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_蔡湘
60 余载艰辛磨砺,贵州农信将金融服务的根系伸展到17.6 万平方公里的黔贵大地上。经历了初期发展,及至改革开放、人行托管,直至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普惠金融的光芒洒在这片同成长、共命运的热土上。
随着贵州省第一个农村信用社1952 年在遵义市桐梓县元田坝乡挂牌成立,贵州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贵州农信)至今已走过67 年的征程。
70 年宏图伟业,60 余载艰辛磨砺,贵州农信将金融服务的根系伸展到17.6 万平方公里的黔贵大地上。经历了初期发展及至改革开放、人行托管,直至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贵州农信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将普惠金融的光芒洒在这片同成长、共命运的热土上。
截至2019 年8 月末,全省农信资产总额8413亿元,是2003 年的28 倍;各项贷款余额5126 亿元,是2003 年的34.4 倍;截至今年7 月末,各项存款余额6171 亿元,是2003 年的34.7 倍;存贷款市场份额均位列省内金融机构首位。
1952 年4 月1 日,在桐梓一个叫楚米铺的村庄,贵州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元田坝乡信用合作社成立,拉开了贵州农信发展的序幕。截至当年底,全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到6 个,共有社员2991 人。
1953 年9 月,贵州省人民银行根据全国首届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决定重点试办集体所有制的信用互助合作组织。当年底,全省共试办农村信用合作社11 个,信用合作组14 个。
1954 年6 月24 日,贵州省第一次信用合作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训练一批、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的原则,把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列入整个农村金融工作的中心。到当年末,全省信用合作组织发展到5309 个,其中信用社1747 个、信用组3562 个,入社、组农户达85 万户,社员100 余万人。
2003年12月30日举行的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揭牌仪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供图)
1955 年2 月,贵州省委在批转省人民银行的报告中指出“信用合作必须采取大量发展的方针”,农村信用合作社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截至当年末,全省共建立信用合作社5319 个,基本实现“乡乡有社”。
1956 年初,全省已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5480 个,社会主义农村金融网络初步建成。
随着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全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有了勃兴之望。
1980 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讨论时指出:“信用社应该在银行的领导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年,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成立后,信用社划归农业银行领导。
1983 年、1984 年,中央1 号文件和国务院105 号文件提出“对信用社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恢复信用社作为合作经济的固有特征,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真正把信用社办成群众性的合作性金融组织”。
至1984 年末,全省恢复“三性”的信用社达3673 个,占信用社总数的97.7%。当年,全省农信社存款达4.2616 亿元,贷款余额4.6053 亿元。
1996 年11 月30 日,全省农村信用社完成与农业银行行政隶属关系的脱离,交由省人民银行托管。是年,全省有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1558 家(含县联社86 个),分支机构480 家,从业人员10979 人。
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合作社无论是经历“建并撤”,还是与农业银行脱钩纳入省人民银行管理,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初心从未改变。
1988 年3 月,剑河县联社营业部开业场景。(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供图)
2003 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为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作为为3200 多万农民兴办的一件大好事,积极抓好改革各项工作。在全省的共同努力下,当年12 月30 日,全国新体制下第一家省级联社—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挂牌成立,创建了省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平台,为指导和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从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1000 多家农信社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结束了农村信用社“上无爹娘,儿孙满堂”的尴尬历史,翻开了农村信用社发展新的篇章。
省联社成立后,在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中积极做到安排部署上力求周密细致,试点推进上力求积极稳妥,工作目标上力求取得实效。
稳步推进农信社产权改革。按“股份合作制”原则改造农信社股权结构、按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造农信社组织模式。2004 年4 月12 日,印江联社成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首家顺利完成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5 月28 日,花溪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挂牌,成为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全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2006 年12 月30日,安顺市西秀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全省最后一家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社挂牌开业,标志着全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全省803 个农村信用社核算单位,共改组成84 家县(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4 家农村合作银行。2016 年以来加快组建进度,截止目前农商银行开业53 家、筹建3 家,农商银行组建进度与全国同步、居西部前列。
积极协调相关方面落实扶持政策。2006 年底全额到位了国家财政部拨付保值贴补息3875.66 万元;2009年一季度全额兑付了全省88个县(市)农信社专项央行票据10.53 亿元;争取到省政府从2003 年起至2010 年逐年给予800 万元农信社发展和处置风险资金;同时,国税、地税按国家规定逐年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早期使用的活期储蓄存折及现在使用的芯片卡。(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供图)
