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元文化冲击下学生的音乐特长培养

时间:2024-05-21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快速的发展,在新的文化改革措施引领下,如何在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成为了目前我国音乐教育者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虽然学生的精神生活内容极大的丰富,但是多重意识形态的影响却阻挠了学生艺术价值观的形成,无法让学生形成完善的艺术思维正确的品味和学习音乐知识,树立音乐信仰。鉴于此,本文就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学生音乐特长的培养展开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思路,以供广大艺术教育者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育;文化冲击;学生音乐特长培养;问题研究

一、音乐的功能及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作为文化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不仅能构建浓厚的艺术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意识思维,促进人们形成完善的音乐思感,还能帮助人们调节情绪,缓解内心的孤独和抑郁。由此可见,音乐作为文化意识的一种对人生的发展和艺术情操的陶冶有着重要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就将音乐纳入到了学生的基础教育当中,虽然课时比重有所偏低,但学科设置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艺术素养,正确认知音乐文化。具体而言,音乐自产生以来就具备着感知教育和情绪调节的功能;节奏鲜明、欢快活泼的音乐旋律常常帮助人们缓解负面情绪,让人变得愉快起来,而雄壮威武、充满气势的歌曲或者旋律能够激发人的信念,让人充满斗志。反之,充满忧伤、诉说离别的歌曲经常能勾起人们内心中的伤感离别,让人变得郁郁寡欢。所以说不同节奏和旋律的音乐往往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音乐作为思维意识和感知情态传递的媒介往往有着教育引导作用,不同曲风和情绪特点的歌曲能够将其所蕴含的情感直接传递到人们的内心深处,让人感受不同情感。众多科学实验表明,音乐最能感化与引导人的内心,现实中很多从事幼教的老师常常以音乐作为教学媒介,带领小朋友唱歌跳舞来感受音乐的魅力。这种音乐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充分发挥音乐的感知教育功能,通过音乐来激发孩子们潜在的兴趣,能够让孩子在音乐的带动下形成正确的感性思维,完善自身的精神认知。与此同时,在神经医学领域,医生也常常借助音乐来缓解病人焦躁的情绪或是直接采用音乐对病人催眠,以此来达到精神治疗的目的。所以说,音樂作为感性文化意识对人的艺术价值观树立及艺术情操的形成有着直接引导作用,可有效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形成完善的感知情态。

二、多元文化冲击下音乐教育的现状

虽然音乐有着极强的教育引导功能,但就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情况而言,音乐虽然是一门艺术学科,但是其课程教育情况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已经难以有所突破,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具备音乐素养,不能正确的识谱唱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基础教育组织架构发生了问题,而是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在西方流行性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不断追求时尚和主流,喜欢各种流行性文化元素,没有形成完善的自我认知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各种粗制濫造,不具备艺术价值的流行音乐及歌曲广泛传播,给学生的正常音乐学习带来了影响,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善的学习意识,以正确的态度来学习音乐知识。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打造创新性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已经成为了当前音乐教育中要着手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培养学生音乐特长的主要方法

(一)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入手

多元文化冲击下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就要从学生的爱好及兴趣出发进行培养。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并不是每个学习音乐的人自身就热爱音乐或者说热爱音乐专长,很多学生学习它完全是家长的旨意,而学生自身缺乏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对于任何教学来说,教师都是先从学生的兴趣下手,而音乐特长培养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以及自我表现来找到音乐教学的出发点,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重视学生的兴趣引导,在充分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只有当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时候才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促进学生形成音乐认知观念,树立正确的艺术思维,努力地学习音乐知识。

(二)让学生欣赏音乐 扩展想象空间

学生音乐特长的培养还要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增强自身的想象力,以此才能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形成完备的音乐素养。音乐是一种高度文化集成的听觉艺术,它是通过人的听觉引起联想而产生形象。这种形象是通过欣赏音乐而产生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内容,能够通过学让学生主动地欣赏音乐,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和积极思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还要通过感受音乐的语言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大脑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形象表现,这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欣赏给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能在音乐中听到很多东西,做到心领神会,身临其境,同时产生一种表现的欲望,这时教师对学生启发和引导,学生就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但由于音乐的表情内容有显著的变化,同一乐曲由于没有词义,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变化,往往导致欣赏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要努力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尝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后将内心的体验转化为外在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师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三)树立音乐教学目标

音乐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要培养学生形成音乐特长,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就要了解教学情态,明确教学目标。苏联著名音乐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想象空间和艺术表达能力,不强调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而是强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进行听觉审美教育。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设置,目标设计过多过来,学生应接不暇,接受不了,形成知识消化不良的现象,目标设计的偏少偏易,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音乐老师要详细分析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目标,要从实际出发,能够让学生在正确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形成完备的认知思维,有效的品鉴音乐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要改变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要注重学生的表演和创作技能的发展,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就要以兴趣为引导,着重于学生潜在学习欲望的激发,只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的特点设置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学会音乐鉴赏,具备音乐想象力,形成正确的音乐思维。

参考文献:

[1]张穗宁.中学音乐特长生的培养策略与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7(16).

[2]袁萧玉.中学音乐特长生的培养策略与管理模式探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4).

[3]王健.浅谈如何培养和管理高中音乐特长生[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

作者简介:尹蒙蒙(1986.11—),山东省临沂市人,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