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印度:60年“奇怪崛起”

时间:2024-05-21

戴闻名 邱 丹

2007年8月15日,永远热热闹闹的印度迎来独立60周年纪念日。

60年间最大的成就,无疑是印度的成功崛起。今天的印度,早已不是甘地时代极度贫穷、极端落后的那个苦难国家。不过,印度仍然还是那个印度:炎热、嘈杂、热衷辩论、能歌善舞、大红大绿。更公允地说,印度是一个反差极大的崛起中社会:有全世界1/6的人口,有着数量两倍于德国人口的日益富裕的中产阶级,却又占着全世界最贫困人口的1/3。

“这个国家似乎永远都在伟大和悬崖之间摇来摆去,不过现在看来,它的前景相当不错。”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爱德华·卢斯在他所著的《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中说。

所有地铁站口都有安检门

印度获得独立次年的1948年1月30日,印度人的精神领袖、圣雄甘地被宗教极端分子在演讲现场刺杀。

印度著名报人、政治评论家纳雅尔在他的《独家新闻:从印巴分治到今天》一书中回忆说:“当‘甘地遇刺!的消息传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脏好像停止了跳动,整个世界轰然崩溃──没有了圣雄,我们怎么办?……他生前常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像是我的两只眼睛,他离去之后,这个国家还能完成他的遗愿吗?”

众所周知,印度最大的内部冲突之一,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旷日持久的纷争。这个矛盾不但没有随着独立而解决,反而被进一步激化。英国人于1947年公布了《印度独立方案》,又以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的名字命名为《蒙巴顿方案》。这个方案简单地按照宗教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划分出了日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划分后,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西巴基斯坦又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000公里。

甘地痛心地把这个方案称为“砍掉脑袋医治头痛”。正如他所预见的那样,印巴分治、特别是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为印度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在克什米尔500万人口中,77%是穆斯林,印度教徒占20%。《蒙巴顿方案》规定,克什米尔地区可以自由选择归并印度或巴基斯坦,这使得克什米尔的归属成为悬案。1947年、1965年和1971年印巴两国三次为了克什米尔兵戎相见,至今也未能完全消弭敌意。

1984年10月,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之女、英吉拉·甘地总理被锡克族卫兵刺杀身亡。1991年5月,英吉拉之子、拉吉夫·甘地总理又在泰米尔纳德邦被泰米尔猛虎组织派遣的献花女子用自杀炸弹炸死。

直到今日,在新德里所有明亮整洁的地铁站口都设置着一道森严的安检门,有的乘客还被要求开包检查。教派冲突对和平生活的威胁,一直是这个国家心中永远的痛,和至今未能解决的心病。

印度人常用“充满可能性”形容国家

尽管举步维艰,但是印度还是一步步找到了“没有圣雄”之后新的自信。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研究室主任赵干城说,从1947年独立到90年代初印度发展十分缓慢,大约每年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而同时期其他东亚、东南亚国家却在高速发展,因此在国际上被戏称为“印度速度”。

但自从1991年印度施行全面经济改革以来,印度取得了“全面的”“突破性”的发展。过去3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7.5%、9%和9.2%,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巴西、俄罗斯和中国一起并称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金砖四国”。此外,印度的军事规模已排名世界第四,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舰的国家。

赵干城还指出,印度一直保持了稳定的民主政体,特别是与其同时独立的邻国巴基斯坦军事政变频发相比,民主进程明显更为顺畅。

西方比较乐观的预测说,如果这样的势头继续下去,印度将在202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这样的发展速度,让印度社会充盈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面向未来的乐观情绪。印度人常常用“充满可能性”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印度人形容说,班加罗尔Infosys公司的软件园区可是“六星级”的,世界领先。

与中国很相似,现在的印度人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景十分看好,这直接带来了印度股指以惊人速度上涨。

如今,印度已经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大新兴股票市场,炒股被称为印度人继板球和电影之外的第三大“国民爱好”。

据报道,目前印度已经有三个国家级的经济电视频道,第四个经济频道很快也将开播。此外,印度拥有四份全国发行的经济类日报和数十份经济类杂志。连宝莱坞也推出了一部名为《大款》的新片,讲述印度一个普通农民变成商界大款的故事。在影片的结尾,变成大款的主人公在坐满股民的体育场扬言要建超大型发电站,他还大声呼喊:“告诉世界,我们来了!”

