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彩枫叶,绘山水田园”

时间:2024-05-21

陈怡彤 黄磊昌

【摘要】:文章以辽宁省桓仁县枫都庄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山地庄园发展研究动态,结合本溪枫叶特色,对山地度假庄园景观进行研究。在空間布局方面,以枫叶脉络进行道路设计,采用“一心两轴四片八节点”的空间结构,结合场地流水以及色叶植物的种植,营造“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的山水田园意境,构建一个亲子娱乐、拓展运动、生产体验、木屋与房车居住为主要特色的多彩山地休闲旅游度假区。综合山地景观鲜明的特征与山地原生态资源的环境优势,发挥景点可玩、可赏的特色,保证项目后续的弹性发展,以丰富大众旅游体验。

【关键词】:山地旅游度假;庄园;枫叶景观

1、引言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环境是多山地丘陵的内陆地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东方哲学(宗教)精神,无论儒释道都对山仰之弥高,追求身心灵意的整合,依托山、水、石、林、泉等资源,为国内度假文化营造了更多精神与意境结合的旅游度假空间[1]。因此山地度假对于国内休闲旅游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国内对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源导向阶段,考虑开发的人性化设计,如“地形、景点的风景价值、游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情况”;第二阶段是市场导向阶段,90年代后,休闲度假形式的多样化使对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加了大量娱乐设施,对景观生态造成破坏;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的社会导向阶段,着眼于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2] 。

目前国内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城市化现象严重,度假区内大量的建筑成了实现高利润的渠道,人类频繁活动给山地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造成不利影响;且规划少有针对场地自身特色的方案。

2、枫都庄园项目概况

项目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本桓公路附近,距本溪市130km,距桓仁县城约30km。与周边各大风景区构成一个辽宁省东西走向的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场地毗邻枫叶谷景区,交通便利,离县城不远,离森林很近,有不可复制的文化底蕴和生态背景。因此可把场地作为景区的延续,设计为娱乐休闲为主的一个特色度假区。

场地北面为自然河道,东面是鹤大高速公路,西面和南面为自然山脉,高差约220米,40%的场地地势较为平缓。场地总面积约为12.7万平方米。场地中部建有名为缘泉的人工湖,水域面积约13430平方米。西北至东南有人工水渠,入口设商业区,城堡酒店为该项目的主要建筑,酒店地下一层为酒窖、二三层主要功能为餐饮以及住宿,场地西南林地沿路布置多处林下木屋,整个区域功能定位为特色住宿。

3、场地限制性因素

一是项目场地受所在地理位置的影响,冬季时间长,有半年的时间无法正常营业,经济成本不可忽视;二是场地多山地,坡度多高差大;三是场地森林内特色木屋居住区间的连通不能破坏林地。

4、设计定位与目标

通过场地分析,整合区域的有效资源,结合青山绿水红树,营造“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的山水田园意境,构建以亲子娱乐、拓展运动、生产体验、木屋与房车居住为主要特色的多彩山地休闲旅游度假区。

4.1枫都庄园总体规划设计

结合场地现状分析,规划确定了在维护森林资源的基礎上销售自然资源,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旅游度假场所,确定了“一心两轴四片八节点”的空间结构。

场地按功能布局分为“一心”,即以缘泉为中心;“两轴”即枫情街和环山路两轴;“四片”即四大功能分区:综合入口区、滨水休闲区、居住活动区、森林景观休闲区;“八节点”即滨水节点、商业中心节点、草坪为主的烧烤露营地、毗邻森林的拓展活动节点、西南林中木屋节点和观景台节点、城堡为中心的儿童游乐节点和广场节点。场地游玩线由动到静,外围综合区热闹,内部居住保证度假的静谧;发挥景点可玩、可赏的特色[5];再加上山地原生态资源的环境优势,保证了项目后续的弹性发展。

4.2道路设计

枫都庄园道路系统设计,整体组成环状结构,与庄园外部道路衔接,以枫叶脉络形式曲线连接各景观节点。场地一级道路为主要通行路,宽度为5-7m,沿场地外围设环山路,建立机动车观景环保交通系统,电瓶车为森林景观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二级道路连接各功能区,宽度为3-5m;三级道路作为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宽度为1-3m。

4.3景观节点与视线设计

场地中部和东部为主要活动区,其滨水景观为一大特色,景观节点跟随观景视线,结合道路设计,以滨水区为主要节点,城堡与商业区环绕,西南最高点设观景台,由环山电瓶车道路通行,可俯瞰周围景观。

4.4植物设计

枫树的种植手法与布局是本方案的设计重点。在树种选择上,注重点线面相结合,以及各景观节点的衔接。种植群以枫林路为例,以不同种类的枫树为主,配以白桦、松柏类、银杏等树种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在游人活动处增加耐水湿的常绿树种和耐阴树种,结合路网共同创造视觉体验,形成情景交融的景象。

结语

山地旅游度假区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护山地资源,又要兼顾功能和空间需求。本文只是在山地旅游度假区的限制因素、区位分析、空间结构等方面对辽宁省桓仁县枫都庄园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在山地景观旅游规划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沈 龙,陈东田.龙凤山旅游度假区中养生文化的运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5(5):730-734.

[2]闫蕙.基于景观生态学理念的山地休闲度假区规划分析研究--以柞水安沟山地休闲度假区规划为例[D].西北大学,2009.

[2]阚兴龙.休闲视角下山地旅游开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8.

[4]张澈杨.山地旅游度假区设计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5]郑岩,王松江,祖峰.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以深圳东部华侨城生态旅游区为例[J].华中建筑,2009(6):149-152.

第一作者简介 :陈怡彤(1994—),女,河南南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简介:黄磊昌(1971—),山东五莲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残存斑块的演化机理与景观生态修复技术研究”(315707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