指导社员社完善法人治理。各社员社建立“三会”,由社员(股东)、理(董)事、监事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管,经营班子授权经营的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形成并运作良好。
截至目前,全省有农信社法人机构85 家(含省联社),从业人员2.8万人,机构网点2283 个,实现乡镇网点全覆盖。经过16 年的发展,贵州农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全省业务规模最大、服务覆盖最广的银行机构。
深化改革16 年来,贵州农信始终坚持“根在农村、命在农业、情系农民”的办社宗旨,始终坚持与“三农”唇齿相依、风雨同舟,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农信社生存和发展之本,切实增强了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截至2019 年8 月末,全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3677.5亿元,较2003 年末增加3561.9 亿元,增长3081 倍。16 年的努力,贵州农信打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支农“五张名片”,为贵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农村信用工程”,营造“诚信贵州”大环境。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助推“诚信贵州”建设,贵州农信继续深入开展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以“评定信用农户,创建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县(市)”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农村信用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截至2019 年8 月末,全省创建信用村(组)由2012 年的7093 个增至12892 个,信用乡(镇)由2012年的383 个增至986 个,信用县由2012 年的5 个增至21 个,创建金融信用市1 个。
推出“信合村村通”,健全金融服务大网络。贵州农信依托便民服务网络,着力打通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为贫困地区农户提供所需金融服务。2014 年至今,共投入5.22 亿余元,在全省建成“信合村村通”便民服务点16893 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通过构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全国”的服务网络体系,将金融服务延伸至老百姓家门口,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均等普惠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存取款难问题。
开办“农村金融夜校”,织就农户致富大梦想。2014 年底,贵州农信在全省创新开设“金融夜校”大课堂,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向农户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和政策信息,不断提升贫困群众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积极性、主动性。截至2019 年8 月末,全省累计举办“金融夜校”75.19 万场(次),培训人数达1934.3 万余人次,已实现全省贫困村“金融夜校”全覆盖。
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关注社会大问题。为彻底解决贵州籍外出农民工金融服务“两头空”问题,贵州农信全国首创在贵州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北京、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浙江等省(市)设立13 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金融服务跟着农民走,为其提供金融知识、致富信息、维权帮助等。截至2019 年8 月末,累计发放农民工在外创业贷款31.78 万户、金额153.47 亿元,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71.12 万户、金额570 亿元,帮助农民工维权47 笔,讨回农民工薪酬及各类赔偿357.01 万元。与省人社厅联合,在贵州农信13 个中心挂牌设立贵州省驻外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返乡创业指导、维权讨薪等服务。
开设“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构建金融服务大格局。2016 年,贵州农信打破传统柜台限制,通过科技手段将业务柜台前移至村寨,创新开设“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采取金融宣传流动服务车+业务操作终端+中心数据处理设备的“混搭”模式,真正将柜台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为村民们节省了到柜台办理业务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截至2019 年8 月底,农信社共建立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1542 个,共计服务行政村15697 次,行政村覆盖率为100%;开展流动服务次数36078 次,利用流动服务站为贫困村民办理各类业务105.98 万笔,办理业务交易金额57.5 亿元,为老百姓节约8872.45 万元。
同时,为积极配合大扶贫战略行动,2015 年起,省联社专门设立扶贫工作专项管理部门,建立起扶贫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农信系统金融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截至2019 年8 月底,全省66 个贫困县(市)贷款余额2992.34 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58.37%,本年度净增贷款185.35 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50.02%,全省66 个贫困县(市)累计发放“特惠贷”409.52 亿元,余额230.87 亿元,惠及50.93 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贵州信合公益基金会,累计向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捐赠6.3 亿元,其中向务川捐赠资金2.56 亿元、向省财政厅捐赠易地生态移民搬迁资金21 亿元。
三都自治县农村信用联社“金融夜校”双语培训会现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供图)
百姓银行,使命担当。时代在变,体制在变,初心不变。贵州农信始终“裤腿粘泥”,牢牢坚守在“三农”最需要的地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州农信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为己任,积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实现“百姓银行”目标、助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奏出更加豪迈的乐章!
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的贵州农信新大楼。(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供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