艾西瓦娅的豪华婚礼

2008年3月,印度媒体上最大的新闻就是宝莱坞头号女星、33岁的艾西瓦娅·雷与宝莱坞的一线男影星、31岁的阿布舍克·巴强的超豪华“世纪婚礼”。

婚礼在孟买郊区的一个私人豪宅和拉贾斯坦邦的一座宫殿举行,前后持续10天,共邀请了5000多名宾客,花费上千万英镑,印度各大电视台几乎24小时直播。而他们的豪宅不远处,就是孟买著名的巨大的贫民窟。

中国前驻南亚外交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说,如今印度社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贫富分化加大,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

“所谓的印度市场,实际上主要就是指这1~2亿人的购买力,同时中产阶级参政议政的意愿也很强烈,希望通过掌握政权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中产阶级作为一股力量在印度政治经济舞台上影响日益强大,”杜幼康说。

印度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既是最现代的一群人,又是特别传统的,他们特别愿意一掷千金的,就是操办豪华婚礼。英国首富、印度裔钢铁大亨拉什米·米塔尔,在2006年6月花费6000万美元嫁女儿,成本相当于一架“空中客车”A320客机,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本世纪最奢华的5场婚礼之首。

“了不起的印度在哪里”

站在印度街头,你可能感觉不到“印度崛起”。印度所谓的高速公路只与中国的省级公路差不多,马路上房车、国产“塔塔”车、“突突”车与牛车一起抢道。在孟买、新德里等大城市,地铁网络还不够发达,公交车一般十分肮脏,车外常常爬满了搭乘的人。此外,印度虽然拥有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亚洲最长的铁路轨道,但是铁路条件落后,设施陈旧。私营航空业发展迅速,私营飞机硬件、准点率,以及服务都非常不错,但是国家经营的机场却又比较破败。

杜幼康说,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印度最著名的景点泰姬陵每天各国游人如织,却实行外国人与印度人悬殊极大的双轨票价。从新德里前往泰姬陵的公路高低不平、尘土飞扬,泰姬陵所在的小镇阿格拉有数所豪华的五星级宾馆,却很难找到一个干净的厕所。

印度在全球推广旅游的口号叫做“了不起的印度”,但由于其基础设施的滞后,印度最大的日报《印度时报》曾发出质疑:“了不起的印度在哪里?”

造成基础设施滞后的另一个原因,被印度人戏称为“民主的代价”:印度人天生爱辩论,加之实行了民主制度,即便造一座桥也可能要讨论三年,导致政府决策缓慢。“如果谁对上海的发展不满意,那把他送到印度去体验一下吧。”一位在上海的印度商人曾这样说。

印度能成为真正的强国吗

在独立60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在充分肯定印度成就的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印度能成为真正的强国吗,还是永远走在成为强国的道路上?

对此,曾在印度生活5年的爱德华·卢斯的评价是:“如果能够重组农业、为数百万失业者找到工作、应对可能的HIV/AIDS危机并根除腐败,印度将成为真正的伟大国家。”

换言之,“印度不会坐上直升机一飞冲天,但如果飞行员不合格,就会很快摔下来。”

《印度时报》知名作家肖巴·德则在距离8月15日大庆还有10天的时候发表了题为《醒醒,印度!》的专栏文章。

她写道:“印度的成绩单上写着:及格,而我们本可以得到优秀……在我们为巴基斯坦煞费苦心的时候,却忽略了身边已用尾巴敲打我们的中国龙。一旦北京奥运会结束,中国将在世界面前展示出容光焕发的新面容……下一个60年可以、也应该是印度的黄金年代。”

(摘自《天水晚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