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正值全国各地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5月6日,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举行了主题为“我与‘五四:研究·记忆·传承”的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并殷切希望上海东方青年学社成为培养青年理论人才成长的一大平台。本刊在发表王仲伟同志演讲的同时,竭诚欢迎广大青年学者踊跃来稿,奉献自己的研究心得。
—— 编者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青年朋友、同志们:
上午好!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为了深切缅怀“五四”先驱的丰功伟绩,重新认识五四运动的深远意义,大力弘扬“五四”精神,今天,上海东方青年学社隆重聚会,以青年学者的名义,发起举行“我与‘五四:研究·记忆·传承”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这是上海各界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系列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活动。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社会在变迁,时代在进步,但青年身上肩负的责任、使命和理想,一样的光荣而艰巨。继承发扬“五四”的光荣传统,是我们青年成才进步的内在需要,是我们伟大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迫切要求。在这里,首先允许我代表上海市委宣传部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一座永远的丰碑。90年虽然过去了,但五四运动所带来的奠基性、全方位的现代变革,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阶段,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各领域,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示其非凡的影响和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无论是第一代共产党人,还是当代共产党人,都深受“五四”精神的滋养。五四运动开启的对帝国主义、对落后封建的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旧制度的不妥协的批判,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五四运动发起的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进步运动,深刻地影响着亿万中国妇女的幸福生活;五四运动开创的平等教育、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理念,仍在今天中国大地发扬光大;五四运动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还在不断丰富和影响着今天中国人民的日常交流和精神生活。所以,各方面都证明,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一个伟大出发点,它使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
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同广大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当代青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5月4日,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研究,对我们自身的成长进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研究五四运动,传承和弘扬五四运动精神指明了方向。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谈几点体会:
第一,坚持“五四”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家知道,“五四”时期,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等思潮风涌而起,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先进的中国人通过对各种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认真比较和思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并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上海就是当时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中心之一。今天,通过纪念五四运动,我们要更加明白这个道理,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心和信念,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吸取五四运动的精神养分,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一场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科书。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五四”精神的认识,我们要有历史视野和当代意识,结合“五四”以来90年的中国社会变迁,结合党领导人民从事的28年革命的实践,60年新中国建设的实践,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加以深化理解,从而更加激发起我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五四”先驱们不懈为之追求和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同时,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还要以全球的眼光、人类的情怀,审视和认识我们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安全秩序,各国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之间,事实上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比如,有的国际制度秩序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追求,我们在实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发展当中,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维护;但有的所谓秩序安排,并不符合全人类的需要,而是反映了少数霸权主义的利益,对发展中国家、对广大人民并不有利。对此,我们要客观面对之、深入研究之,呼吁和推动改革之、完善之,要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宣传,帮助大众在这些问题上进一步厘清观念,提高认识。要弘扬一种更加理性,与人类利益和进步事业相协调一致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博大宽厚的精神,让“五四”精神折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并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化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信仰的重要传统和力量。
第三,进一步学习“五四”先驱的品德风范,争做奉献社会、引领进步的模范群体。五四运动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席卷全国、有着各社会阶层民众参加的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这为先进知识分子走出狭小圈子,经世致用,服务人民,实现报国理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五四”先驱们不仅拥有丰富深厚的学问修养,而且自觉地将“小我”融于“大我”之中,贴近民众、深入实践,通过向民众宣传演讲、社会调查、开办学校、思想启蒙、学术研究、文艺创作、服务和组织工农等各种工作,形成了心怀理想、热爱国家、心系民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涌现了一批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思想史上、革命史上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毛泽东等,他们的思想风范,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及其开创的事业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四,深化研究“五四”提出的重大命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学术创新、艺术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和产业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五四”高扬科学的旗帜,90年来科学观念在中国的广泛普及和实践,使我们对科学技术本身的功能、功效以及它与人类利益的关系、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但科学技术并不是在任何意义上都能给人类带来福祉,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它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要和其他东西一起形成合力后,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改变和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这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和促进科学进步的同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使科学技术进步沿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走向,积极服务于增进人类福祉、实现人和环境协调相处,形成更加文明、和谐、可持续的文明发展目标。民主是“五四”的另一面旗帜,依旧是今天我们不断推进和追求的目标。民主怎样扎扎实实地往前推进,社会的制度安排怎样既更好地体现民主进程的要求,又能符合我国的国情,切合民主成长的阶段?民主的制度建设、民主精神的弘扬怎样从社会改造、个人改造两方面入手,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进行民主的训练,切实提升我们国民的民主素质?怎样认识民主和科学、民主和效率、民主和自由、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面的课题和任务依然很重。我们要积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爱国、科学、民主等目标价值的认识,真正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从而更好地引领我们把“五四”所开启的伟大的思想文化进步运动,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地往前推进。
第五,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优良学风。今年第四期《读书》杂志刊载了一篇介绍张闻天同志在根据地建设时期从事社会调查的文章,读后让人非常感动。在炮火连天、国难当头的严峻形势下,张闻天同志对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不从理论推导出发,不从概念出发,也不从国外模式出发,而是扎扎实实地从对根据地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出发,形成了根据地经济政策的建议。这样一种优秀、务实的学风和作风,是我们优秀精神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不会过时,今天还需要大力发扬,值得我们青年同志学习和继承。同时,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也深刻地提醒我们,不仅要强化对国情的认知,还要加深对世情的研究。中国未来发展怎么走,我们当下选择会最终产生什么效果,一方面,由我们的政策思路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和反映国情所决定;另一方面,也必然受到外部世界情况变化的影响。如果世情发生很大变化,那么即使某种策略原来是好的,现在就有可能变得不适合;相反,本来没有机会、不可能的事情,在同样的国情下,可能会变得有机会。因此,我们要坚持把国情研究和世情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许多问题的判断要放在世情和国情的统一中来回答、判断与定位,要在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外部情况、借鉴和吸收外来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最后,希望东方青年学社积极发挥作用,成为上海青年理论工作者在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以及相互之间交流、青年理论人才培养和成长方面的重要平台。希望青年专家学者传承“五四”前辈青年的光荣传统,坚持理想追求、保持青春的朝气与锐气,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进一步放眼世界、把握国情、弘扬创新精神,进行新的发明和创造,继续走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时代前沿。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编辑秦维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