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当今小说创作与影视剧创作的联姻文献综述

时间:2024-05-21

熊优

隨着发展迅猛的大量当代小说的影视化改编的势头,也随着一些小说家的主动“触电”,当代小说家的写作似乎与影视之间有了一种更亲密的“联姻”。联姻到底是相互拯救,还是相互伤害?联姻到底应支持还是应反对?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影视本体、文艺评论、媒介发展、文化传播、消费大众、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作者为探究这一现象,查阅了尹鸿的《世纪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时代》,杜芳、王松岩的《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朱国华的《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等文献资料。专家们认为当今世界文学和影视联姻的原因有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多元文化的发展等;使得小说、影视和受众这三种之间的互为影响,相互渗透,并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文化现象;对此专家们意见褒贬不一。现综述如下:

一、小说影视化发展的背景

小说和影视之间的“联姻”,不是当代的一种“空穴来风”。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40年代的海派小说就曾首开了这一先例。本世纪20年代末期、30年代初期的上海,中国就迎来了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70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以其对现实的积极介入,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的理解和美学批判的自觉,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文化进步和艺术革新的一腔热情。

但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尹鸿在《世纪的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时代》中说:“谁也没有预料到,曾经被当做靡靡之音的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在中国风靡一时,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引发了大陆的武侠小说热,为精英作家所鄙视的琼瑶小说令无数少男少女如痴如醉,中国主流文化开始酝酿着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

进入90年代以后,又一次引发了小说和影视“联姻”的浪潮。在一种以宣泄和释放为目的的消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下,那个悲壮而崇高的普罗米修斯形象似乎正在从中国文化中悄然淡出。

二、小说与影视联姻的原因总析

在研究小说与影视联姻的原因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

从时代的角度分析,张文红认为有如下两个原因,她在《“结盟”中的凯旋与失意—从90年代作家的“触电”和“影视同期书”现象谈起》写道:“首先,是市场经济规律主导下作家们一种‘生存本能式的应激反应。”“其次,作家‘触电和‘影视同期书现象的出现也是多元文化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杜若、王松岩则从影视本体的角度分析,认为小说与影视的结盟是必然的。在《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中写道:“文学作品历来是电影创作者非常看重的题材与灵感的源泉。由于原著提供的艺术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受到读者的赏识,因而改编影片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无独有偶,史荣利认为“为了取得更高额的利润,影视策划与影视制作者往往要去寻找更有潜在市场的创作原材料,这一心态致使文学名著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选择。”

随着全球化与当代消费社会的变化,当代社会正面临着一种文化的转型,由此使文艺心理学产生了众多新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金元浦则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作出分析。他还引用了国外最新心理学的变革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指出:“一门在性质上和‘现代社会心理学显得有相当区别的‘后现代心理学似乎正向我们走来。”

三、当今小说与影视“联姻”的影响

当今小说与影视“联姻”现象,对于当下从事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人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专家学者们认为小说与影视的联姻对小说创作、影视创作和接受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影视创作方式上,童庆炳这样写道:“接受美学的著名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在《作为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中勾勒了接受的诸种目的,其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就是指一部特定作品的接受者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有关文化、伦理和艺术性等的诸种期待,由此可以形成艺术生产及其接受的心理基础。” 影视就是这样不时唤起观众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同时又不断设法打破观众的期待惯性。

在小说创作方式和观念上,付明根在《试论当代小说的影像化创作倾向》中说:“中国小说发展至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小说‘形式所做的不懈的‘实验。”从马原的“结构迷宫”,格非的“神秘的空白”等人对小说的迷恋,都与伴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潮息息相关。在当代小说观念上,众多当代小说家所达成的某种共识:创作的目的不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

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在接受小说和影视作品方式上也有所转换。“当今所处的视觉化的时代,日益加快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使大多数的文化‘消费者无法以一种沉潜的、平静的心态坐下来阅读那些有深度的著作。”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与其花费几天乃至一年半载的时间,去细读一部部长篇名著,还不如坐在电影院或电视机前把被改编的影视作品看一遍来得过瘾。

四、当今小说与影视结合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第五代电影对人们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在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是最典型的一个,他的认识是:“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你仔细看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所有的好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但仔细审视当今小说与影视貌似“香火旺盛”的“联

菲茨杰拉德酸溜溜地写道:“这是一种使文字从属于形象、使个性不得不在低档次的写作中销蚀殆尽的艺术,早在1930年时,我即已预感到,对白将使哪怕是最畅销的小说也变得和默片一样陈旧乏味……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

对于影视制作人而言,卡维尔持乐观态度。“电影终于满足了按照世界本身的形象来重新创造世界的观念的愿望。”事实上,小说的加盟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创作取材方面,影视制作人固然省去了诸多‘上下求索的麻烦,但一旦创作者全部局限其中而无法保持影视艺术本身的批判性,丧失的可能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也可能成为影视创作者自我艺术创作力永远无法超越的‘死亡怪圈。一旦影视剧作者丧失了发现生活并将其审美表现的艺术悟性,好的小说文本也会变成滥的影视作品。”

对此现象抱消极态度的德勒兹这样认为:“文学的终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资本或物化社会对它的压迫。电影也不过是经济魔杖支配下的工具,它领风骚几十年,如今面对着咄咄逼人的电视,转眼即已风烛残年,风光不再。”

“影视到底是拯救了小说还是伤害了小说”的问询声仍然振聋发聩。因为,接下来可能就是文学发展历程中更大的一次“惨淡经营”衰败场景浮现,是文学发展失去自我精神向度后的更大程度迷失。

影视化书写方式的出现,往往都似乎与一种相似的文化语境相关联着。笔者认为,当代小说家在着手于小说的影视化书写时,就应该有着一副对这种媒介形式的批判眼光。在小说和影视结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条属于小说和影视各自艺术品格的底线,这条艺术品格底线是作家和影视创作者先种植管理好“自家花园”的艺术道德操守,只有在“提升自我,才能提升他人”的艺术伦理规范下,文坛和影坛的艺术之花联袂出演才会华光溢彩,香飘万里。

参考文献:

[1]尹鸿.世纪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时代[J].电影艺术,1997(1):26.

[2]张文红.“结盟”中的凯旋与失意——从90年代作家“触电”和“影视同期书”现象谈起[J].文艺评论,2004,(1):24—28

[3]杜 芳 王松岩: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4]史荣利:大爱还是无奈-关于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热现象的思考[J];电影文学;2012年14期

[5]刘树林,李泱.电视文艺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0.18-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