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闽东地名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4-05-21

【摘要】: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蕴含着某一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文化内涵。本文就闽东地区两个地级市十四个县市及两市管辖的乡镇村的地名进行整理、归纳,研究闽东地名的得名原因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地名;得名原因;文化内涵;文化特征

地名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自然地理实体、居名点和行政区所起的称呼。地名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足迹,体现了人们的心理意识,包含着历史、地理、经济、语言、民族、社会等文化内涵,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闽东地区位于福建省东部地区,现有福州宁德两个地级市。福州建城始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因无渚灭秦有功,封地于此;宁德始建于西晋,晋太康三年(282年)设温麻县,管辖今宁德市的大部。闽东地区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地名也充分展现了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等文化内涵。

一、闽东地名的得名原因及其文化内涵

(一)得名于地理环境特征

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由于山河湖海的位置较为固定且易于识别,因此成为了人类辨别地理位置的参照物。闽东地区“枕山、面海、襟江”,所以地名也多取自于山川、岛屿。

1.因港口、岛屿而名,地名多“澳”“湾”“屿”“塘”等字

“澳”,《说文解字》:“隈,厓也。其内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奥聲。”,即水边之内的岸地,弯曲可停船的地方。闽东地区海岸线曲折蜿蜒,天然港湾众多,如宁德有三都澳、南澳,福州平潭县有苏澳、罗澳、观音澳等港口。

“屿”,《说文解字》:“島也。从山與聲。”,即江海或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宁德沿海地区多内海,岛屿星罗棋布,区域内有鸟屿、拱屿等。横屿岛是宁德地区内孤立在内海中的一个小岛,明代戚继光抗倭就在此岛上。福州以“屿”得名的近二十处,如国屿、北屿、南屿、大屿、南龟屿等等,它们原本都是高于江河10~15米高的小丘,后因泥沙淤积,河水后撤,现都与平原连成一片,但以“屿”得名,地名沿用至今。

2.因山、水而名,地名或取自山、水之名或用与山、水之意相关的字

宁德福鼎太姥山镇原名秦屿镇,因镇上太姥山景区闻名全国,以太姥山为镇名更具代表性,遂更名为太姥山镇。福州台江区因闽江北岸有座山,形如台,又因闽江从此地流过,俗称台江,并成为区名。

闽东地区以大小山体特征为名的,有岐、坂、坪、墩等;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山有兩岐,當作山有兩枝。”,表示大山上分布着叉开去的小山之意,闽东有赛岐、葛岐等地名。以水系特征为名的,有冲、渚、源、溪等;闽东地区支流众多,许多沿溪而建的地点便带有“溪”字,如溪口、三溪等。

(二)得名于经济发展状况

地名与当地经济文化生产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可能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记录,反映当地某个阶段农业、工业、商业等状况,揭示经济的类型和特点,为认识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依据。唐宋后,福建陶瓷业仍旧繁盛,宁德碗窑村因盛产粗厚瓷碗而得名,据乾隆年间所修《宁德县志》记载:“本邑因有碗窑之业,漳、泉、兴等处无业之民杂聚二都,以造碗谋食。”。福州仓山,古称藤山,明洪武年间山北麓开始建盐仓,俗称“盐仓前”,藤山随之改为仓前山,简称仓山。

(三)得名于志向愿望

历史上中原人民三次成规模迁移入闽:第一次是两晋时期的永嘉之乱,中原汉人南下,辗转入闽;第二次是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激战八载,民不聊生,北人再次南迁入闽;第三次是唐末至五代时期,中原战火连绵,王审知兄弟携起义军来到闽地,后诸多乡人也前来投靠。明代嘉靖年间倭寇横行,闽东地区深受其害;清代郑成功的反清活动也在沿海一带进行。由此观之,入闽的汉人饱受战乱灾荒之苦,而后又纷争不止;且沿海地区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海上生产活动危险不断。因此福建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生活幸福,地名多取“福”“宁”“安”“乐”等表平安、吉祥之字,闽东地区也不例外,如福州、长乐、宁德、福安等。

(四)得名于纪念

人类对有意义的人、事、物容易产生怀念留恋的情绪,通过文字或其他方式进行纪念,也体现在地名上,闽东地名有这几种情况:

1.姓氏纪念。聚族而居的村落,常以姓氏命名,如福州的李厝、郑家楼,宁德的黄家村、黄厝村。

2.人物纪念。为纪念“开闽第一進士”薛令之,宁德市有条薛令之路;正如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为了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设立了中山路,福州亦然。

3.时间纪念。福州五一路始建于1959年,于5月1日正式通车,因此得名;五四路,1958年为迎接外福铁路的通车,发动了很多青年人做义工共同修建此路,为了纪念他们的无私劳动,便以这个群体的节日来纪念。

(五)得名于合并

闽东地名中,部分是由两地合并成新的行政区而确定为现在的地名。多数情况下,各取两地地名中的一个字作新地名,如宁德市,各取宁川乡与感德乡中一字命名,后设为市;闽侯县是闽县与候官县合并后的新称;福州达道路取“达文里”的“达”和“下道”的“道”二字组成,下道就是以前的内河小码头,中下层贫民多在这里运输做生意。由此察之,地名是一個地方历史的见证,可从新地名中探索各个地方的前身,供后人追溯历史。

(六)得名于讹传

地名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音相同或相似造成讹化,当地人将错就错,将流传度更高使用范围更广的误名当作此地地名使用。如王坑村,多年前村前有一条坑沙横穿,原名黄坑,因“黄”“王”在宁德方言中同音,后衍为王坑;雷东村建在田螺村的东部,故名螺东,因“雷”和“螺”谐音,后衍为雷东;福州晋安区岳峰镇登云村、鹤林村,有两条溪水自恩顶青鹅山而下至登云村,因称“双溪”,后因“双”和“桑”谐音,“双溪”传为“桑溪”,其地亦称“桑溪里”。

二、闽东地名的文化特征

(一)重方位。闽东带方位的地名不下三十处,如仓西、上金贝等,且 “上”“下”地名常常对应出现。就“上”“下”两个方位词而言,它体现了人类的认识中一种朴素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哲学思辨,是人们对周围环境进行直接又合理的判断。闽东方位地名正是如此,如门下村就因在陡门头下游而得名;上塘村、下塘村,因旧时围垦两个塘,分上、下而得名。

(二)求安稳、尚美德。躲避战乱而南下的人民,追求安稳盛世,所以闽东地名多“安”“宁”字。在儒家文化的大一统之下,闽东先人也孜孜不倦地追求正统道德、美好品质,表现在地名上就是多取“仁”“善”“德”等字,如福州的仁里村、宁德的善德村等。

(三)重宗族。古代社会以家庭为核心,把宗族看成社会构成的重要支柱,宗族观血缘观十分强烈。中原对福建的几次大移民,其影响在地名上也有所反映。“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入闽,在东门一带落脚安定,因不忘自己是晋地之人来此安居,故称晋安;福州宁德同族同族聚居之地常以姓氏冠名,如陈厝、吴厝顶等。

总之,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闽东地名不仅反映了不同时代闽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富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无穷的韵味,为深入了解闽东的历史与文化等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市地名志[M].福建: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08

[2]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08

[3]李如龙.福建方言[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10

[4]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1

[5]赵培贝.福建地名特征及其文化内涵[A].广西: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8

作者简介:王草茴,女,单位: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