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许婉婷 张越婷
【摘要】: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群的关注。而互联网思维对央行业务具有启发性作用,使央行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互联网给中央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中央银行的监察、货币政策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央银行利弊两方面进行讨论,最后为中央银行发展提供一定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央银行;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进入发展高峰期,由此衍生了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等模式。手机用户端支付宝、阿里小贷等APP都充分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灵活多样,满足了多种社会需求。
互联网金融相比于传统金融成本低、效率高、范围广,如网上银行能减少大量在传统银行排队的时间,阿里小贷能很好地帮助当前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也就是说,在操作与运行上,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具有绝对优势,在业务范围方面可以覆盖传统金融不能涉及的领域,有能很好地解决传统金融不能涉足的地方。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中央银行业务变化
互联网融资交易一直游离于金融统计之外,给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带来困难,中央银行对此十分重视。2015年12月初,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参加论坛发言时表示,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筹建工作组联合开展工作,共同研究制定互联网金融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共同规划和建设高起点的互联网金融统计分析监测大数据系统。表明人民银行已将互联网金融统计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互联网金融将不再游离于统计之外。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也意味着中央银行的监管业务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其资产负债变化将进入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即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也将有所扩展。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央银行业务也不断发展,是中央银行的一个机遇。
三、互联网金融给中央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存款准备金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业以至于整个金融业的稳定,中央银行集中提取一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在银行面临流动性困难时集中给予必要的贷款,充当最后的贷款人。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货币和资本市场都日益成熟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非存款金融机构开始出现,而这些机构的出现直接冲击了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资金开始向这些非金融机构流动和集聚,并且其流动可以完全不受存款准备金的约束,因而商业银行在作为货币政策导体的作用被严重削弱。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中央银行需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必要的调整,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银行准备金作用的越来越小,货币的创造功能也越来越小,这对中央银行调控经济功能无疑是一大挑战。
(二)再贴现
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业务对商业银行以及其它商业机构的放款。而贴现率的高低影响影响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款额,在传统的金融工具中,这些金融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的依赖程度很大。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不断增多,当商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时,由于考虑到交易成本等问题,选择通过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方式的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就有所减少。它们会更多地选择交易成本低、操作方便迅捷的其它融资渠道,像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就很受欢迎。因此,如果中央银行想通过调节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货币量,从而影响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带来了一定冲击。
(三)支付清算服务
我们随意拿出手机几乎都可以看到支付宝等软件,在现代社会中,大家越来越倾向于与通过支付宝进行支付。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资源配置提供了更高效率的支付手段,使得经济、金融、消费活动变得更为快捷。相比于一般的商业银行,人们更愿意将钱放在余额宝、阿里钱包等随时用于网上支付。这对商业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同时互联网金融等进步使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地预测支付流,从而它们在中央银行的结算帐户或是对中央银行结算余额的需求都近似为零这对中央银行集中处理支付清算业务也有一定的取代作用。
四、中央银行业务性质稳定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在不具备完整监管制度下,互联网金融开始野蛮生长,各种问题和各种观点也纷至沓来。市场同质竞争、无序竞争、违规经营问题增多,P2P平台倒闭频发,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中央银行政策效率受损等等,未来如何发展引人深思。
可能有人会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会严重影响甚至取代中央银行业务,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莫顿的金融功能论中提到: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对于中央银行业务也是类似的,可能中央银行业务的形式会发生变化,但业务性质不会变化,更不能被轻易取代。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引发巨大变革但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根本要求是优化社会资金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无论互联网金融业态怎样层出不穷,运用了多少先进科技,都不能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在经济体系运转中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为经济稳定提供保障,在对外经济关系上是代表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在这些部门,互联网金融不是可以肆意取代的,中央银行可以改变处理业务的形式,可以扩大业务职能,但业务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五、促进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相融合
互联网金融发展已成为不可扭转之势,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神经中枢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应不断适应在互联网生态系统下的生存,应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促进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相融合。促使自身业务的创新,站在互联网的高度来发挥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的质职能。
参考文献:
[1]董荣, 苏文举. 浅议互联网金融给中央银行带来的挑战[J]. 财税金融, 2013, (19): 93-94.
[2]鐘会根. 互联网金融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应对[J]. 金融经济, 2014, (9): 125-126.
[3]李红坤.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及应对策略研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5, 27(4): 15-23.
[4]李朝阳. 互联网金融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应对[J]. 金融视线, 2015, (7): 190-191.
[5]韩留卿.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影响研究[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22(5): 30-3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