被取消表演资格。

没尊严的表演

在猫和老鼠游戏里,感触最深的是气球兄弟王士平和王路平。

穿着小丑服、戴着红色假发的兄弟俩能熟练制作近三百种气球造型,在静安公园人气颇高。在上海的最初几年,兄弟俩端盘子洗菜睡天桥,做气球表演,收入不高,但能使他们在这座城市得以体面地活着。可他们职业的起点,严格意义上是“非法”的。有一段时间他们一人一件专业钓鱼的背心,浑身都是口袋,城管来了,把气球往口袋里一塞,瞬间变身路人甲。

2010年世博会期间,城管抓得紧,三个月时间里,他们没有一分钱收入,天天去河里捞鱼,表面平静,内心煎熬。那年“十一”长假,兄弟俩狠心拿出550元摊位费,第一次参加了长风公园的街头集市。

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最好的一天,10元一个气球,他们赚了3700元,11天的集市,一共赚了一万多。王士平的最高纪录,是一个小时吹800个气球,“那感觉比喝醉酒都难过。”

街头难题

作为老上海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罗怀臻始终觉得,现在上海的街市虽然整沾大气,但少了点烟火气。“把街头还给艺人,不是开创,是返还,是还给城市应有的风景。”

街头艺人持证上岗,上海已试点八个多月,很多管理经验需积累和提高,而可供表演的公共空间奇缺仍是最大的问题。

台北市对街头艺人的管理上已经先行大陆十年。目前,台北市一年颁发1000多张证照,每年举行两次公开“艺考”,通过率一般在20%以下。

6月23日,深圳市福田区给68组街头艺人颁发了首批艺人证。他们共分三个门类,表演艺术类11个,视觉艺术类37个,创意工艺类20个。深圳借鉴台北模式,通过抽签派号决定7月份的场地分配。

深圳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尝试对街头艺人进行管理的城市,深圳的步子迈得比上海大得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